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应用于液固分离和气固分离的非织造过滤介质的孔径和截留性能测试方法做了研究,指出采用气体流量法进行孔径性能测试,可同时得到非织造过滤介质的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全面表征了其孔径性能;并对用于液固和气固分离2个不同领域的非织造过滤介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做了截留性能测试。同时,对比非织造过滤介质的孔径和截留性能,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做了探索,为实际工业过程中非织造过滤介质的选用和评价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温陶瓷过滤元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温陶瓷过滤器作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温气固分离设备 ,可以除尽5μm以上的颗粒 ,在洁净煤燃烧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有试管式、通管式和错流式三种形式的过滤元件 ,第一代过滤元件一般采用单相陶瓷材料。热态试验结果表明 ,过滤元件中的粉尘架桥和脉冲反吹引起的热应力是造成滤管损坏的重要原因。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第二代复相陶瓷过滤元件。  相似文献   

3.
机织过滤介质的流体透过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勇  罗茜 《化工学报》1998,49(6):750-754
引言机织过滤介质,又称机织滤布,是固液分离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过滤介质.滤布的透过度和透水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这类过滤介质过滤指标的好坏,因此,研究机织过滤介质透过度和透水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实际过滤作业中合理选择机织滤布具有指导意义.1理论分析机织过滤介质内的孔隙可以分为3类:织物内纱线间孔隙、纱线内纤维间孔隙和纤维上的孔隙.研究表明[1],对流体透过过滤介质起作用的孔隙主要是织物内纱线间孔隙和纱线内纤维间孔隙,因此,假设机织过滤介质总的透水速率是流体通过过滤介质内两类孔隙时的透水速率之和,…  相似文献   

4.
在液体燃料合成浆态搅拌反应器中设置了以金属烧结板为过滤介质的内过滤器,实现固液分离。研究了压降、温度、搅拌转速、固含率、过滤介质孔径及颗粒粒径对过滤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浆态反应器中进行内过滤可以得到澄清稳定的滤液;随着操作进行,滤饼厚度达到动态平衡,过滤速率最终趋于稳定;过滤速率随着压降、温度、过滤介质孔径、颗粒粒径的增大及搅拌转速、固含率的减小而增大。应用因次分析法建立过滤模型,通过麦夸特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最优拟合得到模型的参数值,统计检验以及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该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5.
东鞍山烧结厂应用GL919过滤浮选矿浆与原来使用的滤布相比,提高了精矿粉回收率,降低了滤饼中含水量,同时还减少了污水外排对河流的污染。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过滤和洗涤是粉末产品生产中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也是纳米材料液相合成法需要研究的工程问题。对于以纳米材料制各为目标的单元操作,过滤和洗涤的目的是高效率地得到纯净的滤饼。从工程上考虑,这些单元操作一方面要解决过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考虑过程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固液分离用微孔陶瓷过滤板的性能设计及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固液分离用陶瓷过滤板的高效节能机理 ,讨论了微孔陶瓷性能设计的关键要素 ,介绍了陶瓷过滤板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谭蔚   《化工机械》2000,27(6):317-319
对钛硅分子筛TS 1微粉催化剂应用动态过滤技术 ,在动态旋叶压滤机上进行了过滤性能的研究 ,得到了过滤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分析了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为了结合实际工业生产的要求 ,对过滤介质进行了再生实验。该研究为TS 1微粉催化剂的过滤分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为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及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 在液固分离过程中,对于一些直接通过沉降或一般的过滤方法(如真空过滤、加压过滤等)难以分离的悬浮液,化学预处理和物理预处理是改善悬浮液特性使其液固两相得以分离的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这两种预处理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矿山及环保水处理等行业。本文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将它综合应用于改善某厂粗制液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液的沉降和过滤性能,以强化整个液固分离过程,达到液固两相有效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岩屑过滤分离与环保处置的实践,从过滤分离理论出发研究了处置方案制定及其设备选择,重点分析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环保政策的变化、现场资源配置等问题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以环保处置最终达标为出发点,提出处置设备方案及其控制模型,对于指导岩屑处置工程设备选型和装备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得出一种优化离心过滤设计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秀丽  周明远  樊丽 《化学工程》2013,(9):27-30,44
碳化法生产所得超细CaCO3浆体需经机械过滤和二级热力干燥才能得到粉体产品,工艺复杂,能耗较大。为简化传统生产工艺,采用热压过滤干燥固液分离技术进行超细CaCO3悬浮液的脱水干化研究。通过对热压过滤干燥固液分离技术的原理分析和理论研究,设计小型热压过滤干燥装置,并确定影响CaCO3热压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滤饼厚度、热压干燥温度和热压干燥时间。设计正交试验,以滤饼含水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影响滤饼含水率的显著因素是浆体填料高度(决定滤饼厚度)和热压干燥时间,浆体填料高度为40 mm,热压干燥温度为150℃,热压过滤时间为15 min和热压干燥时间为30 min时,所得滤饼水分最低,质量分数为15.67%。热压干燥过程中部分水分以液态形式脱除,与传统热力干燥相比节能约73%。  相似文献   

13.
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中内部过滤操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装有金属烧结丝网作为过滤介质的内部过滤元件的浆态鼓泡反应器中,考察了颗粒粒径40—70μm和60—90μm、固相质量分数0—30%、气体流速2—6cm/s、操作温度25—150℃、过滤压降0.1—0.3MPa和反冲洗压差0.4—1.0MPa等操作因素对过滤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滤速率随着颗粒粒径、温度的提高及固相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大,并对不同过滤方式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姬忠礼  栾鑫  苗林丰 《化工进展》2020,39(6):2304-2311
随着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高温气固分离技术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在高温过滤材料方面,经过了早期的金属多孔材料、均质陶瓷多孔材料、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金属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等四个阶段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陶瓷粉末、陶瓷纤维、金属粉末、金属纤维和金属丝网等多种高温气体过滤元件,催化与过滤复合元件近年来也逐渐得到工程应用。此外,在高温过滤元件表面粉尘层结构、脉冲反吹循环再生、高温过滤器结构设计及实时运行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目前,高温气体过滤技术及装备已在煤气化、催化裂化、冶金及垃圾焚烧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适用的温度范围为260~650℃,压力范围从常压到6.0MPa,过滤效率达到了99.9%以上,可有效除净1μm以上的颗粒,净化后气体中的颗粒物含量低于5mg/m3。指出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环保排放要求的提高,高温气体过滤技术在产品质量升级、高温余热利用及颗粒物排放控制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亲和过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亲和过滤技术原理及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建立样和过滤体系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多级亲和过滤过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效过滤技术研究与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在提高过滤分离速率、过滤分离精度及过滤设备运行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与新进展,并作了简要综合评述,最后对新型高效过滤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过滤式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试验研究和主要特性。该除尘器适用于净化工业烟气,以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造纤维》2007,37(1):F0003-F0003
卧式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是利用过滤原理分离悬浮液,对固相颗粒在0.06-10MM的母液均可作固液分离或离心脱水,并可配备洗涤功能,其特性具有: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固相脱水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维护成本较低、本机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器,工作转速无级可调、螺旋体与转鼓具有相对可调整的差转速、操作容易等特点,它能大大地降低物料热干燥的成本,甚至可省去干燥程序,对易损部分可用耐磨材料保护,因此广泛适用于化工、食品、化纤、冶矿、制药、轻工等行业作悬浮液的固液分离和脱水。  相似文献   

19.
孙斌  宋志胜 《气体净化》2006,6(C00):280-284
1.1液体精密过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化工生产中液固分离包括沉降和过滤分离2类,是常见的操作单元。由于前者要求液固两相必须有一定的密度差,而后者不受限制,因此过滤分离应用较广。液固过滤分为粗级过滤(〉100μm)、亚精密过滤(10~100μm)、精密过滤(1~10μm)、超精密过滤(0.1~1μm)、超滤、纳滤及反渗透(〈0.1μm)。对于大多数化工液体而言,须要进行精密过滤。  相似文献   

20.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液体产品。由于煤焦油中的煤粉、焦粉和热解碳等物质的存在,对煤焦油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柴油存在不利影响,所以在煤焦油加工之前,必须控制其含固质量分数。本实验室以陕西某化工厂的煤焦油为原料,在小型过滤分离装置上采用固液过滤分离法对煤焦油进行了过滤分离实验,目的是降低煤焦油中的含固质量分数。通过过滤分离实验,煤焦油中的含固质量分数大大降低,过滤效果达到90%以上,过滤后的煤焦油可以达到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