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STS教育与STS教育资源STS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简写。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的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发展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理知识》2009,(2):57-57
STS(科学-社会-技术)教育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思想,强调要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科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运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现代物理,因此,将现代物理与STS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3.
21世纪,"STS"教育已成为当代理科教育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是研究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目的是培养社会公民具有基本科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技术、社会的价值观和决策能力,能在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4.
"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的缩写,意为"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以期培养出对科学、技术和社会有整体认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的意识和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作为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5.
STS是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旨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STS的基本理论认为:科学是通过它的理论,更是通过它的应用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的,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应当力图使他在对实际问题研讨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指出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为此近年来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许多"STS"试题.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  相似文献   

7.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三个词汇的英文缩写。STS教育是引导人们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乃至观念、意识、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去研究并掌握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使人类文明得以长期稳定的一种教育.在中学物理课程中进行STS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懂得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使新一代公民能够形成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类福利、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努力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因此物理学与STS问题有着天然、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STS(科学·技术·社会)问题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这类试题不仅体现了学科与STS的广泛联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其科学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子计算机是廿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发展异常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电子计算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越是向前发展,越需要吸取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发展的养料.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激光出现之前,它在计算机里的应用甚微.激光、全息术、集成光学等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给计算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带来了新的希望. 电子计算机通常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输入、输出、存储、运算、控制(如图1).计算机的水平提高很快,但这几部分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运算和控制部分体积缩得很小、速…  相似文献   

10.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是近年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