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对深层的跨文化意识普遍薄弱。指出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文化,这里从价值念、思维方式、文化定势和非语言行为等深层的文化层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针对部分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并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信度系数为0.803),对来自具有不同跨文化交际环境的两个地区共193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均水平比较低;(2)跨文化交际能力四维度发展不均衡,知识维度落后于其他三个维度;(3)不同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出趋同的特征,跨文化环境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华中农业大学2008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材料为佐证,揭示了农林院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农林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依据,针对部分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内部四个层面上的表现也有差异。针对该结果,从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雷琬瑢 《国际公关》2023,(7):145-147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开展英语歌曲教学实践,探讨其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式能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学生对以英语歌曲为媒介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式持肯定态度。因此,本文认为,英语歌曲教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但在选择英语歌曲以及教学设计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则必须重视词汇蕴涵的文化差异 ,加强课堂教学对非语言交际的引入 ,注意中西方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从帮助学生克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创设情景开展交际活动等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尽管对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已达成共识,但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迄今未得到实际的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堪忧。要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势在必行。本文指出了存在于文化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实施和改进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