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EM-MWD)作为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不受钻井液介质影响、成本低等特点。简要地介绍了电磁波传输技术的特点,描述了无线电磁波随钻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提出了构成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的关键模块。同时为检验系统工具的工作性能,分析信号传输的影响因素:地层电阻率、载波频率、钻柱单位长度电阻。结果表明,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在煤矿探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地层对电磁随钻测量信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的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通过对电磁波在地层中传输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地层电导率、磁导率、电磁波发射频率和发射天线长度这4个方面对电磁波信号衰减和传输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波传输距离随着发射频率减小而增大,高电阻率地层有利于电磁波的传输。当频率在5~20 Hz时,传输距离1 000~2 000 m时,强度信号较强,能很好地满足工程的需要,选用穿孔外接金属环套激励天线的效果最好,而且金属环长度应尽量长,而绝缘段长度为0.5 m时,发射天线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正>SEMWD-2000B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概述SEMWD-2000B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是一款适应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应用的产品,井下工具采用下座键可打捞结构设计.小井眼缩径扶正器设计.各短节扶正、减震、骨架一体化设计.方位伽马环空压力集成化设计;地面实现了自动化闭环增益控制设计.标准WITS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等,现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系统构成地面部分:地面接口箱、司钻显示器、工控机、打印机井下工具:打捞头、绝缘短节、发射机短节、电池短节、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SEMWD-2000B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是一款适应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应用的产品,井下工具采用下座键可打捞结构设计,小井眼缩径扶正器设计,各短节扶正、减震、骨架一体化设计,方位伽马环空压力集成化设计;地面实现了自动化闭环增益控制设计,标准WITS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等,现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系统构成●地面部分:地面接口箱、司钻显示器、工控机、打印机●井下工具:打捞头、绝缘短节、发射机短节、电池短节、定向短节、方位伽马环空压力短节、下座键接头  相似文献   

5.
<正>概述SEMWD-2000B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是一款适应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应用的产品,井下工具采用下座键可打捞结构设计,小井眼缩径扶正器设计,各短节扶正、减震、骨架一体化设计,方位伽马环空压力集成化设计;地面实现了自动化闭环增益控制设计,标准WITS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等,现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系统构成地面部分:地面接口箱、司钻显示器、工控机、打印机井下工具:打捞头、绝缘短节、发射机短节、电池短节、  相似文献   

6.
评价电磁波随钻测量(EM-MWD)信号传输效果,不可忽视套管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而套管对信号传输影响极为复杂,很难用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基于此,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EM-MWD在套管中信号传输进行建模仿真,从地面电流密度及接收信号压差方面,分析套管对EM-MWD信号传输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绝缘短节出套管,套管对信号起引导作用,反之,套管对信号起屏蔽作用;低电阻率钻井液对EM-MWD在套管中的信号传输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电磁波随钻测量(EM-MWD)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工业化应用的一项新技术[1],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不需要循环钻井液便可传送数据、测量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3]。自主研制的电磁波测量无线传输系统具有解码能力强、高绝缘、高抗扭、智能供电等特点,在源X、Y、Z井和杏X井进行了现场应用,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煤矿井下电磁无线随钻测量(EM-MWD)仪器。针对煤矿井下EM-MWD特点,发射频率采用可设置的6.25 Hz与12.5 Hz,编码方式采用省电的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发射机设计省电模式与休眠模式提高电池工作时间,φ73 mm绝缘天线外层涂覆多层金刚砂提高耐磨性,接收机采用RLS自适应滤波提高抗干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在煤矿井下随钻测量传输距离大于310 m,发射机省电模式与休眠模式工作有效,绝缘天线机械强度与耐磨性达到煤矿井下随钻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简称EM-MWD)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无需循环钻井液便可传送数据、测量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我院研制的DQ-Ⅰ型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可以随钻测量井斜、方位、工具面等工程参数。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仪器测量数据准确、传输速率快、性能稳定可靠、井口操作简洁快速。满足定向井和水平井施工要求,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概述SEMWD-2000B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是一款适应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应用的产品,井下工具采用下座键可打捞结构设计,小井眼缩径扶正器设计,各短节扶正、减震、骨架一体化设计,方位伽马环空压力集成化设计:地面实现了自动化闭环增益控制设计,标准WITS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等,现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正>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 sectors of rare earths.China enjoys the exceptional advantage to develop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 for its abundant rare earth resources.After several decades'endeavor,China's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 industry,headed by rare earth phosphor for lamp and LED and high efficient rare earth energy-saving light source,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scale industry.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production base of rare earth phosphor for lamps and rare earth  相似文献   

12.
正June 1~10,2014Rare earth market remained weak.Quoted price of rare earth products was similar to that in May.There was no sign of recovery in downstream market.The market of NdFeB magnetic materials and phosphor was depressed.Catalyst,polishing powder and ceramic industries remained inactive.Demand from downstream industry was soft.Consumers purchased on their needs.Suppliers had strong intention to sell.Prices of rare earth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王依磊 《中州煤炭》2019,(12):29-32,37
研究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对工作面瓦斯治理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唐口煤矿深部3号煤层复杂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回采时期瓦斯涌出时空演化规律,选取6304工作面作为对象,采用实测方法研究6304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结果表明:6304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6.534 m3/min,其中煤壁占34.27%,落煤占29.62%,采空区占36.11%;沿工作面倾向由低到高,瓦斯浓度整体为上升趋势,其中1—76号架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0.20%,76—102号架瓦斯浓度上升明显,最大为0.387%;上隅角的后部采空区是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涌出源,上隅角1号测点瓦斯浓度0.78%,上隅角周边3号、5号、7号、8号、9号测点瓦斯浓度平均为0.643%;周期来压时,上隅角瓦斯相对平时较高。研究为针对性的瓦斯分源监控与灾害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仇念广 《中州煤炭》2019,(7):111-115
针对山西新元矿煤层中的裂缝发育问题,以地震属性分析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相干、曲率、蚂蚁体等单一地震属性、多属性叠合、多属性神经网络运算裂缝概率等在裂缝识别中的应用效果,地震属性的走向确定了裂缝的方位信息,多属性分析圈定了裂缝发育区域。结合邻区已采掘区域揭露的断裂发育情况,表明以相干、曲率和蚂蚁体等叠后多属性对于裂缝的应用识别效果较好。地震多属性分析对于煤层裂缝的识别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推广至其他煤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洋  刘凯  王维波  姚振杰 《中州煤炭》2022,(4):95-101,108
CO2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无论室内实验还是现场试验证明都是可行的,不论是在高含水油藏还是低渗、特低渗油藏,注CO2能够降黏膨胀,降低界面张力,改善地层渗透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难的问题。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还发现,工程上常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方法预测CO2驱动态指标,但水驱和CO2驱在驱油机理、开发动态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为了增加低渗透油藏注CO2方案可靠性,根据油藏工程基本原理建立气驱采收率计算公式,并利用采出程度、采油速度和递减率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气驱增产比概念,建立气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图版,形成了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指标预测方法。通过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白豹油区吴26-75井区,注CO2驱油20年可提高采收率8.12%。同时,对目标区块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计算,预测区块CO2注气速度20、30、40 t/d的情况下,20年可累计增油20.56万、22.48万、24.13万m3,可分别提高采收率7.82%、8.55%、9.18%。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可用于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产量预测和开发方案优化设计。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计算CO2提高驱采收率指标,对区块下一步的开发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俊花 《中州煤炭》2021,(10):34-39
为在线监测室内环保涂料中空气污染物VOCs的排放浓度,以有机玻璃模拟仓进行建筑室内环境模拟,采用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反演算法,在不同填充率、涂层厚度、通风率、相对湿度、供暖方式、温度的条件下,对有机玻璃模拟仓涂料中空气污染物VOCs的排放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填充率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高、扩散通量越大;涂层厚度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通风率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小、扩散通量越大;相对湿度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没有供暖的自然工况中,VOCs排放浓度较大,扩散通量较小;温度升高,VOCs排放浓度变大,扩散通量变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地质条件愈趋复杂,煤层掘进时硫化氢大量涌出,严重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阜康一矿11A221回风巷突出煤层掘进期间,在钻孔预抽消突后,残留的硫化氢气体掘进时大量涌出,导致工作面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最高达73×10-6,平均为55×10-6,超出《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6.6×10-6。研究发现,单一增大风量至风速极限,硫化氢浓度仍不能降低至规定容许范围内。因此,采用增大风量和压注碳酸钠溶液综合治理硫化氢。对巷道轮廓线外2 m、工作面前方42~53 m的煤体压注浓度为5.73%的碳酸钠溶液,从源头降低煤体中硫化氢含量,并将工作面风量由530 m3/min提高至940 m3/min,提高稀释硫化氢能力。掘进期间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硫化氢浓度控制在5×10-6和3×10-6左右,低于安全允许值,有效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研究可为类似条件矿井硫化氢治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绿色地铁站点的评价指标,在遵从全面、合理、有效、可行的原则下,制定了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并进行指标评价算法研究,得出了绿色度的得分。对于指标评价,应用AHP-Elman算法。AHP算法主要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Elman算法主要应用二级指标作为输入,对一级指标作为输出,得出一级指标的预测值。对权重和指标的预测值进行乘积处理,得到绿色度的最后得分。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南兴安晚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体与钼、铅、锌等成矿关系密切。以阿尔山等5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基础,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该岩体成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其具有高硅、高铝、高钾、富碱、低镁、低钛的特点,A/NK平均为1.59,A/CNK平均达到1.50,为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总量(∑REE)及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强烈负Eu异常以及弱负Ce异常,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U、Th,亏损Ba、Sr、Ti、Pb,说明该岩体重显性比较好,显示了同源性,表现出板内和火山弧花岗岩的一些特征,可能来自于中—上部地壳部分熔融。主微量元素特征及成矿元素含量特征暗示该区钾长花岗岩具有较好的钼铅锌成矿专属性。上述结论将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成矿研究和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岩石地层学研究,并将其所包括的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进行了段的划分。其中,绣峰组被划分为3个段、二十二站组被划分为2个段、漠河组划分为3个段,开库康组划分为2个段,开展了盆地内部岩石地层的对比,且对比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进行了分析,根据额木尔河群中的古植物和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对比特征,认为额木尔河群应属于中侏罗世。研究不仅解决了额木尔河群在漠河盆地内对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同时为将来在研究区进行油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等勘探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