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丽丹  郭宏 《中国药事》2007,21(9):709-710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到我市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中药材监督检查及抽验工作,发现尽管国家多年来对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作了大量工作,规范了许多品种,仍发现一些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中药材从品种和质量上都不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案件中,涉及中药材的案件也很多。而且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药品质量公报也显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报废,降低血液成品的不合格率,本血站从2005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2005—2009年度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降低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在门诊西药房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比较评价该活动的有形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门诊处方不合格率由改善前的65.35%降至13.95%;药师在品管手法的认识、沟通与协调能力、面对问题的勇气、倡导和谐程度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了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促进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宋任浩  刘建波  卢振敏 《河北医药》2008,30(9):1407-1408
近几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本文章中对本市固定采血点和街头流动采血车采集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G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分析本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不合格率下降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减少血液浪费,提高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医师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2018年5月长治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联合医院其他职能部门推行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步骤开展活动,运用鱼骨图、柏拉图、雷达图等解决问题。比较活动前(2018年5月1日-6月30日)、活动后(2018年9月1日-10月31日)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率。结果医师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率由活动前的1.69%降为活动后的0.37%。结论药剂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率,促进医院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成药品种质量的共性问题,促进药品质量提高。方法分析2009~2011年抽验不合格率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集中在质(装)量差异、装量、可见异物、性状、鉴别。结论严格的质量体系有助于药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深圳大学总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柏拉图、二八法则和鱼骨图等方法,分析深圳大学总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的类型、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处方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8.70%降至实施后3.85%,其中改善重点"特殊煎法未标注"和"用法错误"类型的处方不合格率分别从3.2%降至1.79%和4.4%降至1.44%。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同时也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某院门诊中药处方不合格率,确保患者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方法以"降低中药处方不合格率"为主题,按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十大步骤开展活动,并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处方修改处缺医生签章"不合格率分别由改善前的5.56%、1.74%降至2.59%、0.68%,改善率分别为53.42%、60.92%。活动后成员们的综合能力以及药学服务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 QCC管理工具对于降低该院中药处方不合格率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门诊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分析门诊药房不合格处方的原因,选定3个真因,拟定对策,通过提高医师重视程度、专人负责重点关注科室、提高药师专业素质3个方面进行改进,分析品管圈活动产生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门诊药房处方不合格率由25.67%降低至10.33%,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同时全体圈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门诊处方不合格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用于解决药剂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议如何提高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晓玲  胡建伟 《安徽医药》2007,11(4):373-374
药品抽验是促进药品质量提高,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基层县(市)级药监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药品监督稽查抽验工作主要由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机构承担,因此,基层药品执法人员如何开展有针对性药品抽验,提高药品抽验的不合格率,以较低的抽验成本取得最大的监督效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药品抽验的不合格率,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驻京某部军人血生化指标不合格率,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1255名军人(男1005名,女250名)血清中13项生化指标,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TBIL)、尿素(BUN)、肌酐(Cr)、尿酸(UA).结果 各项目按照不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TG(39.36%)>TC(37.29%)>LDL-C(27.57%)>UA(25.74%)>HDL-C(18.41%)>TBIL(10.52%)>ALT(9.80%)>Glu(8.76%)>BUN(6.69%)>Cr(1.04%)>TP(0)、ALB(0)、A/G(0).男性TG、HDL-C、Glu、ALT、TBIL、UA、BUN的不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P<0.05);男性TG、LDL-C、Glu和女性TC、LDL-C的不合格率与年龄相关(P<0.05).结论 驻京某部军人存在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肝肾功能受损、高血糖症等健康隐患,应根据性别和年龄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调查驻京某部军人血生化指标不合格率,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1255名军人(男1005名,女250名)血清中13项生化指标,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一批不合格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并对一些产品不合格率超40%的生产厂家进行点名曝光。据福建省食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共抽检672批检品,不合格124个批次,不合格率为18.45%。一些生产企业的不合格率超过40%,主要为:安徽北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井泉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江西樟树葛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陇西县宝川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益生  相似文献   

16.
注射剂具有作用迅速的优点,是临床上用来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的常用和必备药品,其给药途径决定了它质量的重要性,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混有可见异物,就会影响公众的用药安全,如过敏反应、微循环障碍、血管栓塞等,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注射剂抽验中可见异物不合格率持续居于高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注射剂的可见异物。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术器械表面黏附着患者的血渍、黏液、蛋白质等有机物,还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如不及时地予以预处理或预处理不当,搁置一段时间后黏附在器械上的有机物干涸,就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难以清洗彻底,影响灭菌效果,造成灭菌失败,而且在高温干燥的过程中易形成锈迹,不仅易引起医院  相似文献   

18.
刘华珍  罗群 《北方药学》2021,18(7):110-111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医院门诊处方用药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开具的1000例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设高为实验组,同时选择1000例未实施处方点评的门诊处方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用药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实验组仅有13例不合格,用药不合格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0%,两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等处方不合理类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处方开具中应用处方点评措施,有助于提高门诊处方用药合格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