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岭矿矿体是典型的急倾斜极厚大矿体,由于矿体倾角和厚度的限制,在采用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时,存在存窿矿量较多、矿石贫损较大、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地压管理困难等难题。根据现代矿山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红岭矿生产的实际难题,设计并提出了垂直走向堑沟出矿结构的盘区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新采矿方法出矿堑沟与矿体走向垂直,矿体上下盘同时布置脉外出矿巷道,矿房空场采矿法回采,矿柱崩落采矿法回采,无轨铲运机连续出矿,深孔、中深孔联合崩矿等采矿工艺,并在矿山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得采场生产能力达1 000 t/d,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大幅下降,分别降为7.70%和4.66%,矿山技术和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富家矿130m中段单线盘区矿柱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矿柱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柱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时传龙 《黄金》2024,(4):18-20+31
针对某金矿矿岩节理裂隙发育、矿体稳固性差、采准工程掘进与支护困难、回采安全性差等问题,在局部矿体破碎区域开展了浅孔诱导落矿小分段空场采矿法试验研究,利用矿岩本身的力学特性和受人为工程控制的崩落应力场来崩落破碎矿石。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切工程布置、拉底切割和落矿等工艺。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开采,采场生产能力达127 t/d,采矿损失率为9.2%,矿石贫化率为14.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该类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永恒 《黄金》2022,43(5):37-42
镇沅金矿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进行开采,为了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采矿损失率与矿石贫化率,保证矿山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回采,分别进行了单体模型放矿试验、平面模型放矿验证试验和交叉进路放矿模拟试验,以确定采场结构参数。按照单体模型放矿试验确定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平面模型放矿验证试验,确定矿石回收率、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等指标。为了获得较好的矿石回收指标,进行了交叉进路放矿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在矿石贫化率25%的条件下,矿石回收率可达74.88%~87.98%。最终确定采场结构参数为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矿步距=10 m×10 m×3.9 m,模拟结果可为现场工业试验提供技术支撑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矿山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有采矿方法,通过Mathews稳定性图解法,得出了稳定状态和崩落状态下的采场长度、极限宽度、暴露面积,从而进行采矿方法结构优化,初步确定了采场结构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优化后的采矿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优化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验证。现场工程应用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采矿方法,采矿损失率由24.72%降低至17.30%,矿石贫化率由16.91%降低至12.25%,生产能力由400 t/d提高至420 t/d,效果显著,可在同类型矿山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五龙沟金矿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分层凿岩分层出矿)采矿损失贫化大,采场生产能力制约矿山发展等问题,以大中段、大间距高效放矿为实际需要,开展了VCR采矿法试验研究及应用。采用无切井拉槽法和扇形中深孔爆破联合拉槽形成堑沟式底部结构。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安全,爆破质量好,生产能力高等优点,为VCR采矿法在五龙沟金矿开采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那林金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那林金矿矿体倾角缓、地质品位低、矿岩非常破碎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近年生产勘探出许多中厚矿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中深孔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方案、回采顺序及回采工艺,探讨了与采矿方法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可以解决留矿采矿法采场作业不安全、放矿困难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鸡笼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缓倾斜薄矿体存在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损失贫化控制难等问题。以鸡笼山金矿-340 m 401采场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试验研究。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用分段一次性充填,电耙、铲运机联合出矿,减少了材料消耗,采场生产能力达110 t/d,采矿损失率4%,矿石贫化率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吉戈庄金矿原有采矿方法存在的回采贫化率高、顶板安全性差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顺路斜道菱形单元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和斜长壁工作面矿岩分采房柱空场采矿法。通过技术比较和综合经济比较得出: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采场顶板安全性好,采准布置简单,采切比小且采矿损失率小,采矿贫化率低。最终,确定顺路斜道菱形单元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为适合吉戈庄金矿开采的较优方案。该方法的使用可避免遗留采空区,提高采场安全性,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选厂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矿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预控顶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玉山  王建国 《黄金》1999,20(10):13-17
介绍了河东金矿预控顶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采场结构合理、生产能力大;采用预控顶措施,可以保证采场安全,降低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  相似文献   

11.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矿山由地表转入井下生产后,先后试验了多种采矿方法,但由于矿体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围岩松软破碎,均未取得预期效果。在2002年,矿山提出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经过对多个采场的试验应刚,在回采过程中不断调整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这一方法经调整和优化后,为我公司小而分散的矿体同采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采矿途径,对形态复杂,厚度多变的矿体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某金矿主要开采 7-2# 矿脉,矿体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且矿体赋存深度超过 500m,在较大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受采动影响极易冒落。该矿浅部资源采用干式嗣后充填采矿法时岩层不易控制,且留设矿柱造成高品位矿石损失率较高,冒落的围岩混入矿石中使贫化率居高不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开采深部资源时变更为进路式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而不同进路的回采顺序对与之相邻的回采进路受力状态影响较大,为提高进路内凿岩、出矿作业的安全性,需深入分析回采顺序与进路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本文提出了 5 种进路回采顺序,并通过 FLAC3D 数值模拟对各回采顺序条件下进路的受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翼阶梯式回采方式,进路周边围岩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回采进路一定时期内能够保持稳定,可大幅提高进路内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吴锋  李树鹏  张君鹏  孙胜 《黄金》2014,(1):39-42
尹格庄金矿矿体厚大多变,上盘破碎矿体回采困难。尹格庄金矿经过多年的科研及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上盘厚大破碎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下盘和两翼多变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相结合的高效机械化综合采矿方案。详细介绍了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过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类似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村铝土矿采用长壁式陷落法采矿,生产准备矿量的计算为开拓矿量由采区放矿轮子坡担负矿量确定;采准,回采矿量以矿块一年和半年的生产量计算。同时加哟管理,做好边角矿的准备,使生产准备矿量及其保有时间实际地反映了矿量的贮存量,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树新  邢杰  宋德林  张娣  高旺 《黄金》2021,42(3):37-42
赋存于构造蚀变破碎带中的薄及中厚复杂倾斜矿体,具有蚀变较强,近矿围岩破碎,稳固性差等特点.针对白音哈尔矿的开采条件选择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开采.根据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对矿体流动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与计算,结合放矿相似模拟试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在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结构面调查基础上,对破碎岩体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和岩体力学...  相似文献   

16.
某铅锌矿采用平硐+副井+斜坡道联合开拓,分段空场采矿法回采,在2 822 m标高以上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为降低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回收资源,拟变革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胶结充填采矿法。根据该铅锌矿矿体特点及矿山生产现状,探究了分段空场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和充填工艺,及充填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变革前后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分矿仓上矿区中厚破碎金矿体露采结束后,露天坑底低品位中厚破碎金矿体,介绍了小分段无底柱崩落采矿法回采实践。通过回采方案、分段高度、爆破参数及相关技术措施的确定与应用,露天坑底低品位矿石地下回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充分回收了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采矿回采率,降低作业成本,根据已采矿山生产情况,结合第三纪砾岩型金矿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房柱采矿法及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的优缺点;探究了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下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的适用条件、矿块布置、结构参数及回采工艺。其结果表明,采用长壁式崩落采矿法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矿回采率可达95%,比矿山原设计采用的房柱采矿法回采率可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汪海萍 《黄金》2013,(12):37-40
充填接顶是充填采矿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填作业的技术难点。以大冶铁矿东采区由崩落采矿法转为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所面临的充填接顶技术问题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在现场充填中可能影响充填接顶的相关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充填接顶问题的技术措施,为指导和改善大冶铁矿充填采场的充填接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