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和D值计算法研究了金银花叶中天然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的氧化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的乙醇提取物抗菌谱较广;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8%和0.5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 mg/mL的低浓度下就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索荆条的抑菌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荆条花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荆条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好于叶。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0 g/L时,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7.72%、77.32%、72.69%和71.37%。荆条花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抑菌活性较高。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32 g/L和0.23 g/L;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5 g/L和0.20 g/L。石油醚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中绿原酸一步提取法及绿原酸抗菌活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乙酸乙酯和0.05tool/L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作萃取剂,从金银花中一步提取绿原酸,并研究了乙酸乙酯的体积分数、温度、浸取时间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和绿原酸的抗茵活性,实验结果:提取绿原酸最佳实验条件是:温度65℃,乙酸乙酯的体积分数0.8,浸取时间3h。提取物与金银花质量比为3.21%,绿原酸的质量分数86.3%;同时测得绿原酸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比抗大肠杆菌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体系评测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龙眼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龙眼叶用乙酸乙酯冷侵提取,旋转蒸发得到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苯基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与还原能力测定法,对其提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评定。结果: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均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高达46.14%。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优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还原能力与乙酸乙酯提取浓度还存在一定量效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桠苦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分别利用超声波提取和回流提取方法获得三桠苦提取物,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确定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三桠苦得到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桠苦提取物,得到极性大小不同的萃取物,再次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比较这些萃取物对四种菌的抑菌活性,确定三桠苦的抑菌活性部位,为三桠苦抑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样品抑菌活性优于超声提取法;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差、正丁醇萃取物无抑菌活性。结论:三桠苦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二氯甲烷萃取物是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分别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70% 乙醇等3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紫茎泽兰叶的有效成分,通过DPPH法、ABTS法、FRAP法评价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3种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70%乙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为0.074 g·L-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降真香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变异链球和唾液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降真香经乙醇提取后分别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测定两种萃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生长12 h与20 h的抑菌效果,通过OD值变化计算抑菌率,并进行抑菌率比较.结果:氯仿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均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刘平怀  张森  汪春牛  陈德力 《精细化工》2013,(3):281-284,287
为研究琼榄的药用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琼榄资源,对琼榄根、茎、叶的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和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L-EtOA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最小,为154.1 mg/L,是15组提取样品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的部位。琼榄根、茎、叶的15组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以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品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接近。因此,琼榄叶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强,且活性物质在乙酸乙酯部位,L-EtOAc为有效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9.
藜芦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藜芦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藜芦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藜芦球茎和根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比较高,分别为96.4%、78.1%和74.3%。藜芦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较高,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61 mg/mL和0.551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90 mg/mL和0.451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琼榄的药用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琼榄资源,对琼榄根、茎、叶的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和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L-EtOA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最小,为154.1μg/mL,是15组提取样品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的部位。琼榄根、茎、叶的15组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以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品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接近。因此,琼榄叶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强,且活性物质在乙酸乙酯部位,L-EtOAc为有效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5,(5):887-889
采用70%乙醇提取洋葱,将其提取液经过三种不同溶剂萃取,萃取物对土壤中的放线菌、细菌及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实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萃取物对土壤放线菌、细菌、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土壤放线菌、细菌、真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溶剂萃取物分别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其抑菌率依次为51.1%,75.1%,77.3%。洋葱的不同溶剂萃取物抑菌效果不同,且同一萃取物对土壤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效率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乌蔹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材经95%乙醇超声提取,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各部位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和乙醇总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铁还原力最显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乌蔹莓各提取物清除能力与其样品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醇总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4.
以龙眼核为原料研究龙眼核提取物对化妆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对龙眼核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再采用抑菌圈法和刃天青显色法测试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4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4种供试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相的抑菌效果强于正丁醇相,且其对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25/1.5625、3.125/3.125、6.25/12.5和6.25/12.5 mg/m L。在此基础上,用HPD722大孔吸附树脂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发现80%(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抑菌效果最强,其对4种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78125/0.78125、1.5625/3.125、1.5625/3.125和6.25/12.5 mg/m L。  相似文献   

15.
梁芸  南蓬 《广东化工》2016,(23):1-4
【目的】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在乳液化妆品中的抑菌活性及其应用、【方法】采用防腐效能测试方法研究不同用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及其与乙基己基甘油的复配物在乳液化妆品中的抑菌活性、【结果】实验证明质量分数为0.5%的金银花提取物以及0.25%的金银花提取物与0.25%的乙基己基甘油复配物在受试乳液化妆品中表现出有效的抑菌效果、【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广谱抑菌效能,是一种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植物防腐剂。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15)
紫苏、甘草、丁香、连翘经乙醇提取得到提取物,提取物再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最好的抑菌部位;再将这四种最好的萃取物按照正交表L_(25)(5~6)复配,相同浓度不同配比的萃取物抑菌活性差别很大,有降低抑菌活性,有提高抑菌活性,当四者的比例为5:3:2:1时,混合物具有最佳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97+1.23) mm、(24.17+0.29) mm,(27.87+0.23) mm。提取物复配抑菌活性不同,可能是不同成分的抑菌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7,(1):14-17
以芦丁为对照,从活性氧自由基清除效果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方面对云南昭通蜜环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昭通蜜环菌乙醇提取物对光照核黄素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8.
紫苏全草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精细化工》2004,21(1):33-34,45
对紫苏全草分部位、分萃取段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选择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为代表菌种,筛选出了对所选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菌活性部分:紫苏叶的石油醚萃取物,紫苏叶、茎、根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在LB培养基中,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半径分别为6、8、4、2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半径分别为1 5、3、2、0mm。结果表明,紫苏叶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两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采用薄层色谱(TLC)预试法对抗菌活性部位进行了有效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全草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黄酮、酚、有机酸、香豆素内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带药平板涂布法测定了粤蛇葡萄甲醇提取物及5种杀菌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粤蛇葡萄茎和叶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均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4、2 g/L;杀菌药剂60%甲硫·异菌脲WP、72%农用链霉素SP、硫酸铜晶体、53.8%氢氧化铜WG和64%吧霜灵WP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2.5、0.625、0.3125、0.1563 g/L.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粤蛇葡萄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合活性测定,发现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茎和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扛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扛板归进行提取,得扛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牛津杯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除醇沉物和水相残余物外,不同浓度的石油醚回流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三氯甲烷萃取物(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强的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21.67 mm和23 mm,MIC均为0.312 mg/mL。结论:扛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