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对胸腔积液 (气 )的病人 ,传统的胸穿方法是注射针头与橡胶管连接 ,通过注射器抽液 (气 ) ,此种方法繁琐、费力。我院对心脏术后胸腔积液 (气 )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三通延长管穿刺抽液 (气 )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材料 除常规胸穿用物外 ,增加静脉留置针 1个 (根据年龄、体重选择不同型号 )、三通延长管 1个。方法  (1)按常规胸腔穿刺法准备患者体位。 (2 )用静脉留置针按常规胸腔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 ,连接三通延长管(此时三通开关处于关闭位置 ) ,无菌手术薄膜固定静脉留置针 ,连接注射器 ,打开三通开关 ,抽液 (气 )。 (…  相似文献   

2.
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44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5年开始采用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并与传统胸穿抽液加以比较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确诊为急性期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需要胸穿抽液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小导管组和胸穿组。小导管组 44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2例。胸穿组 5 2例 ,男3 0例 ,女 2 2例。两组年龄比例 ,病情程度无明显差异 ,治疗前经秩和检验 ,具有可比性。1.2 材料 小导管组穿刺针头选用大采血针头 ( 2 0号 ) ,小导管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的连接针头细导管 (剪掉输液针头 ) ,并在近针头端 (其前端 )剪 2~ 3…  相似文献   

3.
姚丹  王亚华 《现代护理》2005,11(2):156-156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一般仅局限于静脉输液。在临床上,肿瘤晚期伴胸腔积液病人,当大量胸腔积液挤压产生呼吸、循环障碍时,通过胸穿抽液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其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需要反复抽液、腹腔内灌注化疗以及使用脏壁胸膜粘连剂使胸膜腔关闭而胸水不致产生。而传统胸穿针因其孔较大(一般穿刺针为16号不锈钢针),在穿刺中不易固定,操作繁琐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科对14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简易胸腔置管术引流胸腔积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医用针头手工清洗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医用针头手工清洗与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进行了隐血与无菌试验。结果,注射针头、腰穿针头、骨穿针头、胸穿针头的隐血试验均为阴性;无菌试验中腰穿针头有菌率较高,胸穿针头、骨穿针头(?)之。注射针头均无菌。此与细长且腔狭窄针头不易洗净与干燥而影响灭菌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5.
呼吸系统     
92125384一2型新型脚穿针治疗50例气脚病人的护理体会/周德珍//实用护理杂志一1992,8(2)一22 1.理并宣‘理:主动热情接待病员,给予相应处胸穿针的优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后顾之优。2.配合医师进行穿刺治疗,该针为多孔导管,前部侧壁上有3个小孔,后部为螺旋,接三通阀螺栓固定,经皮肤切口Icm送入胸腔后取出针蕊,导管留置,在阀体侧方排气接头供接引流管之用,应观察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阻塞等。3.稳定装置:用长40cm,宽3cm双层松紧带制成胸带钩扣眼法将胸穿针呈胸带式固定于胸壁上,保持胸穿针固定适度。4.持续负压吸引时,以18一20cm涉水深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对胸腔积液(气)的病人,传统的胸穿方法是注射针头与橡胶管连接,通过注射器抽液(气),此种方法繁琐、费力。我院对心脏术后胸腔积液(气)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三通延长管穿刺抽液(气),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28例行胸穿针胸腔穿刺抽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但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痛苦小,费用低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舒适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化疗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引流干净后胸腔内注入顺铂及丝裂霉素,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同样注入上述药物;观察治疗后2组的胸水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70.0%,有效率为93.3%,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20.0%、46.7%、50.0%,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化疗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恶性胸水疗效高,且安全、简便、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微创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的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33例和胸穿组35例,所有病例按常规抗结核治疗。引流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定时开关导管;胸穿组常规胸腔穿刺,每周抽液1~3次。结果引流组患者胸水排净时间〔(3.40±1.05)vs(13.20±4.03)d〕、住院时间〔(8.60±4.28)vs(23.20±5.36)d〕、穿刺次数〔(1.20±0.44)vs(5.80±2.11)次〕等均少于胸穿组(P均<0.01)。引流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0.9%vs65.7%,P<0.05)。引流组发生导管堵塞或引流不畅4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胸穿组胸膜反应1例,气胸2例,胸膜增厚4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简便,创伤小,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应用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固定。结果:改良固定法在活动度、舒适度、重新固定率、输液速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用固定法(P<0.01),而液体外渗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一步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法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单侧张力性气胸38例 ,行患侧胸腔闭式引流27例 ,胸腔镜下手术或剖胸手术共11例 ,同时加强基础病哮喘处理等综合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中男31例 ,女7例。年龄12~75岁 ,平均56岁。致病原因 :外伤性22例、自发性16例。伴有哮喘病史13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9例、无伴随疾病6例。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根据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确诊气胸后 ,常规行紧急胸穿减压或紧急床边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中局部麻醉时注射针“9号”针头进入胸腔试穿 ,抽得高压气体将注射器活塞推出 ,测压证实患侧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7月~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7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日输液的396例患儿为实验组,双日输液的391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比较两组针头固定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胶布松脱的次数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防止头皮针脱出或胶布松脱,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胸腔穿刺术是治疗胸腔积液、脓胸、做胸膜活检及胸腔用药等常用诊疗技术。操作时,抽注针经穿刺点进入,针尖刺入壁层胸膜即可以进行下一步抽注或活检操作。一般情况下,操作需两人配合,一人在进针皮肤处手扶固定抽注针,另一人抽液或取活检。传统的抽注针表面光滑,操作中可能因为配合不好(固定者固定不牢、操作者动作幅度大等)导致针头移位,造成针头滑出或刺破脏层胸膜引起气胸等并发症,同时,因必须双人配合,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增  相似文献   

14.
临床工作中 ,在行气胸引流术时为预防引流管脱出 ,要使用缝线将引流管同病人皮肤固定在一起 ,操作复杂。自1998年以来 ,我们使用一次性气囊尿管替代胸腔引流管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方法用美国产 18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 ,插前先将气囊尿管的气囊内注入15ml生理盐水或气 ,检查无漏水或漏气后再将气囊抽空备用 (如引流胸腔积液可将尿管尖端旁再剪一孔 ) ,常规消毒后 ,逐层切开进入胸腔 ,快速将尿管插入 ,尿管下接引流瓶 ,将 15~ 2 0ml生理盐水或气注入气囊 ,回拉有阻力后 ,包扎切口 ,无需再行缝线固定。2 优点2 1 操作简…  相似文献   

15.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注药组46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和进展5例。抽液腔内注药组32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和进展14例。结论:应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癌性胸水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水,对控制癌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晚期伴胸腔积液的患者,当大量胸腔积液挤压产生呼吸、循环障碍时,通过胸穿抽液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因胸水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需要反复抽液、胸腔内灌注化疗及使用脏壁胸膜粘连剂使胸膜腔关闭,使胸水不再产生。而传统采用的胸腔穿刺针为16号不锈钢针,穿刺时不易固定、操作繁琐、易发生感染,或采用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其管径较粗,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科自2005年1月~2007年4月对4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氧管是通过鼻腔输送氧气供缺氧病人使用的器械之一,以往是用橡胶制成(下称橡胶鼻氧管)。近年来我院采用塑料鼻氧管,最近又将其插入鼻腔部份改为硅橡胶管(下称硅橡胶鼻氧管)效果很好,现将试用及改良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操作方法塑料输氧管全部为国际通用的绿色塑料制成,近端套管接输氧器,中部分为两支,为“项圈”样输氧管。远端两根小管(改良后为硅橡胶)可任意调节合适长度的鼻氧管,结构见附图,使用时,按常规方法近端套管接氧气瓶接口,中部套入病人颈项部,远端鼻氧管分别插入患者双侧鼻腔,无需胶布固定,按常规方法输氧即可。  相似文献   

18.
抽骨髓是有痛苦的操作,部分原因是针粗(常用14~18G)。近来,我们用22G腰穿针来代替,以力图对接受此项操作的儿童减少创伤。方法:确认解剖标志后,皮肤以消毒溶液准备并舖无菌巾,以1%利多卡因局麻,用轻便的1 1/2吋的22G腰穿针并配置合适的套针由已麻醉的皮肤刺入。拇指食指紧持针梗以使之固定并引导进针,轻转针柄即可刺入骨皮质。当感到针已紧紧固定,则拔除针芯,将骨髓吸入10ml塑料注射器内。  相似文献   

19.
平头针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材料与制作 :取 12号或 16号注射器针头 ,在砂轮机上磨去针尖斜面使成一平头即可。2 操作步骤 :(1)将患儿置辐射保温台上的无菌区内仰卧 ;(2 )根据注药多少选用合适型号注射器吸取药液后接平头针 ;(3)碘酒酒精消毒脐带断端 ;(4 )将平头针插入脐静脉 ,以止血钳固定后注药。3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 )注射器内药液不得混有气泡 ;(3)插管前将静脉管腔内小血块去净 ;(4 )穿刺成功后用止血钳将脐带及穿刺针头一并夹住 ,避免注药中脱出。4 讨论 :脐静脉穿刺是产房内新生儿复苏时常用的操作之一。脐带含 2条动脉及 1条静脉 ,外裹华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对97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及治疗。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较胸穿穿刺液、粗管闭式引流液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69例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89%。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及治疗中的运用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诊断率高、药物灌注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