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提出中医“治未病”分类的“五分新法”,即将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分为传统治法与方剂、经络学说与针推敷贴、体质辨识与养生、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五类,并从管理层、社区层、骨干层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医“治未病五分新法”应用上的推动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文献水平调研手段,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并梳理为10种类型,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食疗的应用,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武术健身法的应用,膏方的应用,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作者对这些方法分别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通过科研手段,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推荐目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介绍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发展现状和健康管理模式的理念,分析健康管理的规范化程序,提出在其中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设想。方法: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新的中医预防保健模式和中医干预。结果: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从整体的状态把握人的健康或疾病本质,并以状态的调整为主要调理和治疗方法。结论:发展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予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探索新的中医体质预防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与"疾病防治"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仪副总理大力倡导中医"治未病"实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举办了"治未病"健康基石为主题的启动仪式,提出了中医特色的防保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涛 《现代养生》2012,(14):4-5
为贯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从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围绕亚健康干预等问题研究的重点项目已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指导,充分发挥中医优势,针对5~8种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失眠等)人群,筛选出3~5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有效干预方法或方案,使之能得到公认和应用推广。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健康指导在脂肪肝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中心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理念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的健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率为60.0%,观察组干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后血压偏高、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检测异常项目较干预前明显好转,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可以指导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前瞻性治疗,预防疾病发生,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涛 《现代养生》2012,(7X):4-5
<正>为贯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从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围绕亚健康干预等问题研究的重点项目已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指导,充分发挥中医优势,针对5~8种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失眠等)人群,筛选出3~5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有效干预方法或方案,使之能得到公认和应用推广。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  相似文献   

8.
自《黄帝内经》以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体系经过历代医者的丰富和拓展,逐步完善且成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随着"健康中国"、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人们的健康管理意识也日渐增强,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因此,基于治未病理念,构建一个"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健康干预模块和效果评估模块四大模块,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全面的、闭环式的、个性化的和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61名到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通过现场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接受度及需求内容。结果居民对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接受度较高,需求很大。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预防保健、健康养生的多样化需求,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对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全面健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导健康管理的文化观、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中医健康养生模式、中医“治未病”理念促进居民健康行为三个层面,论述“治未病”理念对居民健康管理方式的影响和价值,为实现“治未病”理念更好地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力倡导未病先防的健康新理念,这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通。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多,对于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不断提高,中医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特色理论及实践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应用。且中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研究,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探寻保持健康,延缓疾病进展的防治疗法具有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扬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精髓,已经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模式。中医"治未病"常用方法包括汤剂、中成药、膏方、丸剂、药膳、代茶饮、针灸、推拿、拔罐、刮痧、香佩、外敷、气功导引、心理疗法等。本文将就近几年来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展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20,(1):90-92
随着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以及国家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治未病理念的推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启动全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战略,以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构建"治未病"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探索,从加强科普宣传"治未病"文化提高大众认知、产学研结合推广"治未病"适宜技术、"治未病"养生康复指导平台的建立与前景等方面阐述分析,表明构建"治未病"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探索特色社区治未病服务平台,不仅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拓展中医药服务有重要意义,亦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医疗保障压力以及推动医疗改革,完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标,中医治未病工程对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治欲病以及治已病需要中医体质的调理干预。中医体质调理的干预方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文章就中医体质调理干预方式进行总结性分析与综述,以期为今后中医体质调理干预方式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位于蒙冀辽三省交界处,服务半径100公里,承担着赤峰南部地区及毗邻省市县近100万群众的疾病诊治、健康保健任务。为了满足百万群众的健康需求,医院以"中医有特色,西医保前沿"的业务目标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健康体检、非药物干预亚健康状态等中医体质干预和保健咨询服务,将膏方、药浴等治疗项目纳入"治未病"健康干预体系中,让"治未病"走上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为建立中医药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县级中医医院发展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3》打造"治未病"健康工程以县中医院为1个龙头,组建涟水县中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发挥起全县中医药服务龙头作用;以针灸推拿科、老年病科2个科为中医"治未病"中心,开设病床100张,完善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和功能,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新途径;以时码镇、大东镇、朱码镇卫生院为3个站点,建成涟水县中医院"治未病"运行网络,广泛开展中医健康体质辨识、中医养身保健和"治未病"健康知识的宣传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文涛 《现代养生》2012,(16):4-5
为贯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从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围绕亚健康干预等问题研究的重点项目已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指导,充分发挥中医优  相似文献   

17.
文涛 《现代养生》2012,(8X):4-5
<正>为贯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从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围绕亚健康干预等问题研究的重点项目已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指导,充分发挥中医优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养生》2014,(3):F0002-F0002
##正##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适应社会发展,应大众需求,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切入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健康的未病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大病或手术后需调养人群、美容美体养颜及预防衰老人群等,整合医疗气功、中药熏蒸、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于一体,建立以医疗气功为主的中医特色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体系,提供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治未病中心实力雄厚,拥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团队竭诚为您服务:布明德、刘亚非、徐大平、肖远德。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中医学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视角认识生命和健康。以天人相应、阴阳、精气神、体质、脏腑、经络腧穴、气血津液、天癸、天年、饮食、道德等不同维度来阐述中医健康观。综合中医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其健康观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以“治未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重视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三层涵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念观察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基于"治未病"理念的综合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干预组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管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时间6个月,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干预前后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的分值变化以及跌倒或骨折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00例研究对象,干预组100例(男9例,女91例),年龄66~84岁,平均BMI(26.1±2.2);对照组100例(男13例,女87例),年龄65~85岁,平均BMI(26.8±2.5);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及BM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识问卷、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分值增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跌倒或骨折事件的发生率13%(13/100),对照组24%(24/100),干预组与对照组跌倒或骨折事件发生不同次数的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念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可以提高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信、提高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跌倒或骨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