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197例,分成治疗组(125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为足量联合抗结核及胸腔B超引导抽液治疗,治疗组除此之外,还加用胸腔内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理水20ml注入治疗1~2次。结果经过2月的治疗,治疗组胸腔抽液量2615±321ml,对照组1908±336ml(P〈0.01);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26.3±2.1d,对照组37.2±5.2d(P〈0.01);胸膜厚度治疗组2.2±0.11mm,对照组4.2±0.28mm(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促进胸水引流、减轻胸膜肥厚,减少胸膜粘连,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60例,随机分为引流组及穿刺组,每组30例。引流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00,000U;穿刺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10mg。两组均按同样方案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引流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2134±203ml,显著多于穿刺组的1356±213ml(P〈0.05);治疗后胸膜厚度为2.78±0.24mm,显著低于穿刺组3.24±0.29mm(P〈0.05);且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穿刺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颖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57-1457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放置深静脉导管引流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经内置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 ml/次,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经过2月的治疗,治疗组胸腔抽液量2615±321 ml,对照组1908±336ml(P〈0.01);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26.3±2.1 d,对照组37.2±5.2 d(P〈0.01);胸膜厚度治疗组2.2±0.11 mm,对照组4.2±0.28 mm(P〈0.01)。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减轻胸膜肥厚,减少胸膜粘连,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3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在胸腔内置入深静脉留置管,再经留置管每次注入尿激酶10万~20万u,依情况可多次注射。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至不能抽出为止。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厚度,治疗后测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500±450)m l,显著多于对照组(500±220)m l(P〈0.01);治疗组胸膜厚度为(1.16±0.21)mm,显著低于对照组(5.68±0.32)mm(P〈0.01);肺功能治疗组FVC(%)97.1±2.4,对照组87.3±2.5(P〈0.01);结论经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可以显著增加引流量,减少胸腔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减轻胸膜肥厚,以及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结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胸腔镜+尿激酶组)及对照组(尿激酶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介入下治疗后再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只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治疗两个月后再粘连情况、胸膜厚度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胸水纤维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为25.0%(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100±250)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00±180)ml(P<0.01);治疗组的FEV1/FVC及FVC(%)改善率、胸膜厚度改善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科胸腔镜结合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可以显著减少胸腔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减轻胸膜肥厚,以及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对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肥厚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中等量以上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每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的治疗组60例和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异烟肼的对照组60例,分别于治疗3个月复查胸部CT。结果治疗组胸膜粘连发生率6.7%较对照组的28.3%明显减少(P0.01),胸膜肥厚(1.9±0.6)mm较对照组的(3.7±0.8)mm明显减轻(P0.01)。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在治疗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有很好的预防胸膜粘连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胸腔镜组)及对照组(尿激酶组),每组各63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介入下治疗,对照组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比较两组胸腔积液胸腔粘连、引流量及胸膜厚度,治疗后肺功能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胸水纤维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发生率7.9%,而对照组为34.9%(P0.05);胸腔镜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2500±450)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1500±320)ml(P0.01);治疗组胸膜厚度为(1.15±0.32)mm,显著低于对照组(1.97±0.45)mm(P0.01);肺功能治疗组FEV1(%)为89.8±1.8,对照组82.2±2.2;治疗组FVC(%)96.1±2.3,对照组88.3±2.5(P0.01);住院天数治疗组8.0±3,对照组7.5±2(P0.05);住院费用治疗组2700±500,对照组2500±450。结论内科胸腔镜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可以显著减少胸腔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减轻胸膜肥厚,以及改善肺功能,而住院天数费用较传统方法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 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生理盐水10ml。结果治疗组抽胸水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胸水吸收时间和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尿激酶对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作用。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引流、减少包裹、粘连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5万u 地塞米松10mg 生理盐水10ml/次,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地塞米松10mg 生理盐水10ml/次。结果:尿激酶组总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7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尿激酶组,每组各38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介入下治疗,尿激酶组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膜厚度、治疗后肺功能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胸腔镜组胸水纤维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发生率7.9%,而尿激酶组为26.3%(P<0.05);胸腔镜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2500±450)ml,显著多于尿激酶组的(1.500±320)ml;胸腔镜组胸膜厚度为(1.15±0.32)mm,显著低于尿激酶组(1.97±0.45)mm;肺功能胸腔镜组FEV1(%)为89.8%±1.8%,尿激酶组82.2%±2.2%;胸腔镜组FVC(%)96.1%±2.3%,尿激酶组88.3%±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住院费用胸腔镜组2700元±500元,尿激酶组2500元±450元,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可以显著减少胸腔分隔,粘连,多房形成,减轻胸膜肥厚,以及改善肺功能,而住院费用较传统方法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3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置引流管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50毫升。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胸穿抽液处理。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且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节省费用,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7例,导管引流,同时注入生理盐水20ml 尿激酶10万单位。24h后放管引流,最长置管时间为2周,注药4次。对照组36例,在B超引导下胸穿抽液 注入异烟肼(INH)0.3,每周2~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6%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 在规则抗痨下 ,对 2.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50.00.0U +异烟肼 0 3g/日 ,1.4例应用胸腔内注入强的松龙1.25mg+异烟肼 0.3g/日作对照?平均引流天数为 5天?结果 治疗组 2.1例中 ,94.3 % ( 1.9/2.1 )达到完全好转 ,4.29% ( 6/1.4 )达到部分好转 ,1.3 4 % ( 3 /1.4 )无效?结论 在规则抗痨治疗下 ,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增加引流量 ,减轻胸膜厚度 ,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老年胸腔积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胸膜增厚程度不同的多房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6例老年包裹性、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分为A,B两组,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其中胸膜增厚>5 mm 14例为B组;对照组36例分为C,D两组,给予反复胸腔穿刺抽水治疗,其中胸膜增厚>5 mm 13例为D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无差别,具有可比性;注药24h后抽液,B超定点测定首次注药前后的抽液量、胸膜厚度、纤维素分隔积分,差值结果作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抽液量增多,胸膜厚度变薄,纤维素分隔减轻(P<0.001).C组、D组与B组的3项观测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腔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促进胸水引流、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对胸膜增厚>5 mm的病例无效.  相似文献   

15.
冯建旭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25-1025
目的探讨胸腔引流下早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影响。方法 60例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胸腔引流术并早期注入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50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0ml。结果抽液总量:治疗组(3900±550)ml,对照组(3100±500)ml,p〈0.01。胸膜厚度:治疗组(1.10±0.15)mm,对照组(1.40±0.20)mm,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例(10%),对照组9例(30%),p〈0.01。结论胸腔引流并早期注入尿激酶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机会和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辅助用泼尼松及单纯胸腔抽胸腔积液(胸液)3种方法对结核性包裹性胸液患者胸液引流量、胸液消退时间及胸膜增厚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泼尼松组和单纯抽胸液组。给予尿激酶组患者胸腔内注射10万单位尿激酶后持续胸腔引流,泼尼松组患者每日服用泼尼松25mg加间断胸腔穿刺抽胸液,给予单纯抽胸液组患者单纯间断胸腔穿刺抽液。观察抽出的胸液量、胸液消退时间、胸液消退后及胸液消退后6个月时胸膜厚度。结果尿激酶组胸液引流量较其他2组明显多,胸液消退时间较其他2组短,胸膜厚度也较其他2组轻。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液能有效防止胸膜增厚,缩短胸液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7.
乔丽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673-1673
目的观察胸腔内置入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患者66例分为两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胸腔置入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40ml,对照组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1g加地塞米松5m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胸腔内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减少包裹、粘连,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定位后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通过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20万U,夹管4~6h后放开引流,必要时反复注射尿激酶。结果32例中,显效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平均引流量364ml。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2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47例、43例,在规则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留置胸腔静脉导管,并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生理盐水20mL/次,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内留置静脉导管联合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的吸收,减少胸膜分隔、粘连和多房的形成,减轻胸膜肥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方法 将6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照组采用传统抽胸水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内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能有效加速胸水的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