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指纹图谱法测定低聚半乳糖含量的方法,利用离子色谱构建低聚半乳糖指纹图谱,分析得到特征组分,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低聚半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1.0 g时,检出限为2.5 g/kg,定量限为5.0 g/kg,线性范围为4.0 g/kg~64.5 g/kg,回收率在94.0%~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2.8%,表明指纹图谱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低聚半乳糖含量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电化学脉冲安培-离子色谱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低聚半乳糖含量(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的方法。首先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经β-半乳糖苷酶酶解的原料糖浆试样中GOS含量,再以测得GOS含量的同批次原料糖浆作为对照品,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低聚半乳糖含量。对仪器色谱条件及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优化。结果发现,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7,RSD为3.5%,加标回收率87.7%~92.4%。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后,经色谱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峰加和分段法定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采用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和麦芽七糖建立标准曲线,在1~250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回收率为85.9%~103.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小于5%,检出限为1.0 g/kg,定量限为3.0 g/kg。结论本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解决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高含量乳糖对低聚半乳糖测定的干扰问题,可以为食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定量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物乳杆菌M113的增长;鼠李糖乳杆菌M53对低聚半乳糖的利用情况优于其他低聚糖;2株双歧杆菌对低聚半乳糖和水苏糖的利用较强。所测母乳源乳酸菌均不能较好利用低聚木糖人乳中常见的2′-岩藻糖基乳糖。8株母乳来源的乳酸菌对低聚糖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在混合低聚糖中的生长能力取决于其偏爱低聚糖的含量。该实验结果能够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益生菌和低聚糖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低聚糖是重要的营养与免疫调节物质,与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低聚半乳糖(GOS)具有类似母乳低聚糖(HMOs)的功能,可能对调节婴幼儿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促进免疫及预防过敏等起到有益作用。从GOS的结构、功能出发,对强化GOS配方食品的喂养效果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GOS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优化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低聚半乳糖原料中不同聚合度低聚半乳糖组分的比值,解决了《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低聚半乳糖》(AOAC.2001.02)方法中产品聚合度不确定的问题.本文以配方食品中添加的低聚半乳糖原料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聚半乳糖原料中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及六糖以上各组分...  相似文献   

7.
<正>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以乳糖为原料,通过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苷作用制得。在自然界中,低聚半乳糖微量存在于动物乳汁中,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改善脂质代谢、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特性,已成为食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日本是全世界低聚糖最发达的国家低聚半乳糖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各国慢性病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普通食品已不能满足这些人群的营养需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 FSMP)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医护系统和消费者的关注热点。开发和深入研究FSMP是未来食品发展的新方向, FSMP中原料和成分检测方法的开发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原料检测技术的开发是相对滞后于其在特医食品上的应用,相关检测项目仍沿用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由于特医食品与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基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检测准确度上的标准要求较高,所以企业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一定困难,极大地限制了特医食品产业发展。本文对应用于特医食品中的植物源新食品原料,如菊粉、低聚木糖、小麦低聚肽、玉米低聚肽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特医食品原料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为之后更多特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有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性成分等,针对这些添加成分的名称和来源,国家都有相关标准规定。该项调查对象是广州市售的来自国内外不同产地的58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外包装信息,分析其配料表中标注的可选择性成分(包括部分营养强化剂、菌种和食品添加剂),并与国家规定相比较。结果发现大部分产品都添加有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核苷酸,而菌种、L-氨基酸等较少被添加。多数的添加成分符合我国相关规定,但也有少数标注不规范的情况。该研究还有助于消费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深入了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配料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性能.将不同微量元素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研究其对体系过氧化值及VA、VC、VE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无机组维生素降解非常迅速,螯合组最慢,混合组稍次于螯合组;温度升高会加速维生素的降解;婴幼儿配方奶粉储藏一定时间后POV均略有升高,升高幅度为无机组>混合组>螯合组,表明氨基酸螯合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性能优于无机盐和有机盐.  相似文献   

11.
薛亚珊 《中国食品》2023,(24):154-156
<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一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香兰素在二段和三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7mg/100g。6个月以下的宝宝如果吃了含有香兰素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很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味道和喜好,如果对味道产生依赖性,还会引起不吃母乳、偏食、厌食和挑食等问题。如果婴幼儿长期食用超量添加香兰素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则会出现头疼、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受损。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不可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3):53-53
<正> 有专家指出,阜阳的劣质婴幼儿配方奶粉也被传媒称为“毒奶粉”,其实,相比之下“空壳奶粉”更确切。因为并没有食品卫生学意义上的毒素在内,阜阳奶粉事件中的劣质婴幼儿配方奶粉没有卫生  相似文献   

13.
母乳中的低聚糖对婴幼儿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低聚果糖(FOS)是常用来模拟母乳中低聚糖的配方奶粉添加剂之一,可能有助于婴幼儿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功能、预防过敏及促进矿物质吸收。本文对FOS结构功能以及与婴幼儿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为FOS在婴幼儿营养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or,HPLC-FLD)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配方奶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的分析方法。方 法婴幼儿配方食品复溶后,首先通过酶解处理(β-半乳糖苷酶和淀粉葡萄糖苷酶)去除婴幼儿配方食品基质中存在的HMOs干扰物,例如麦芽糖糊精和低聚半乳糖,酶解后向样品溶液中添加内标物质,后使用衍生化方法使得目标HMOs和内标物质均标记荧光基团(2-氨基苯甲酰胺),即可运用HPLC-FLD对其进行检测。该方法使用HMOs外标法进行目标物的定量分析,且标准物质信号均亦通过内标物矫正。结果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7种HMOs可通过酶解、衍生及HPLC-FLD检测,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内标物质可矫正信号,减少实验偏差。7种HMOs[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3-岩藻糖基乳糖(3-fucosyllactose,3-FL)、双岩藻糖基乳糖(difucosyl...  相似文献   

15.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RA或AA)是婴幼儿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大脑和视神经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1996年,荷兰率先批准ARA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配方食品中添加,中国于1999年批准ARA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目前全球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ARA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添加.  相似文献   

16.
优化并建立了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收集、离子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低聚半乳糖的方法。本实验以乳粉、特殊医学配方奶粉和液态奶为实验对象,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收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二糖和三糖及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3以上的糖,再利用β-半乳糖苷酶水解收集到的聚合度3及3以上的糖组分,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酶解后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馏分固定相为Ag+色谱柱(200 mm×10 mm),流动相为100%超纯水,流速0.3 mL/min,进样量100 μL,柱温80℃;离子色谱条件固定相为Carbo Pac PA-1色谱柱(250 mm×4 mm),流动相为0.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5 mol/L的乙酸钠和超纯水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25 μL。测定的异乳糖、葡萄糖、半乳糖、1,6-β-D-半乳二糖和1,3(4)-β-D-半乳二糖线性范围在1.0~30.0 μg/mL,相关系数在0.9985~0.9999,回收率在82.80%~87.6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5%。该方法结果准确,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前处理操作简单,便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柱前衍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低聚半乳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酸调节pH到4.5,使用淀粉葡萄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酶解、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经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通过响应曲面设计优化衍生关键因素水平:衍生剂浓度、衍生温度与衍生时间。定量化合物3"-半乳糖基乳糖在10.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为0.9993)。在低聚半乳糖添加水平为2.5、10.0、40.0 g/kg时,回收率在92.5~102.7%之间,RSD(n=6)在3.69~6.69%之间,方法检测限为0.8 g/kg,定量限为2.5 g/kg。本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和重现性好,可使用3"-半乳糖基乳糖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热点评析     
美国禁止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中使用双酚A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公布了修订后的食品添加剂法规的最终规则,规则明确指出,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中不再使用含有双酚A的环氧树脂涂料。FDA的此次行动是为了回应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爱德华马基在2012年7月向FDA提交的食品添加剂的请愿申请。爱德华马基在申请中坚持主张整个行业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的生产中放弃使用双酚A,并要求FDA修改现有的食品添加剂法规。  相似文献   

19.
资讯速递     
<正> 一季度婴幼儿配方奶粉、肉制品、方便面质量抽查结果公布 为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肉类食品、方便面等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 这次抽查了北京、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交流低聚半乳糖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特点及效果,介绍日本及东南亚低聚半乳糖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前景,由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科特(中国)有限公司、日本Yakult公司共同举办的低聚半乳糖研讨会于99年10月28日在京召开。会议重点由Yakult公司及科特公司介绍了Oligonate55的一些特性及生理特点。该低聚半乳糖不仅对肠道内有益细菌繁殖有促进作用,而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热和酸都稳定,是一种很好的健康食品配料。会议由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家勤主持,尤新理事长针对我国食品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