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高血压靶血管损害特点与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密不可分。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能同时对靶器官造成损伤,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等。因此,老年人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重。我们分析单纯高血压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强化血压控制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大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止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老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6例,均未经规范治疗且有靶器官功能损伤。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高血压联盟(WHO…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高血压靶血管损害特点与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密不可分。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能同时对靶器官造成损伤,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等。因此,老年人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重。我们分析单纯高血压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强化血压控制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大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止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尿酸(SUA)在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病例组有无靶器官损害分为无靶器官损害组和有靶器官损害组,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SUA水平。结果 1 320例患者中伴有靶器官损害1 091例(82.65%);病例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靶器官损害组SUA水平高于无靶器官损害组(P0.05);3个及以上靶器官损害患者SUA水平显著高于1个和2个靶器官损害患者(P0.05);SUA与高血压患者年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FBG)、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显著负相关性(r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OR=5.169)、SBP(OR=4.323)、DBP(OR=4.215)、靶器官损害(OR=7.145)、LVMI(OR=5.991)、血肌酐(Scr)(OR=5.772)对患者SUA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SUA水平普遍升高,且SUA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血压(BP)、Scr及LDL-C水平与患者SUA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硫化氢(H_2S)水平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同时选取43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_2S的水平,再依据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将实验组患者分为4组,分析血清中H_2S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最低,而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最高。且靶器官损害的越多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越低。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H_2S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H_2S的水平随着靶器官损害数目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对 32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分析 ,并与 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2 4h长程指标中 SDNN减低〔(10 4.3± 2 3.6 ) ms vs(118.2±2 4.1) ms,P<0 .0 1〕、SDANN减低〔(90 .2± 9.8) ms vs(96 .4± 2 0 .7) ms,P<0 .0 5〕、SDANN指数减低〔(49.3± 12 .9) msvs(5 1.2± 13.5 ) ms,P<0 .0 5〕、RMSSD减低〔(32 .6± 8.9) ms vs(2 9.1± 8.2 ) ms,P<0 .0 5〕。 SDANN昼夜节律消失〔(43.3± 15 .2 ) ms vs(5 5 .2± 17.2 ) ms,P>0 .0 5〕。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存在 HRV异常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 [方法 ]  2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靶器官损害组 (TOD组 )和无靶器官损害组 (NTOD组 )。对两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 TOD组夜间血压下降率SBP和DBP分别为 4.0 %和 5 .6% ,明显低于NTOD组的 10 .9%和 11.2 % (P <0 .0 1) ,TOD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者为 69.7% ,明显高于NTOD组的 3 9.2 % (P <0 .0 1) ,夜间SBP负荷值增高TOD组 68.3 %高于NTOD组 5 3 .6% (P <0 .0 5 )。 [结论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制定的高血压治疗总体目标是[1]:无特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为130/80 mm Hg;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高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赴美移民人群中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按《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手册》中的方法及标准进行研究。分析高血压与年龄、性别、肥胖、心、肾、眼底损害的关系。〔结果〕 本次调查的 4 5 7例高血压病人中男性 2 0 2人 ,女性 2 5 5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高血压的级别构成比没有变化。 1级、2级高血压组内 ,心脑损害、眼底级别、肾功能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构成比没有变化 ;而在 3级高血压组 ,心脑损害、眼底级别、肾功能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8.89,P <0 .0 0 5 )。同年龄组相比 ,各级高血压之间的心脑损害、眼底级别、肾功能损伤差异没有显著性 ,随着年龄增长 ,1、2、3级高血压之间的合并症的构成比没有差别 ,级没有增加的趋势或减少趋势。BMI <2 5组 ,高血压级别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而其它组别 ,年龄与高血压级别的构成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更加重视高血压病的正规及有效的治疗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治疗并发症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最终达到治疗目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 in patient withantihypertension therapy,CPAT)是指高血压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程度〔1〕,然而服药依从性不佳是高血压治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2〕。因此,本研究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37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大多由于发病时间长,对靶器官损害较重。靶器官损害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根据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分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老年高血压在降压治疗的药物选择方面也不同。药物选择应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要个体化,并要考虑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group protein B1,HMGB1)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差异在其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高血压不伴靶器官损害、62例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以及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MGB1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患者血清中HMGB1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靶器官损害组。[结论]从3组患者血清HMGB1的表达差异,推测HMGB1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不同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测定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或因胸痛、胸闷,疑诊心脏神经官能症人院检查的患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受累靶器官的多少及不同受累靶器官之间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变量与血清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9±0.34)mg/L比(1.10±0.26)mg/L](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39±0.24)、(2.10±0.18)mg/L]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者[(1.85±0.30)mg/L],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r=0.747,P<0.01).高血压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者血清hs-CRP水平有差异,其中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肾损害及眼底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清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左室质量指数(LVMI)、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时炎性反应程度不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靶器官损害不同,炎性反应程度不同.影响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LVMI、年龄和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将确定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的动态脉压指数对自身靶器官的损害影响相关性,以及怎样有效防治靶器官的损害。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详细询问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程以及患者确诊高血压后发生的脑血管病史等,进行常规检查,后对患者进行二十四小时血压测定,每隔二十或三十分钟进行测量一次,连续测量二十四小时,并计算患者在二十四小时内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和脉压指数等。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脉压指数与靶器官受损几率呈正比,证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与患者自身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相关性。结论:动态脉压是可以准确反映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硬化和高血压危险程度的敏感指标,动态脉压可以作为准确评价以及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身靶器官损害情况的预测因子,在临床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情况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RAS)系统的关键酶 ,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了肯定。近年来发现在人 ACE基因的第 16内含子 2 87bp长度片段的缺失或插入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之一〔1〕。由于 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常集结出现 ,且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提示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共同的遗传背景〔2〕。因此 ,我们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 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试图寻找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易感性与该基因多态性之间的某种相互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我们调查了郑州市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与方法以某社区一个居委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该社区共分为5个居委,采用整群随机的方法抽取其中一个,应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问卷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2·疾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1〕。血压≥140/90mmHg作为血压控制良好标准;超重和肥胖标准按WHO对亚太地区肥胖及其防治的重新定义(BMI≥23kg/m2为超重,≥25kg/m2为肥胖〔2〕);其他疾病诊…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血压的患者总人数已达 90 0 0万〔1〕,但对高血压病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2〕,低危和中危人群是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为此 ,本研究对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非药物干预 ,探讨其在治疗中的作用 ,以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9~ 2 0 0 1年间我院就诊高血压病人中首次发现高血压而未用药的病人 (非同日测量血压至少 3次均达高血压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及已停药半年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共 2 49人 ,均为I级高血压。年龄 30~ 6 1岁。随机分为干预组 ( 12 5人 )和对照组 ( 12 4人 )。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  相似文献   

17.
H型高血压定义为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目前鲜有高龄老年人群H型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探讨高龄老年H型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024例,其中年龄>60岁者934例.  相似文献   

18.
樊晟  石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550-455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中期体质指数(BMI)水平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明确降低相关GDM并发症发病的最佳干预时机。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常规产前检查诊断为GDM的孕妇443例,依据BMI水平分为3组,A组146例(BMI<23 kg/m2)、B组179例(BMI=23~27 kg/m2)、C组118例(BMI>27 kg/m2)。跟踪随访至所有患者分娩,计算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情况,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结果:C组患者妊娠晚期发生巨大儿〔27例(22.88%)〕和羊水过多〔29例(24.58%)〕的风险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7.63%)〕及新生儿窒息〔4例(3.39%)〕的风险略高于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高BMI水平的GDM患者妊娠晚期发生巨大儿或羊水过多的风险显著升高。妊娠中期GDM筛查可能是启动体重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高血压常会损害人们的一些靶器官,比如说心脏、大脑、肾脏等,严重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或者终身服用降压药物。但是在用药上,仍有一些误区需要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年来在该院住院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症状、靶器官损害及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12例难治性高血压及116例普通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用药情况。结果 RH组112例,年龄(62.68±15.17)岁,普通高血压组116例,年龄(61.37±12.15)岁,RH组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均比对照组常见(P<0.05),平均每人有2.5个危险因素,79.4%的有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对照组平均1.7个危险因素,56.1%的有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指标中TC、TG、LDL-C及尿酸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RH组FPG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RH组常见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70例)和胸闷心悸(18例)。RH组合并左室肥厚52例,脑卒中4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0例,均明显比对照组常见(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具有年龄大,病程长,超重与肥胖、糖、血脂代谢异常多见的临床特征;病因主要包括假性抵抗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及真正难治性高血压;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