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保健员是指掌握了较多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能够承担起家庭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以及医患互动联络作用的家庭成员。2008—2009年北京市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了156名家庭保健员,在家庭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家庭保健员慢性病防治作用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1—12月对39名家庭保健员进行了1年的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经过培训合格的家庭保健员78人,其中男36人,女42人,年龄(40.1±10.8)岁。文化程度:初中41人,高中及以上37人。所有家庭保健员均自愿参加,并能接受连续1年的护理干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家庭保健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人,两组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培训对家庭保健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改善效果。方法在门诊患者中,通过筛选、自愿报名、入户筛选以及到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家庭保健员等多种方式,在社区内选择符合相关条件的957人成为家庭保健员并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后家庭保健员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较培训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保健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城区家庭保健员计划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居民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2011年家庭保健员培养对象1 686人作为研究对象(培训组),选取与研究对象在同一社区但同期未参加慢性病相关知识培训的1 668名居民作为对照组。培训组给予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案。培训后,比较两组居民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对影响培训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后,培训组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10支/天、饮酒≥2次/周、不参加锻炼、食用油超标率和食盐超标率分别下降了4.6%、3.0%、9.6%、12.9%和15.2%,下降率高于对照组的3.9%、2.1%、5.4%、8.0%和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是否患有慢病以及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因素。结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不良生活方式有一定干预效果;女性、年龄小于60岁者和文化程度高的非慢性病居民干预效果较明显,应作为下一步"家庭保健员"的优先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4.
杜滨  张伟  张再伟  李晋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4-2505
目的了解在某院就医的干部保健人群的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近5年在该院参加体检的6539名干部保健对象的慢性疾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前列腺肥大、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干部保健人群患病的主要慢性疾病,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干部保健对象的疾病防治工作仍以慢性病的防治为主,提高干部保健对象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今后干部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家庭保健员培训前后的基本生理指标,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善效果,探索家庭保健员在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门诊筛选、自愿报名、入户筛选等途径,由石景山区某社区卫生中心及其下属2010—2013年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辖区内选择符合相关条件的居民进行家庭保健员培训。家庭保健员在培训前、培训结束一年后分别以问卷形式进行健康信息收集采样,对家庭保健员培训前后基本生理指标变化和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行为习惯变化、健康知识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保健员培训前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70±2.08)kg/m2、(146.35±24.34)、(84.32±10.91)mmHg(1mmHg=0.133kPa)、(7.03±1.55)mmol/L、(6.55±1.28)%]较培训后[(23.10±1.74)kg/m2、(124.72±10.09)、(76.19±7.10)mmHg、(5.64±0.90)mmol/L、(5.60±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保健康员及其家庭成员在培训前、后的生活习惯中,吸烟、体育运动、食盐摄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保健员-居民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理指标、改善家庭成员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部队机关、科技干部的健康知识、慢性病危险因素、慢性病发病情况,为开展健康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探索适合机关、科技干部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以部队干部的年度体检为引导,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收集2010年04月~2013年12月驻福州部队某部机关、科技干部717名的干预前和干预后2年的健康信息,健康评估、分层管理、监测指标。结果717名干部对慢性病的知晓率从44.7%提升到90.3%,对"健康四大基石"的知晓率从41.2%提升到90.3%,对不良行为的知晓率从45.7%提升到91.2%,对健康维护方式的知晓率从32.1%提升到92.3%;不良生活方式发生率从51%降至21%,运动、限酒人数从34.7%提升至87.2%,慢性病发生率从50.2%降至16.7%。健康知识获取排序从书籍、电视、讲座、报刊、其他,转变为讲座、书籍、电视、报刊、其他。结论健康体检是实现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契机,在机关、科技干部中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服务、疾病咨询、生活方式干预为一体的健康管理,可提高干部对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知晓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疾病发生,改善部队健康情况,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现况,探索影响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横断面调查法以统一印制的调查表对1 201名社区居民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行为等,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试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 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4.6%,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睡眠质量等. 结论 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对居民生活质景的影响巨大,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干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现况,探索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1 201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行为等情况调查,并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试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4.6%,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睡眠质量等。[结论]慢性病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干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要素和最基础的工作,是通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桥梁。近几年来我们长治县就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待健康教育,来引深健康教育,提出了健康教育入农户的思路,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范围实施。1 知识传播到户第一件,为农户培训家庭保健员以家庭主妇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山西省农民健康教育课本》为主要讲授教材,经过培训的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和卫生干部担任授课教师。一般情况下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本村干部组织,按预先授课计划,每月把家庭保健员集中到农民健康教育课堂授课一次。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授课教师结合医疗保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登门上户对家庭保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市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及患慢性病的现状,研究老干部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27例离退休干部进行生活质量问卷及评估,并调查其患慢性病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处于良、中、差水平的比例分别是58.2%,37.4%,4.4%;慢性病的患病率达100%。结论该群体的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种慢性病是影响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机关干部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我院于1990年在原有地段防保单位的基础上,建立了省级机关预防保健网络。其特点是以机关保健员为骨干,探索一条网络管理和作用发挥的途径,其出发点是以机关干部为工作对象,依靠网络的力量,实现机关预防保健工作社会化、制度化,提高机关干部健康水平。两年来,我们在开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在建立干部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方面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对家庭保健员生活行为习惯及基本生理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18个区县的家庭保健员,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结束一年后分别以问卷形式进行健康信息收集采样,观察其培训前后生活行为习惯及基本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家庭保健员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基本生理指标有明显改变,如炒菜用油>30 g/d人群由18.6%降至7.7%;食盐摄入>6 g/d人群由24.0%降至9.8%,吸烟>5支/d人群由31.3%降至22.9%;饮酒>3次/月人群由48.9%降至3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家庭保健员的生活行为习惯及基本生理指标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有积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训家庭保健员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基层卫生服务应以妇女、儿童、老年、残疾人为重点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培训家庭保健员 ,充分发挥其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 ,从培训家庭保健员入手 ,使其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成效明显。培训对象本组共培训家庭保健员 81 6人 ,女 796人 ,男 2 0人 ,年龄最大的 56岁 ,最小的 1 8岁 ,平均 3 0岁 ,均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主妇或患者子女。其中视力残疾患者保健员 568人 ,高血压患者保健员 98人 ,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泸州市叙永县居民膳食摄入量与患高血压的关系,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开展社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村医生、预防保健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入户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和相关检查。结果在5 319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有1 296人,占24.4%。膳食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关系分析显示,摄入蛋类,水果较多者,高血压发病风险较低。结论泸州市叙永县居民膳食结构有待调整,相关部门应根据膳食营养监测结果进行指导,开展营养干预工作,从而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意义,为疾控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范围内18岁以上的1 231名常住居民中分层随机抽样慢性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分别就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之后,慢性病患者中吸烟、酗酒、高脂饮食、食盐过量和缺乏锻炼的人数相较于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明显减少;所有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明显得到改善,其中慢性病患者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心绞痛诊断标准和心绞痛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诊断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而加快慢性病的康复,在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87名科技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二炮中老年科技干部发病的特点与规律,以加强保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科技干部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对2000年度接受体检的45岁以上的287名科技干部体检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二炮287名在职和离退休科技干部,其中男性258名,女性29名,男:女比为1:0.11;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优化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珠海市南虹社区231名29~65岁居民进行为期半年的健康调查、评估、干预,并进行健康管理前后效果评价,选择38名慢性病患者采用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模式。结果231名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参加知己管理模式的38名慢性病患者6个月后平均体重下降1.3kg,体重指数下降0.5,腰围减少1.8cm,健康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区进行居民健康管理是十分可行和有效的,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慢性病管理学校"为依托,按照"5+1"立体化管理模式进行高血压管理的模式探讨。即以"慢性病管理学校"为依托,围绕"学校式健康教育、家庭自测、自我管理、家庭保健员管理、同伴支持"等5个维度,并在"家庭医生式服务慢病管理团队"的管理下开展高血压患者立体化管理模式研究,同时对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社区老年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状况,探寻慢性病患病状态对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SF-36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并进行血液检查等了解慢性病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共303人,有效率为97.7%。慢性病中血脂异常患病率最高(73.6%),其次高血压(63.7%)、糖尿病(14.9%)。高血压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的总分以及3个维度有负性影响,包括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P0.05)。没有发现其他两种慢性病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结论哈尔滨市社区老年女性慢性病患病情况较重,并影响其生活质量,需要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干部保健对象的就医需求,尝试探索、提出新的干部保健医疗工作模式。方法采用闭合式调查问卷。结果调查对象大都为老年人,多患有各种慢性病,在门诊医疗方面对接诊医师的职称有要求,住院老年患者更希望不限制住院时间,调查对象对健康体检及健康教育有较高需求,46%调查对象有心理咨询方面需求。结论探索建立一个以老年医学为专业基础、集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及疾病治疗为一体的统和医疗、三级体系化管理模式可能是未来的干部医疗工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