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物资应急管理是疫情期间医院正常运行和疫情防控目标实现的基础保证,如何在疫情防控之初及时启动应急物资管理响应联动机制、开通应急物资紧急筹措渠道、实施应急物资分配全过程管理、严格应急物资分级授权使用和搭建应急物资监管立体防控网是医院疫情防控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总结某大型综合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用应急物资方面的管理实践基础上,对有效保障疫情期间物资有序高效供给,构建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丹  余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148-114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患者进入医院第一关口的门诊,因其患者病因复杂,且人流量大等特点,如何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如何做好门诊疫情管理工作,确保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对疫情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诊响应医院应急处置及防控工作预案,通过人流管控,实行三级防控,进行实时号源管理、物资严控,加强医患宣教工作等有效措施,把好门诊防护关,确保医患安全。目前门诊工作运行良好,无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生活源固体废物可能沾染病原体。阻断固体废物所携载病原体在管理全过程的再传播,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基本支撑条件。系统分析了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固体废物管理类别的可能变化,提出了疫情期间生活源固体废物管理的分类方法和对应的处理技术路线,讨论了疫情期间按医疗废物管理的生活源固体废物应急处理方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固体废物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此国家建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疫情防控期间,村镇生活垃圾的管理也亟需新模式。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村镇生活垃圾特征,从收运及处置2方面探讨了特殊时期村镇垃圾的应急精准管控收运和应急调整处置策略等管理措施,以期为完善国家应急体系和卫生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PICC护理门诊在防控新冠肺炎期间的应急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全面落实预约诊疗服务、护理人力资源重新分配、加强门诊人员防护、严格候诊区管理、加大PICC、输液港维护室消毒隔离力度等措施,保证PICC护理门诊正常运作,避免就诊患者聚集,保障新冠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及来院患者的各项防护标准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22,(1):4-6
目的 探索4R危机管理理论在地级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时状态下发热门诊护理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4R危机管理理论的为指导,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时状态下地级市发热门诊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结果 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在地级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发热门诊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保障了战时状态下发热门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发热门诊防控零感染。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时状态下发热门诊的护理应急管理,为今后地级市常态化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20,(3):472-476
<正>为了加强全省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和质控工作,我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家法规、疫情防控期间的通知和文件精神、以及各厂家对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清洁消毒方案,制定了《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和质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版)》。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及时梳理应急管理的风险点,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管理细则,建立医院后勤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体系,抓重点,重落实,讲时效,保质量,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模式,及时且全面地保障医院疫情防控期间的专项工作。通过后勤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有效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工程改造迅速合理、物资调配高效准确、人员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是生态环境系统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以重庆市为例,分析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现状,找准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应急处置管理认识、处置政策、处置技术、处置监管、处置评估、应急价格、应急宣传等7方面提出应对具有高感染性病毒疫情废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病房的应急管理措施,为降低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期间,根据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全面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并落实。结果:病房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完成各项诊疗护理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均未发生疑似/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在突发疫情期间实施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值得医疗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防控与诊疗救治并行时,如何制定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分别从"管人"、"管物"、"管流程"方面提出建立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科的专业作用、加强门急诊的管理、加强住院患者的防控管理、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制订诊疗防控流程、环境的清洁消毒、人员培训教育、加强后勤物资保障等防控策略与具体措施。结果所有来院患者均得到科学合理接诊,医务人员身体和心理状态稳定,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均未出现COVID-19。结论研究医院的COVID-19防控策略可为疫情流行期间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为大型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总结了某大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从门诊、住院部、工作人员防护等方面进行风险排查,以及如何将国家规范指南落地的管理经验。结果2020-01-23/02-26该院共上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41例,其中确诊病例4例,确诊病例出现时间点与成都市疫情高峰相吻合。疫情期间患者和工作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结论通过各级风险排查和执行综合防控策略,新冠流行期间该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管理,旨在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流行。方法从传染病管理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分别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病区住院患者从发热筛查、接诊管理、人员防护、住院管理、应急处置、陪护管理、环境消毒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结果门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经过有效的筛查及合理的接诊、医务人员经过科学的防护、陪护人员经过有效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未出现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事件。结论某大型综合医院的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管理策略可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公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流程复杂等问题,梳理疫情期间的业务流程,构建了一体化智能防疫管理平台。平台应用后,优化了多院区管理模式,保障了医疗数据运行安全,提高了疫情期间医院闭环管理效率和疫情防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加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控制。方法成立医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梳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运用FMEA筛选出关键环节中的高风险因素,制定集束化管理方案。结果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共计接诊门急诊患者89 349人次,筛查发热患者5 099人次,其中有流行病学史1 171人次;筛查住院患者7 265人次,筛出流行病学史4人次。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及院内传染。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危机干预及疫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研究方法,对2015—2018年某地上岗前职业禁忌证的构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噪声、苯及苯系物作业和各类特殊工种的上岗前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N40dBHL而被列为噪声作业上岗前职业禁忌证者占56.98%。提示《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仍需完善,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病房的管理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法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结合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实际情况,对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感控管理措施进行总结,梳理工作要点。结果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感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患者无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感控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可为其他感染病房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疗物资的保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为此,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部门设计了应急医疗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库房管理、库存优化、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方面对防疫物资进行科学、系统管理,实现了防疫物资的全程管理,保障了应急医疗物资的及时供应,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背景,认为农村地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预防管理思想滞后、防疫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应急物资储备相对有限、居民消极防疫,这与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滞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薄弱、防疫队伍建设不足、公共卫生投入有限、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有关。对此,建议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打造科学权威宣教平台以强化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网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