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为在CSP生产线利用Nb微合金化技术生产HSLA钢,通过在试验室建立了CSP铸坯模拟和CSP轧制模拟的试验方法,研究了Nb微合金化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室CSP铸坯模拟和CSP轧制模拟技术上是可行的。试验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为3.7μm,屈服强度为535MPa,延伸率为30%。  相似文献   

2.
Nb微合金化钢异型坯连铸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Nb微合金化钢连铸异型坯表面裂纹缺陷,研究了Nb微合金化钢的高温塑性,并结合工业性试验,对Nb微合金化钢异型坯连铸二冷工艺制度进行了优化;另外对结晶器用保护渣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Nb微合金化钢连铸异型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指导600MPa级冷轧双相钢后期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和硬度测试对冷轧双相钢的组织再结品演变规律作研究。分析再结晶过程对实验钢组织的影响,以及此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建立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实验表明:对于冷轧双相钢而言,再结晶温度一定,随退火时间增加,组织中再结晶的体积分数急剧增加,直至保持在一平台,达到完伞再结品;保温时间一定情况下,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组织发生再结晶的速度更快;再结晶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合金元素Mo对冷轧双相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Mo微合金冷轧双相钢和普通C-Mn冷轧双相钢在不同双相热处理工艺下微观结构,讨论Mo对冷轧双相钢组织变化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两种双相钢以1700℃/s冷却时,均获得了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马氏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普通C-Mn双相钢得到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多。当以5.4℃/s冷却时,Mo微合金双相钢得到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多;当加热到820℃保温结束后以5.4℃/s的速率冷却时,普通C-Mn钢的组织组成相为铁素体、珠光体、马氏体;Mo微合金钢的组织组成相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Mo对铁素体晶粒的细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微合金化钢的动态再结晶及其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微合金化钢在不同终轧温度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及微合金元素含量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Nb可显著抑制微合金化钢轧制过程中形变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因此,在较高的终轧温度下,仍能得到细小而均匀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研究了预先再结晶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再结晶演变规律确定了预先再结晶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00℃保温30s;另外,通过奥氏体形成动力学及相变点检测确定两相区退火工艺参数;最后分析了预先再结晶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冷轧钢板经T=700%,t=308预先再结晶处理后,迅速升温进入双相区热处理可以较好的消除了条带状组织,得到均匀的F+M双相组织,其塑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抗拉强度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双相钢的物理冶金行为。集中研讨1)奥氏体的形成,2)冷却转变和退火组织,3)合金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资源优势,研究了用少量Mo、微量V、B、Re进行复微合金化,对14SiMn3型贝氏体高强钢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复微合金化可显著提高其空冷状态的韧性,明显改善低温韧性,并可显著提高回火抗力和高温回火后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法对临界区740,780,820℃下的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曲线进行测定,建立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模型,将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吻合。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740℃时,2 min左右奥氏体体积分数可达到9%;780℃时,0.5 min奥氏体体积分数可达到17%。确定退火温度740℃保温2 min,780℃保温0.5 min,均可达到产品奥氏体体积分数的要求范围。  相似文献   

10.
轧制工艺对钒铌微合金化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V、Nb复合微合金化钢进行了模拟轧制,测定了形变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曲线,研究了轧制工艺对铁素体晶粒大小和亚结构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能够获得细小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V、Nb含量及与之相应的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1.
A cold rolled dual phase (DP) steel with the C-Si-Mn alloy system was trial-produced in the laboratory,utilizing a Glee-ble-3800 thermal simulator.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annealing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DP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chanical testing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aking between 760 and 820°C for more than 80 s,rapid cooling at the rate of more than 30°C/s from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between 620 and 680°C,and overag...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双相钢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特性,采用Hollomon法与修正的Crussard Jaoul法分析了试验钢的应变硬化曲线,并利用力学测试与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组织结构对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种试验钢,均表现出较高的初始加工硬化能力.具有岛状马氏体与类针状马氏体的双相钢表现出两个阶段的应变硬化特征,具有粗大块状马氏体的双相钢则表现出三个阶段的硬化特征.与类针状和粗大块状马氏体相比,含有岛状马氏体的双相钢表现出较强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强度与塑性的良好配合.块状马氏体较早的进入塑性变形,导致双相钢变形协调难度加大并在晶界周围产生孔洞而使塑性恶化.  相似文献   

13.
变弹性模量对高强钢辊弯成型回弹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非线性弹性模量对高强钢辊弯成型回弹预测的影响,进行拉伸试验和连续循环加载卸载试验,分析DP980高强钢在不同预塑性应变下的非线性弹性模量.采用塑性屈服面法和弹性模量减少转化面法,建立DP980高强钢弦线模量数学模型.运用型钢成型COPRA RF专业软件和有限元MSC MARC商业软件,建立了八机架的连续辊弯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连续辊弯汽车用高强钢薄壁结构件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循环加载实验中,随着预塑性应变的增加,弹性模量出现初期迅速下降,其后保持几乎不变的趋势,且塑性应变为10%时,DP980高强钢弹性模量下降了25%;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变弹性模量模型比恒值弹性模量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回弹问题,且预测精度提高了20%以上.充分考虑高强钢在预应变下非线性弹性模量,能显著改善辊弯成型预测回弹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研究了V、Mo、V+Mo等元素、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微合金化贝氏体钢中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b、V、Ti、Mo的复合加入有利于第二相的析出,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析出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The C-Mn and C-Mn-Nb steels were thermo-mechanically processed to develop dual phase steel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ntrolled rolling on the martensitic hardenability of austenite. The steel specimens were intercritically annealed at 790°C,rolled at that temperature to the reductions of 10%,23%,and 47% and immediately cooled at different rates. Quantitative metallography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microstructure map,which illustrated that increasing deformation progressively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new ...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耐候钢Q450NQR1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钛含量为0.04%~0.10%、屈服强度为520~750 MPa的高强度耐候钢。按照成分设计要求,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873 K条件下熔炼钢样,并对不同钛加入量的钢样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熔炼的钢样中氧含量为(17~26)×10-6,氮含量为(12~66)×10-6,钛含量为0.006 1%~0.059 0%;钢样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随着钢中钛含量的增加,晶粒明显细化,钢组织渐趋均匀。SEM分析表明,钢中长方体的TiN夹杂,是以球形的Al2O3、MgO和钛氧化物夹杂为核心生长的,必要时在微合金化处理之前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7.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利用热膨胀法测定了含铌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分析了成分对冷却转变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