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以氢能为能源载体,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氢能-电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中的离网型、并网型系统和容量配置优化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为风光互补发电...  相似文献   

2.
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的改进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的互补特性,相比于单独的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波动小。合理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的容量,既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又可降低系统成本。针对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考虑独立和并网两种模式,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最优配置。该方法充分利用风光互补特性,在系统独立运行时,只需较小的蓄电池容量即可保证高供电可靠性,并可减少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在系统并网运行时,进一步提出采用分时段优化策略来配置所需蓄电池的容量,保证负荷供电需求和入网功率的波动特性满足要求。算例验证了所提改进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实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和太阳能以其清洁、可再生、储量巨大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其波动性又给能量的利用带来困难。利用两种能源在诸多方面的互补特性,可以使能量输出更加稳定。论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势,介绍了已经投入运行的国内外典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例,说明风光互补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对比分析了应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各种储能装置的技术参数、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说明混合储能可以弥补单一储能方式存在的缺陷,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不足,通过对光伏发电和风电各自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原理和控制方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最优控制法.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在小型风光互补独立发电中用一个Boost变换器同时实现风电和光伏发电的MPPT;同时系统对蓄电池采用带有循环成分的浮充制以延长其寿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性能稳定,能较好地同时实现风电和光电的MPPT,系统成本有所降低,在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华  李政阳  王韵然 《电源学报》2012,10(6):92-96,106
风能和太阳能的瞬时性和不可控性使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并网后会对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造成影响。为此,介绍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最小路法对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计算,分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并分别与单独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比较。得出风光互补优化后对配电网的扰动远小于单独的风力、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扰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针对风光互补发电形式,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客户端软件的实现。该系统应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可实现对风光互补发电过程的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容量配置关系到系统的成本和减排效益等。按照系统全生命周期考虑,分别建立了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组在各个阶段CO_2排放量的计算模型,给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CO_2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在系统成本、功率输出波动性、互补优越性和备用容量等约束条件下,以CO_2排放量最少为优化目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最后,以某地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例对其容量进行配置,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楠  邢德山  杜海玲 《山西电力》2010,(4):54-56,72
指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独立电源系统和清洁的供电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利用以及系统配置的合理性,概括叙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包括相关软件的开发、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合理配置、对我国已有电站的调查分析及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如特定区域气象资料的测量与统计、系统各组分的动态特性研究、应用领域的开拓等。  相似文献   

9.
“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度策略的研究成果大多针对单一风能或太阳能以及“风光”、“风水”互补发电系统,较少涉及到综合了“风光水”3种能源的互补发电系统。为此,提出了“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在综合考虑了投资、系统运营成本、环境治理等因素,以及孤网、并网这2种运行方式的前提下,建立了最低成本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实现了“风光水”这3种新能源输出功率的最佳配置,相关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调度策略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最优运行和调度策略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经济性能,提高互补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风光水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日内时间尺度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多种能源互补发电协调运行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其互补特性进行准确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利用互补系数将分系统评价与联合发电系统评价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评价风光水互补特性的指标框架。基于该指标框架,以中国西部某省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和水力发电站为例,对风光水互补发电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特性可以对系统负荷保持良好的跟踪,在日内时间尺度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风光互补电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娄承芝 《电源技术》2007,31(8):644-647
从实际工程出发,简要分析风光互补电源系统的运行特点,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确定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PC机的控制系统方案,从软硬件两方面阐述了风光互补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风光互补电源系统运行控制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协调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对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从风光输出功率特性和电量的角度对两种能量产生的电能进行协调控制,从而达到更加高效利用两种能量的目的。该控制方法在双BUCK电路的基础上使用两级可控开关管,处理器根据实时的风能太阳能以及负荷情况,控制这两级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时调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充电时间比例,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两种能量。利用Matlab分别搭建了风力发电机、光伏阵列和蓄电池的模型并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风光互补发电更有效地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小型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并网和数据监控等,并通过实际数据的测定说明本系统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组合,为风光储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急电源系统(emergency power system,EPS)作为一种各类一级和特别重要负荷的交流应急电源得到广泛应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新能源利用的最佳匹配,其中,整合了储能系统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研制了一套风光储智能应急电源系统,利用静态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STS)作为投切装置,进行以风光互补发电为平台的应急电源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及系统输出的智能判断和快速切换。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对系统与海岛微电网之间的功能交互以及在海岛微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针对海岛不同于大陆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对户用系统在选材、生产、安装等方面提出了特殊要求。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最大化利用海岛的风、光等自然资源,并可以通过与海岛微电网控制中心之间的交互,作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参与到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中,从而实现整个海岛微电网的优化、经济、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为平缓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使其可控性和稳定性更强,普遍利用储能系统作为能量缓冲装置.由于储能装置的资金投入与其容量基本上成正比,合理评估计算储能容量对于整个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较为重要.提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性,组成风光互补系统,基于频谱分析,对风、光的能量配比进行仿真计算.结合实测数据,确定了风、光最佳能量配比,减小了对储能系统的容量要求.可以优化风光互补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为今后风光互补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光互补新能源并网发电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风光互补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区的太阳光辐照强度和风功率密度,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搭建了湖南省首座风光互补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为风光互补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设计风光互补系统配置一般采用经验来估算,这往往会造成系统装机容量严重不足或者过剩现象.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的优化配置可看作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2个冲突的目标是极大化供电可靠性和极小化成本.文中供电可靠性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蓄电池组一年的每日的荷电状态值(SOC)来验算保证;成本的优化可采用遗传算法动态搜索模式,搜索计算出最小化系统配置花费.结合扬州智能电网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的具体建设,将风光互补前端供电技术在该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