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在恶性淋巴瘤(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29例恶性淋巴瘤(ML)、20例转移癌淋巴结和17例慢性淋巴结炎中VEGF表达和MVD计数。结果:ML组和转移癌淋巴结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和75%,显著高于慢性淋巴结炎组(P<0.005),ML和转移癌淋巴结组MVD分别为40.61±14.72、37.95±17.04,显著高于慢性淋巴结炎组28.13±16.02(P<0.05)。结论:VEGF表达和MVD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均有差异性,可作为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小儿恶性淋巴瘤42例临床分析张瑞英,张振华(第一临床学院儿科,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关键词淋巴瘤,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淋巴瘤恶性淋巴瘤(ML)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13.2/10万。我院儿科近10年共收治ML42例,均经淋巴结活检或骨髓...  相似文献   

3.
李颂文  肖扬  严定安 《广东医学》2000,21(7):544-544
恶性淋巴瘤常侵犯骨髓并发白血病,为临床诊治带来困难。我们1992~1998年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216例,其中合并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25例,骨髓侵犯(BMI)3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6例恶性淋巴瘤中发生LMCL25例,BMI33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岁(4~75岁)。入院时确诊LMCL21例,BMI23例,住院中转为LMCL4例,BMI10例。12 诊断标准 病理确诊恶性淋巴瘤,骨髓中淋巴瘤细胞≥0.05,外周血基本正表1 LMCL与BMI血常规比较x±sHb(g/L)WBC(×109/L)Plt(×109/…  相似文献   

4.
全消化道弥漫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刘慧君,洪晓妮,罗德馨全消化道弥漫性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68岁。腹痛伴体重下降1个月。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心肺(一)。血常规:WBC17.7×l06/L,分类...  相似文献   

5.
e目的 通过Bcl-2和P53蛋白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中的表 达,探讨它们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1月到1997年12月胃肠道MALT淋巴瘤24例,行常规HE和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DAB染色,苏木素复染。结果 24例均为B细胞MALT淋巴瘤,属低度恶性16例(占66.7%),高度恶生8例(占33.3%)。Bcl-2在低度和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中的  相似文献   

6.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S)较为罕见。据 Long等[1]报道,因脾肿大而切除的脾标本中仅3%为恶性淋巴瘤。而且,Falk等[2]报告,在500例含恶性淋巴瘤的脾切除标本中仅 17例( 3.4%)被鉴定为 PMLS。所有 PMLS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绝大多数为B细胞来源。现报告1例B系PMLS并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1.1一般情况 患者,女性,52岁,自觉左上腹包块3个月,于1999年 1月 20日来院就诊。无发热和恶心呕吐等症状。乙型肝炎6项指标均为阴性。B超提示脾肿大。食道春钡未见食道静脉曲张。骨…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和分类是诊断病理学中最为困难和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为提高对M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对本院十多年来比较完整的ML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1981年以来60例ML,男38例,女22例,年龄6.5个月~7...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杨金坤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22023李跃华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脑外科210009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NSPML)甚为少见,我院于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男,65岁。反复发...  相似文献   

9.
报道2例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别经CT和MRI检查提示占位性病变,1例手术后病理检查行实。行放射治疗和化疗,分别生存39个月和17个月,至今健在。结合文献对此病的发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例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0例鼻咽部低分化癌、8例鼻咽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进行了上皮性标记(Ieratin.EMA)、淋巴组织标记(LCA、L26、UCHL1)及免疫球蛋白()K轻链、λ轻链)标记。结果发现:(1)恶性淋巴瘤LCA91%阳性,Keratin,EMA阴性;低分化癌LCA阴性,Keratin,EMA阳性;(2)B细胞性淋巴瘤K轻链阳性或λ轻链均阳性,呈多克隆表型;(3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例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0例鼻咽部低分化癌、8例鼻咽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进行了上皮性标记(Keratin、、EMA)、淋巴组织标记(LCA、L26、DCHL1)及免疫球蛋白(K轻链、λ轻链)标记。结果发现:①恶性淋巴瘤LOA91%阳性,Keratin、EMA阴性;低分化癌LCA阴性,Keratin、BMA阳性;②B细胞性淋巴瘤,K轻链阳性或λ轻链阳性占82%,呈单克隆表型;而反应性增生,K轻链λ轻链均阳性,呈多克隆表型;③淋巴瘤的分型:L26阳性6例,提示B细胞性淋巴瘤;UCHL1阳性4例,提示为T细胞性淋巴瘤,T:B为1:1.5。初步认为免疫组化有助于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探讨其组织来源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观察周旭,杨次颖,宋芳吉,徐沈育我们应用抗淋巴细胞单充降伉体(SALM)治疗16例恶性淋巴瘤,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本组应用的SALM系常规单抗筛选方法制成的,鉴定结果属于IgG,具有抗T与...  相似文献   

13.
胃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L)较少见,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收集本院16年来诊断的12例胃肠原发性ML,结合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胃ML8例,年龄16~70岁,平均50.5岁,男5例,...  相似文献   

14.
对28例恶性淋巴瘤(ML)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发现27例诊断是正确的。22例ML经组织学检查分类21例为ML(95.5%),其中15例进行免疫组化对比分型,准确率为68.2%。着重探索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ML程序和标准,并能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恶性淋巴瘤24例分析及误诊教训仉集庚,玉莹,涂菊华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恶性淋巴瘤(ML)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上缺乏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24例小儿恶...  相似文献   

16.
采用ABC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了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17p杂合性丢失(LOH)的情况,发现12例发生LOH,阳性率为25.0%,尤其是在恶性程度的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中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非DLCL中的17.5%(P〈0.01),提示17pLOH与NHL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LOH与突变型p53的表达也有相关性,在有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  相似文献   

17.
报告并分析了11 例原发性结外型恶性淋巴瘤病例。其中男8 例,女3 例。本组病例首诊误诊率达100 % ,误诊时间平均为4 个月。认为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以胃肠道和头颈部多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文中对其诊断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本院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0月进行了17例次AHSCT,其中自体骨髓移植 (ABMT)3例次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14例次 ,现总结报道如下。1.1对象1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5例 (均符合FAB诊断标准 ,其中M 24例、M 51例 ) ,IV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7例 ,乳腺癌2例 ,右髂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5月前曾行CD34+细胞纯化的APBSCT1次 )。急性白血病患者均处于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本院五年间 7 例原发性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方法:首先以细胞角化蛋白( C K)、白细胞共同抗原( L C A)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 B C)法,鉴别恶性细胞癌特别是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确定为淋巴瘤后,再以显示 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L2 6 ,显示 T 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U C A L- 1 及 L2 2 ,显示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M ac387 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区分。结果:肠道恶性肿瘤337 例,其中恶性淋巴瘤7 例,均来源于 B 淋巴细胞。结论:恶性淋巴瘤居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75例儿童恶性淋巴瘤死亡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误诊率高是生存期缩短的重要因素之一。病理组织学类型中弥漫型、高度、中度恶性淋巴瘤发生骨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受侵者生存期缩短;发生于纵隔、颈部、咽部的恶性淋巴瘤(ML)易并发呼吸道梗阻,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