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文岑  施维琳 《山西建筑》2006,32(22):32-33
通过文化学研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在中国传统建筑宇宙观对建筑布局范式的影响,以及其三种发展方向,并对当今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岭南近代教堂的案例(如广州圣心大教堂,东山堂等教会建筑)出发,先对其神圣空间的营造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展现不同的神圣空间对信众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宗教精神的表达方式与表现程度。另外,由于岭南教堂建筑在传入的过程中也有变化,从单一的神圣空间转变为多样化的世俗性功能空间,特别是新教教会的发展,让教会学校,医院和众多福利机构进入岭南人民的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教堂神圣空间概念的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并探讨其在内心层面和教区世俗建筑的广延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青霞故居是清末民初豫东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对刘青霞故居进行实证考察和历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故居的建筑和结构空间,展示了传统北方民居建筑与河南地方特色的有机结合,为现代居住建筑地方特色的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鑫  陈刚 《安徽建筑》2009,16(5):16-17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诗辞、谚语以及名言的阅读和理解,产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空间表达方式的联想。结合传统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运用"通感原理",从哲学和中西方思维模式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形成该种空间独特表述方式的原因,进而引发对当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1四川民居研究的背景拜读李先逵先生的大作《四川民居》使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陆元鼎教授主编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之一,李先生积30年来锲而不舍的努力完成了《四川民居》这部72万字的巨著,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传统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空间表达方式产生的联想。运用“通感原理”,从哲学和中西方思维模式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形成各种空间独特表述方式的原因。进而引发对当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堂屋是民居中不可或缺的房间,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已经很少有人触及其文化内涵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得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遭到破坏,城镇化缺乏民族特色。从堂屋的"神圣性"和"亲和性"两方面着笔剖析了堂屋的文化本质,以及它在镇山村民宅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此应用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端阳  翟辉 《华中建筑》2011,(10):134-137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的空间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针对传统民居的改建是改善传统民居空间的有效手段.但对传统民居空间改造的同时,如何能够保持传统民居的味道是摆在民居改建面前的难题,而这恰恰关系着民居的发展.该文以丽江赖家大院传统民居改建为例,探讨丽江传统民居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筑·文化·自然──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安阳市建筑设计院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象奔腾的黄河源源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是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裸裸地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它与自然环境和地区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从几个侧面详细介绍了新疆喀什民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