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抗压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膨胀、填筑密实度对含水量很敏感等特点,大量的红层地区填料工程实践表明,红层地区软岩填料在填方工程中引发的边坡病害问题非常严重.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这类填方工程的填筑工艺和边坡防护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相应工程经验,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滨海含软土夹层粉细砂地基高能级强夯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粉细砂场地地基常分布有软土夹层或淤泥包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处理难度大。目前采用高能级强夯加固滨海粉细砂场地的工程案例较少。结合具体工程研究了某地下水位较高且含软土夹层的滨海粉细砂场地上开展的5、8、12、15MN·m能级强夯加固试验。除5MN·m能级强夯试验区外,其余试验区均先采取高能级点夯加固深层土体,然后采用中等能级点夯加固夯点间土,最后利用低能级满夯加固地基浅层。对比分析了夯沉量和强夯前后的旁压、静力触探测试数据,发现夯击7~8击后夯沉量变化明显减小,每遍的单点夯击击数宜控制在8~9;在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旁压模量和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均明显提升,高能级强夯能有效消除滨海粉细砂的液化势。试验场地内上述各个能级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7.5、9、10.5、10m,在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表征土体相对加固程度的提升系数沿深度大致呈直线下降。现场试验数据还表明,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距地表以下2.5m有助于提高加固效果;软土夹层的存在会明显影响加固效果及限制有效加固深度的发展,因受软土夹层的影响,场地15MN·m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明显偏小。建议在级配不良的滨海粉细砂场地上按照规范JGJ 79—2012中细颗粒土的标准来确定高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漳州某工程,通过采用动力触探、土工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在高填方工程中高能级强夯方法的地基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合理的强夯参数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回填土的力学指标和均匀性,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m。由于高能级强夯方法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高填方强夯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利斌  慕青  陈亮 《山西建筑》2012,38(7):82-84
结合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分输站站场取得的红层软岩,对其压实特性、水稳定性、崩解性及抗剪强度进行实验,得到了该地区红层软岩的工程特性,为施工控制及红层软岩的填筑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贵州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场平工程试验段高能级强夯施工技术的研究,针对回填料不同粒径、不同层厚、不同强夯能级分别进行试验,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取得最经济合理的施工参数,为今后挖山填谷等类似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洪良鹏 《江西建材》2012,(1):173-174
文章主要针对软岩软岩路基强夯加固技术问题进行简单研究,可作为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帮  廖小兵 《天津建设科技》2007,17(B07):256-258
介绍了塑料排水板联合高能级强夯加固法的加固机理以及处理后的效果,并根据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市政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监测数据结果,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估,阐明该法在工程中的适用性,为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层软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中发生变形破坏较多的巴东组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三轴压缩试验、现场承压板压缩试验及流变试验对岩体的变形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室内三轴试验分别对自然和饱水状态下的岩体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考虑结构面闭合变形的红层软岩弹性本构模型,并分析水对岩体变形特征的影响;现场承压板试验分别对泥质含量不同的2处岩体进行压缩试验,分析其变形特性的异同,同时对其中一点在外荷载作用下内部岩体的应力分布以及位移影响范围和深度进行探讨,并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岩体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流变试验在3级不同荷载下进行,通过试验结果建立考虑结构面闭合变形的流变本构模型。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巴东组红层软岩的变形特性,为深入研究该岩体其他特性打下基础,同时对该类岩体组成边坡,尤其是对反倾边坡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预应力锚索在该类岩体边坡中的加固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黏性、砂质、砾质三种不同土质的残积土回填地基在高能级强夯下的有效加固深度,根据3个工程项目的现场试验和施工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研究了强夯前后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变化,分析不同高能级强夯对不同土质残积土回填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能级下,残积土回填地基含砾量越高,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越深。据此提出了残积土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建议公式,公式计算值与我国现行规范建议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规范建议值偏低,按规范取值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际工程强夯能级超出现行规范指导范围的情况,以甘肃省某工程为背景,开展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高能级强夯加固处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强夯前后土体孔隙比、压实系数以及湿陷系数的变化情况,总结了9 000 k N·m,10 000 k N·m,12 000 k N·m能级条件下强夯针对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影响深度,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碎石土回填地基采用高能级强夯技术的工程实例,得到了大量的静载试验、动力触探等现场实测数据,比较完整地反映了12000kN.m高能级强夯的加固效果,分析比较了碎石填土地基夯前和夯后的土工性能指标、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研究表明,深度12m以内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均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为其它工程高能级强夯技术的施工、检...  相似文献   

12.
靳德辉 《山西建筑》2004,30(12):200-201
结合安(宁)——楚(雄)高速公路红层软岩高边坡防护与加固的施工实践,对复杂地形高边坡的地质、防护与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思考,阐述了节点锚杆框格梁在红层软岩高边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的工程项目资料,从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等方面,对红层地区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了常见的地质问题,为红层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含崩解软岩红层材料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层软岩成分复杂而且部分岩类具有崩解特性,导致其工程性质复杂和不稳定。对组成红层软岩的各种岩类进行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耐崩解性等试验表明:组成红层软岩的各种岩石化学成分、矿物含量、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等差异较大,因各种岩类混杂,工程中很难区别对待。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给出了崩解后红层软岩路用工程特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式,并指出完全崩解后的红层材料性质稳定,压实度达到95%的崩解后红层材料填筑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可满足其作为路基填料的要求。某高速公路工程应用及现场试验和工后观测结果表明,经一定程序处理后的红层软岩可作为路基填料,若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可大大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5.
李英涛  于海 《山西建筑》2005,31(24):112-113
对回填土造成的已筑坝体,通过高能级强夯试验,研究探讨了强夯处理超厚填土地基的加固深度、影响深度及处理后的渗透性问题,表明强夯处理回填土已筑坝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碎石土回填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的工程实例,叙述了国内首次应用10000kN·m高能级强夯加固的效果,分析了碎石土地基上强夯前后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的结果,得到了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在10000kN·m强夯前后的变化特征,为10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的设计、监测和检测提供了依据,并为规范的修订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在工程实践中更好的掌握和设计强夯施工参数,现场选定代表性区域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及夯沉量等参数的监测、分析,合理确定了工程可行的强夯施工参数,包括夯击数、夯击间歇时间,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能级强夯地基土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某沿海碎石土回填地基上成功实施的10000 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为10000 kN.m高能级强夯的设计、监测和检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根据对不同能级强夯后地基土平板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得到了碎石场地强夯后P–S曲线为直线(缓降)型,其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模量高,变形量小;夯点与夯间地基土的密实度基本一致;无需过大增加荷载板的面积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分级加载条件下红层软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岩石的蠕变特性是岩石类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质之一,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岩体工程的稳定性。本文采用CSS–44100型电子伺服万能试验机在分级加载条件下对甘肃引洮输水工程7#试验平硐红层软岩进行了一系列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红层软岩存在显著的蠕变特性,符合伯格斯模型(Burgers model),并求取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参数。通过测定试样含水率,研究含水率对红层软岩强度和蠕变特性的影响。发现含水率越高,抗压强度越低,蠕变量越大,蠕变率也越大,达到稳定的时间也越长。试验结果表明,红层软岩蠕变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基本吻合,伯格斯模型(Burgers model)能较好的描述红层软岩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20.
红层软岩崩解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红层软岩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汤口-屯溪段沿线的红层软岩为例,选取该路段沿线具有代表性的2类岩样(砂岩和泥岩)进行室内浸水崩解试验,分析2类软岩崩解过程的颗粒级配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其崩解性能,将崩解性由强至弱划分为强崩解、中崩解、弱崩解和不崩解4个等级.试验结果表明:红层软岩的类型、胶结物类别以及岩石中黏土矿物的含量等是决定红层软岩崩解性强弱的主要内在因素;崩解物颗粒由大到小变化时,崩解物的崩解性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为更清楚地反映各岩样崩解速度的快慢及崩解程度的强弱,可选取崩解物中粒径大于5 mm及小于0.25 mm的颗粒含量的变化为评价对象.最后,对红层软岩的崩解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