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设计了5个施肥水平以研究对日光温室不同季节(茬口)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番茄生育进程推进,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比值冬春茬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秋冬茬呈逐渐增加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对叶绿素a/b的比值则影响不大。在5个施肥水平中,理论施肥的叶片光合能力较强,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Mg2 -ATPase、Ca2 -ATPase活性较高,尤其中位叶和上位叶的光合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明,土壤养分耗损后至少存在平衡与不平衡土壤养分类型,两种土壤养分类型种植玉米,均以氮磷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且存在特定施肥比例,平衡类氮磷施用比例以1∶1较佳,不平衡类氮磷施用比例为1∶0.667。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等有机质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而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PK量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气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硝酸盐及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收获期,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在0.92g kg-1~1.65g kg-1之间;各处理土壤可溶性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Ca2 、Mg2 为主,阴离子以SO42-、HCO3-、Cl-、NO3-为主。施肥提高了土壤硝态N的含量。施用沼渣比施用猪粪土壤硝酸盐含量高,但施用沼渣与施用猪粪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施用沼液较施用化肥使土壤硝态N及全盐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砂姜黑土10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是砂姜黑土小麦增产的关键,N肥增产贡献率为69.4%,P肥增产贡献率为23.3%,K肥为7.3%。P、K肥的肥效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凡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施P处理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幅度较大,每年每公顷施135kg K2O尚不能满足一年两季作物的高产需求,应适当提高K肥用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微区内进行,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监测,并对不同施肥处理玉米养分吸收量、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肥尤其是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均有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磷、速钾在玉米拔节期呈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玉米灌浆期过后趋于平稳。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均以。M2N1P处理为最高,CK处理最低。相关分析表明,玉米N、P吸收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玉米吸钾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而与玉米N、P吸收量极显著相关。玉米产量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相关性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土壤肥力状况信息可以为精准农田管理提供响应依据,对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养分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总结为直接监测方法和间接监测方法。直接监测方法主要利用土壤光谱特征监测土壤养分含量,而间接监测方法则通过不同土壤养分水平下的作物表现特征来估算土壤养分状况。在全面比较两种方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并可互为补充,通过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监测的精度与全面性,并对土壤养分遥感监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壤本身对养分离子具有吸附固定特性降低了养分的有效性,运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吸附试验研究新疆两种土壤对养分离子的吸附固定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棕漠土对P、Zn、Cu的吸附固定能力比潮土强,两种土壤对K、B和Mn吸附固定差异不显著,棕漠土的养分限制因子是N>P>Mn>B,潮土的养分限制因子是N>Mn>P>K,因此施肥时考虑到土壤对养分离子的吸附固定能力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施栽培实验,研究了膨胀珍珠岩的施人(4m3/亩)对两次种植土壤(一茬和二茬)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的施入有效提高了设施土壤巾有效养分的含量;其中碱解氮含量可提高14.5%~49.7%,有效磷可提高12.8%~113.3%,速效钾可提高13%~25.1%.膨胀珍珠岩施人后第二次种植土壤中,表层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区和珍珠岩施入后的第一次种植土壤,而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高于第一次种植土壤及对照区;其中表层中碱解氮的含量比第一次种植土壤降低了34.5%,而耕层中含量却提高了10.5%~13.0%;有效磷含量在表层中降低了42.8%,而耕层中提高了35.0%;表层中的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耕层中速效钾含量由第一次的增加量1.3%~16.3%提高到14.6%~25.1%.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典型地块采集大量土壤和烟叶样品进行分析化验 ,结果表明 :河南省主要植烟土壤的 pH介于中性—微碱性范围 ,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中等偏高 ,大部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 ,有效钾含量较高 ;中量元素钙含量过高 ,最高含量达 4 0 66mg/kg,钾钙关系失调 ;微量元素中锌较缺乏 .烟叶品质突出表现为钾素中等偏低 ,氯离子含量偏高 .为此提出该区烟草施肥中应掌握“稳氮、增磷、补钾、控钙、降氯、配微”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状况与大田露地土壤有很大差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一般在15~40g/kg,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硝态氮的平均含量超过190mg/kg.土壤有效磷的含量158.8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6倍多.土壤有效钾的平均含量274.52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2.56倍.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在临界指标以上,但某些情况下作物出现缺钙和缺镁症.化肥施用量大,决定了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哈敏  李波 《计算机科学》2001,(6):473-475
研制了具有自动化特征的CO2施肥系统及其技术,并对该项技术的施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装置,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均匀程序较好,经济上可行,且气源来源广泛,长期施用对大气和土壤无污染,该项施肥技术加速了中国温室生产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从1984年起,在沈阳农业大学棕壤上没有氮化肥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可促进株高、茎粗、根系等地上部及地下部的生长,氯对大豆氮、磷养分的吸收无明显影响,对钾的吸收有 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稻草施入方式和施入长度两因素对温室土壤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处理A1、A2的温室CO2浓度、稻草腐解速率、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碱解氮和速效P含量随着稻草施入长度的增加均相应增加,而主处理A3则正好相反(除土壤含水量外)。试验筛选出一个较优的稻草施入方法,即A2B2。  相似文献   

14.
选择黄棕壤、红壤、灰潮土和水稻土等湖北省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对油菜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和田间硫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和灰潮土三种土壤盆栽油菜施用硫肥后,均能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并增加油菜的干物重,但总体上施石膏的效应比施硫磺要好。水稻土田间水稻硫肥试验后,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施硫磺粉的效果要比施石膏好,前者的增产率达到27.44%,后者是14.88%。试验前后土壤有效硫的变化进一步说明施用硫肥可以维持土壤硫素平衡,满足作物营养需求。使用澳大利亚KC l—40方法测定土壤有效硫含量,能反映土壤供硫水平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这对于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施用包膜控释尿素的大棚辣椒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辣椒的品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有显著的增产效果,D90产量最高为34.83thm-2,比对照增产10.51thm-2,增产率为43.2%;比尿素增产6.59thm-2,增产率为23.3%;D60与普通尿素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对照增产5.68thm-2,增产率为23.4%;控释尿素具有增加单株果数、单果重的效果和增强辣椒生长的作用;辣椒施用控释尿素的硝酸盐含量最低,普通尿素最高;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控释尿素为最高,普通尿素最低。综合品质指标依次为:控释尿素>普通尿素。说明控释尿素具有提高蔬菜品质的突出效应,特别在提高蔬菜的安全品质方面贡献最大。控释尿素的施用可增强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磷酸酶、脲酶活性,特别能协调氮、磷、钾养分供应的平衡性,土壤酶活性的高低可以反映土壤养分转化的强弱。综合各项,在辣椒生产中以选用D90包膜控释尿素为最好,并适当配合D60和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16.
以开封市为例,探讨了长期施肥条件下城市边缘区不同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受施肥处理影响明显,其中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在化肥处理中均受到抑制,在有机肥中却得到大幅提升,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与之正好相反;在混施处理中各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以脲酶活性增强尤为突出。土壤酶活性在各作物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差异不显著。土壤各酶之间及酶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城市边缘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大豆主要产区(8个县)土壤全硫及有效硫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不同肥力土壤硫素状况。在不同地区开展的硫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含量很低的土壤上施用硫肥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而有效硫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施用硫铵增产效果较好,石膏和硫磺的增产效果不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半干旱黑垆土区 1 990~ 1 999年长期定位施肥的试验结果 .有机肥在提高旱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在施入等量氮磷养分下 ,平均有机肥增产 4 6 6% ,有机肥 化肥增产4 4 8% ,化肥增产 2 2 4 % .施肥后效和土壤肥力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 .后效的增产率在 3年内的约占原施肥处理的 1 / 4~ 1 / 3.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郑州郊县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及重金属铜、锌、镉、铅含量调查表明:随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速效氮、磷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其增加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不大,说明氮、磷、钾肥施用不均衡;重金属铜、锌、铅含量随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有一定的增加,镉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这几项重金属含量均比农田含量要高,说明在保护地高强度施肥及人为活动下,引入了重金属;农田及保护地重金属含量较土壤背景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沈阳市大民屯镇蔬菜生产基地温室番茄栽培条件下0~30 cm土层土壤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查表明,温室土壤DTPA浸提态Mn、Cu、Zn含量高于相邻的露地菜田,0~20 cm土层DTPA-Fe含量低于露地土壤。与露地菜田相比,高量施肥条件下温室土壤DTPA-Zn富集是微量元素变化的一个主要特征,11年和5年温室土壤0~20 cm土层DTPA-Zn平均含量分别是露地菜田的4.0和4.8倍。温室栽培条件下高量施用有机肥、土壤pH降低及土壤Eh变化是引起土壤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