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软件系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油田开发规划所要解决的开发动态预测、产量构成优化、措施结构优化、产量最优配置、措施最优控制和综合规划方案.从用户需求的角度介绍了"油田开发规划决策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流程,并进行了模块功能设计,开发了"油田开发规划决策软件系统",经多个油田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采油现场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应用整数参数规划,建立了压裂措施规划模型,并根据多项技术指标进行了产量预测和优化设计,为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科学制订压裂的方案,加强现代化管理奠定敢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线性优化计算和非线性优化计算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在电路时间常数数量级(几百纳秒)内求解复杂的优化问题,且能克服一般数学理论求解优化问题的缺点。之后对油田开发中使用典型曲线自动拟合产量衰减曲线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油田开发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并论证这些优化问题可以由神经优化计算模型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预测水驱油田含水率的一种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沙卓诺夫水驱系列曲线和HCZ累计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了油田含水率随油田的开发时间变化的新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水驱油田的含水率进行预测。通过河南油田和大庆油田的矿场实例运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预测的含水率精度较高,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探索原油生产任务分配和资金投入的最优方案问题,给出了油田的能力模型和石油部的规划模型;同时,又考虑了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接口。这样,由规划模型和需求模型分两路前馈,反复协调、优化,最后得出既适合油田能力,又尽力满足国家要求的原油和资金的最优分配方案。从而为石油部在给各大油田分配原油产量和资金作决策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油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往下分层也越来越细,要求开发规划的指标也越来越多,以前的单层规划优化模型在应用上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规划要求的生产实际.将二层规划模型应用在油田开发规划中,建立了上、下产量最大,上、下效益最好,上层投资最低、下层成本最低的产量构成二层优化模型.这些模型成功地解决了油田各分项产量(通常含自然产量、措施产量、新区新井产量、老区新井产量)与对应的各项工作量及其它开发指标的最优构成问题.将模型应用于国内多个中、后期油田的开发规划中,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多目标产量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功能模拟原理(微分模拟方法及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油田开发指标关联关系,研究并建立了油田开发规划的多目标产量分配优化模型。该模型成功地解决了油田的总产量及对应的工作量、成本等其它开发指标最优地分配到各二级开采单位的产量最优分配问题。针对非线性多目标规划问题,采用改进的Hooke-Jeeves算法求解,并将该模型及算法应用于国内某中后期开发油田的开发规划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精确、合理地预测油气田产量是油气田开发规划最主要工作.递减曲线分析法、水驱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等是目前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但其并未考虑开发时间参数.通过分析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新型产量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拟合计算模型中各变量参数,并对渤海L油田全寿命产量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能够满足开发规划编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石油勘探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石油勘探开发中内在的信息反馈结构与机制以及相互因果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以近几年X油田的勘探开发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的经济模型。通过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经济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良好。并对X油田今后6年的石油勘探开发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预测分析,认为X油田在不断提高采收率基础上,保持适当的总投资增长和不断降低成本是油田持续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I和逻辑斯谛(Logistic)旋回模型联解,建立了油田含水率随油田的开发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矿场实例运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跨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地震反应特点,基于反应谱理论结合工程实际,对国家体育场主体建筑鸟巢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谱法分析,研究一维和二维地震输入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并作相应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网壳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几乎都大于单维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网壳若只进行单维地震作用计算则结构是不安全的,对其进行多维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曲面分析主要用于曲面建模,系统执行曲面分析以检查曲面质量,主要包括曲面及与其相邻曲面共享的连接质量,曲面是否可按指定的厚度值偏移等问题。,曲面分析是一个迭代过程。修改或完成形状后,最终可确定曲面模型是否加厚和生成的适用性。本文结合曲面分析工具来构建鼠标模型,可很好的体现出分析工具在曲面建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首次发现用Fe(SCH),做为Au~+的显色剂,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实现在线自动分析。测量速度达到60次/小时,相对误差小于5%,变动系数小于4%。  相似文献   

14.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国内近3年(2000~2002)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并加以分析,参考国内出版的有关著作,结合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对敏感度分析、贴现分析和增量分析等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因子分析法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和研究的方法.首先选择200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8个指标作为原始数据,从8个指标中提取因子,计算各因子的得分;然后选择两个得分较高的因子作为主因子,并采用回归算法求出综合因子的得分函数;最后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值并以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五种类别,其中北京和上海最高,其次是少数几个东部沿海地区,然后是几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其他二个类别多数是中西部地区.最后将分析模型应用到2004-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8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消费指标交替上升,但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传统液相酯化法醋酸酯生产工艺过程的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指出醋酸酯生产工艺高能耗、高物耗的瓶颈,挖掘过程节能降耗的潜力。基于醋酸酯溶剂生产过程用能瓶颈分析,提出醋酸酯工艺用能改进重点在于寻找反应系统带水和带酯的有效途径,对于实施酯化工艺改进,从源头解决过程用能瓶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分析中,当元件参数发生变化时,我们用绝对灵敏度来研究它们对网络响应的影响。但是,若元件变化值较大时,用通常的一阶微分灵敏度来计算网络响应的变化值是不合适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大变化灵敏度的方法,用它可准确算出元件值变化后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它不需要对大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采用结构化分析的方法,描述了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日常事务模型以及概要设计。列举了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分析,并相应给出了具体模型。基于具体模型,画出了分层数据流图。并对该数据流图中的加工做出了说明,给出了数据字典。最后。根据数据流图,设计了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污点分析方法导致程序数据流泄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执行代码的反污点分析方案。通过开发过程中植入标记或保护过程中输入关键代码地址两种方式实现对关键代码的定位。设计了去污点的反污点分析保护方法,用于保护程序中的敏感数据,提高程序的抵抗污点分析能力。同时,为了满足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分别针对数值替代、数值匹配和栈操作设计了3种不同的反污点分析保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强反污点分析能力且不会造成较大的性能损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解析近年来人们对我国统计数据不信任度不断增加的问题,采用F-H冲突分析法建立起一种统计体制冲突分析模型。根据数据统计过程中各级统计部门的逻辑关系,将基层填报单位、地方政府、上级统计部门作为局中人,并对局中人的偏好顺序和结局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提示统计体系内各部门之间逻辑关系对统计数据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提议通过提高基层填报人员统计独立性和加强统计监管力度等措施,改进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