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草总皂苷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 采用体外炎症模型研究甘草总皂苷抗炎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总皂苷对炎症因子生成与释放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与前列腺素E2(PGE2)生成有关的关键酶的影响。 结果: 甘草总皂苷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并通过抑制磷脂酶A2(PLA2)酶活性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而降低PGE2的合成。 结论: 甘草总皂苷抗炎作用与其减少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生成与释放、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PGE2合成的关键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抗炎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芳  曲极冰  李红  杨世杰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5):1138-114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并对其抗炎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切除双侧肾上腺大鼠足肿胀、冰醋酸致大鼠胸膜炎及角叉菜胶致大鼠气囊炎3种炎症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测量白细胞数量、蛋白质含量、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含量变化。结果白藜芦醇高、中剂量组可减轻去双侧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程度;减少了冰醋酸致大鼠胸膜炎渗出液量和蛋白质含量,使血清NO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强;抑制了角叉菜胶致大鼠气囊炎模型中白细胞游出及蛋白质渗出,降低PGE2,NO,MDA,O2.-生成量。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肾上腺的存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出,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产生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愈肺宁方(简称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及诱导痰和血浆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分成愈肺宁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愈肺宁和安慰剂治疗,连续8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诱导痰和血浆LTB4水平。结果:治疗组实际完成28例,对照组实际完成27例,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浓度降低(P<0.05),诱导痰LTB4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血浆LTB4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诱导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明显改变,诱导痰LTB4水平反而升高(P<0.05),血浆LTB4无明显改变;COPD患者的诱导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与LTB4呈弱的正相关(r=0.359、r=0.341和r=0.260,均P<0.01)。结论:愈肺宁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和血浆LTB4水平,并阻止诱导痰LTB4水平进一步升高,说明愈肺宁可能通过降低LTB4以减轻气道炎症,这可能是愈肺宁治疗COP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青藤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杨德森  刘芳  曾繁典  陈汇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61-1363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继发性炎症区域一氧化氮(NO)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1),记录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检测大鼠关节浸液内NO,前列腺素E2(PGE2)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浸液内NO,PGE2及IL-1,T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病变显著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浸液内NO,PGE2及细胞因子IL-1,TNF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藤碱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炎症局部区域细胞因子活性和降低炎症介质含量有关,其中青藤碱使NO水平下降可能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栀子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栀子总苷(TGCJ)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炎症区域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弗氏完全佐剂(FCA)免疫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TGCJ3个剂量组(20,40,80mg·kg-1)和雷公藤多苷(GTW)组;足爪容积测定法和关节炎评分法观察关节炎的发生情况;测定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NO、NOS、前列腺素E2(PGE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NO、NOS、PGE2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TGCJ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病变显著受抑制,关节滑膜组织NO、NOS、PGE2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抑制关节炎炎症局部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和降低炎症介质含量是栀子总苷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郁红礼  张倩  吴皓  邵丞  赵腾斐  李卓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893-3897
目的: 探索掌叶半夏致炎毒性及白矾炮制对其致炎作用的影响。 方法: 自掌叶半夏鲜品中分离毒针晶及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采用整体动物及细胞水平模型,以炎症介质为指标,考察掌叶半夏毒性成分毒针晶和凝集素蛋白的致炎效应,及矾制对致炎作用的影响。 结果: 腹腔注射掌叶半夏毒针晶混悬液可使小鼠腹腔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NO含量显著增加,矾制后生品及毒针晶诱导的PGE2,NO释放显著下降;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剂量依赖性的炎症因子TNF-α及IL-6含量显著增加。矾制后凝集素蛋白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含量显著下降。 结论: 掌叶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在机体表现为炎症反应,其所含的毒针晶及凝集素蛋白是其毒性成分,均可导致显著的炎症介质释放。矾制可显著降低掌叶半夏毒性成分的致炎毒性。  相似文献   

7.
丹参山楂有效组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山楂有效组分不同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以期获得较优组合. 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维生素D3及炎症诱导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对丹参水溶性组分(DSA)、山楂水溶性组分(SZA)及丹参脂溶性组分(DSL),以3个剂量水平(大-中-小,1-2-3)进行正交实验,观察不同配伍对AS大鼠血脂水平、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多目标优化.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配伍样品均显示了降脂、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等作用,方差分析表明DSA2-SZA2-DSL1,DSA3-SZA2-DSL1,DSA3-SZA3-DSL3, DSA3-SZA1-DSL1分别为降脂、抗氧化、内皮保护、抗炎作用的较优组合;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DSA2-SZA1-DSL2是抗AS的较优组合. 结论: 丹参山楂有效组分不同配伍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大鼠AS的进程,不同配伍作用方式的侧重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麝方拆方后不同配伍组别不同给药时长对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背根节神经元(DRG)内磷脂酶A2(PLA2)、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芪麝方的配伍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352只,随机分为11组,,根据芪麝方及阳性对照药成人每日常用剂量及芪麝方处方配比并按“动物体表面积比率换算等剂量方法”换算给药剂量,每天灌服1次,各组别分别于给药1,2,3,4周取背根节,应用ELISA法检测神经根组织中PLA2和PGE2的含量。测定结果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比较,通过差异对比找出引起炎症变化的敏感组分。从而揭示芪麝方各配伍组分抑制炎症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并在4周内变化趋势稳定,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稳定性。不同给药时长不同配伍组别相对于模型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背根节中PLA2,PGE2含量(P<0.01),其中不同组别之间抑制炎症的程度各有不同(P<0.05),说明各配伍组分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统计结果显示复方中君药起到主导药效的作用,臣、佐、使对君药有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其他各组别虽作用效果明显,但尤以全方配伍效果最佳,说明全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制剂的科学配伍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归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当归水煎液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育显著的抑制作用,摘除双侧肾上腺后其抗炎怍用仍然存在;并能降低大鼠炎症组织PGE2的释放量,降低豚鼠补体旁路溶血活性,但不能拮抗组织胺的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异亚丙基莽草酸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并测定大鼠足爪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异亚丙基莽草酸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并减少PGE2、MDA在炎症组织中的产生;对双侧摘除肾上腺的小鼠亦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结论异亚丙基莽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抑制PGE2合成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附子药对配伍对附子3种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3种双酯型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肠吸收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选择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为研究肠段,以表观渗透系数(P_(app))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芪对附子6种生物碱P_(app)的影响。结果当附子-黄芪3∶1时,黄芪在十二指肠和回肠能显著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P_(app),在3种肠段均能降低单酯型生物碱的P_(app);当附子-黄芪1∶1时,除次乌头碱在回肠外,黄芪能显著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P_(app);当附子-黄芪1∶3时,黄芪能显著降低单酯型生物碱(除回肠外)的P_(app),在各肠段均能显著降低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P_(app)。结论黄芪可抑制附子生物碱的吸收,且其抑制作用因配伍比例、生物碱的种类和肠段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ATP敏感钾通道电流(IK-ATP)的影响,探讨其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电流钳和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AP和ICa-L,IK-ATP。结果缺氧复氧使心室肌细胞AP时程(APD50,APD90)缩短;ICa-L峰值降低,I-V曲线上移,激活曲线右移,半数激活电压(V1/2)增大,失活曲线左移,失活V1/2减低;ATP敏感钾通道由正常关闭状态到完全开放。与缺氧复氧组相比,福辛普利预处理使APD50,APD90相对延长;ICa-L峰值增加,I-V曲线上移幅度减小,激活曲线左移,失活曲线右移,激活与失活V1/2均接近正常,ATP敏感钾通道进一步开放,电流明显增加。结论福辛普利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缺氧复氧状态下L-钙通道的抑制状态,促进动作电位参数的恢复,减少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及折返形成;通过药物预适应机制,进一步开放ATP敏感钾通道,增加ATP敏感钾电流,而发挥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种羌活抗心律失常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比较了四种羌活(简称Ni,Nf,Pr,As)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发现四种羌活均能缩短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以及廷长其潜伏期。Ni能廷长CaCl2诱发的室颤发生时间,Pr能廷长BaCl2诱发的心室停搏时间。鉴于羌活尚具有镇静作用,羌活可望作为良好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定量比较当前通行的3种CsA(环孢素A)测定方法,考察方法间相关性,建立普遍适用的测定结果换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单克隆和多克隆荧光免疫法测定样品,测定结果采用Levene和Tamhane's T2进行方差分析,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到3组方法结果互换方程式,YmFPIA=0.967 1XHPLC+45.761; YpFPIA=1.493 7XHPLC+205.94;YpFPIA=1.563XmFPIA+129.7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单克隆和多克隆荧光偏振免疫法三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方程式可将各自测定结果方便准确的互算。  相似文献   

15.
多指标决策分析TOPSIS对三七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  张霁  徐福荣  刘飞  王元忠  张金渝 《中草药》2017,48(22):4764-4771
目的以多个指标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进行优质种源筛选,提高三七的整体质量评价水平。方法通过测定云南省12个产地三七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总黄酮和总多糖的量,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整体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文山、红河、玉溪、昆明和曲靖三七样品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Ci的平均值分别为0.300 2、0.341 1、0.279 5、0.338 7与0.323 0,表明云南不同产地三七的整体质量较为接近,道地产地文山与其余产地三七的整体质量差别较小。样品编号为S46、S16及S33的Ci值在所有样品中排名前3,表明这3个样品的整体质量较高,可作为优质种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结论熵权TOPSIS模型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将多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提高了多指标决策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可对三七进行整体质量评价及优质种源筛选。该方法理论完善、易于操作,可推广于其他中药的相关研究,为保证中药安全、稳定及有效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H2O2作用下乳鼠心肌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及淫羊藿总黄酮注射液(epimedium flavonoids injection,EFI)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复制H2O2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早期凋亡和活性氧水平,测定心肌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0μmol·L-1H2O2作用12h后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1);心肌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上升(P<0.01);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1或P<0.05);Trx和SOD蛋白表达减少。EFI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和MFI、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rx和SOD蛋白表达增加,与H2O2作用组比较,200和400mg·L-1EFI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H2O2可诱导心肌细胞早期凋亡,促使心肌细胞处于氧化状态;EFI可促使心肌细胞处于还原状态,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婧  李响  周芸  潘海峰 《中草药》2018,49(6):1385-1389
目的研究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与其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黏度的相关性,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ATLAB软件的逐步后退分析方法,计算指纹图谱共有峰(X)与全血黏度药效值(Y)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指纹图谱共有峰有32个,其中X_9、X_(10)、X_(11)、X_(13)、X_(14)、X_(15)、X_(17)、X_(19)、X_(27)、X_(29)和Y具有相关性,组成功效成分组;X_(10)、X_(11)、X_(13)、X_(19)、X_(29)与Y呈负相关,有可能是活性单体成分,其中X_(14)为牡荆素葡萄糖苷,X_(17)为牡荆素,X_(19)为芦丁。结论利用MATLAB统计软件计算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山楂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杭白菊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 ,杭白菊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 :溶剂浓度 >提取次数 >溶剂量 >超声时间。结论 :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 :A2 B2 C3 D3 。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 ,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三七、白及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三七单煎液及不同配伍比例(1∶0.5,1∶1,1∶2)三七与白及合煎液中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20S)-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并探讨两药配伍后对三七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色谱方法为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 L·min-1。结果发现,与三七单煎液相比,三七、白及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与配伍白及量呈正比;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色谱峰均较三七单煎液的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三七与白及配伍后,合煎液中(20S)-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较单煎液显著增加,推测白及中的有关成分可促进其它人参皂苷进行转化,该结果为拓展制备(20S)-人参皂Rg3、人参皂苷Rh4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鼠体内恩丹西酮与氯丙嗪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于兰  冯芳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0):771-77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恩丹西酮、氯丙嗪的HPLC-UV分析方法,探索恩丹西酮与氯丙嗪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并进行高蛋白食物对2种药物药动学影响的研究。方法以替米沙坦为内标,乙酸乙酯提取,HPLC-UV分离、分析。色谱系统:C8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禁食和服用高蛋白食物状态下给以恩丹西酮、氯丙嗪或联合使用2种药物。用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测定,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结果联合用药后,恩丹西酮的ρmax,t1/2,MRT,AUC0→t,AUC0→∞与单独用药时相比显著性增加。氯丙嗪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ρmax,t1/2,MRT,AUC0→t,AUC0→∞无显著性差异。高蛋白食物能使恩丹西酮的ρmax,AUC0→t,AUC0→∞明显增加,使氯丙嗪的tmax延长,ρmax,AUC0→t,AUC0→∞降低。结论恩丹西酮和氯丙嗪联合使用时,恩丹西酮的药动学过程会受到显著性影响;食用高蛋白食物后,恩丹西酮和氯丙嗪的药动学参数均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在临床使用中注意这些问题,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