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精品课程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打造药理学精品课程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文章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立足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材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监控等方面总结了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体会。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中医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明确建设思路,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注重基础教学,突出教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完善课程建设规划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建设在中医药大学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敏  陈萌  王庆国 《中医教育》2011,30(1):10-12
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与改革及成果共享建设等方面对伤寒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探讨.提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精品建设的核心,精品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载体,教学内容、方法的传承与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信息开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国内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材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2008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温病学》课程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笔者就《温病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精品课成建设要坚持中医药特色,解放思想、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材选用标准、突出教学方法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资接力团队;转变教育理念,修订课程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强化精品教材意识,提供适用教学改革需要的知识载体;丰富网络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加强教学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总结了我校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提出了今后仍需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现已建设成为教育部批准的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该精品课程在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工作,使本课程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起到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内涵、课程体系、人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在省教育厅资助下进行了研究.经过精心规划、建设和实施,在教师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库建设、教学改革、实(见)习基地建设、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高等中医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是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生药学是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视频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视频录像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其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旨在为广大高校教学工作人员阐明教学视频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苏颖  张焱  李霞  胡亚男 《中医教育》2007,26(4):11-13
精品课程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涵建设,以及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对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课程建设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将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思路与方法加以总结,对其他课程的建设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围绕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化学课程的建设经验,从课程定位与建设方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涵建设、教学条件与环境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原理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探究朝向应用的中药学统计类课程建设要点与教学改革措施,从课程的定位、内容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教法、师资建设、考核方式6个方面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总结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推进中药学统计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课题针对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成果为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定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效果以及考核评价标准认定中去,形成“闻-见-试-思-悟”的产出式、应用式优化教学模式。课程还引入学校与附属医院“以医促教,以教惠医”共建课程模式,以此搭建新型实用性“医-教-学”良性互动平台,最终实现将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对接、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契合的专业课程授课目标。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有良好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针灸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方法有打造名师、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优化教学内容、凝炼精品课程特色、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疑难知识点教学、适当开设专题讲座和选修课、优化实验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薛芳芸  李俊  周蓉  冯丽梅 《中医教育》2012,31(5):73-75,77
探讨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路,从课程建设的背景和依据、目标与思路、具体内容、实施效果4个方面,讨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的设想并加以实践.其中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群及教材建设、立体化教学模式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成绩考核办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初步的实践表明,由此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有助于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8.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承接"中医药高职高专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项目后,通过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化精品课程为网络课程;以教材建设为依托,转纸质教材为立体教材;以实践操作为重点,录现场教学为影像视频;以微课整合为突破,变示范教学为慕课共享;以数字题库为基础,改常规笔试为无纸化机考;取得了数字资源建设的丰硕成果,促进了学校内涵的特色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