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对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的反应,本研究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24h后恢复睡眠3h组,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在视交叉上核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睡眠剥夺后GFAP在视交叉上核表达明显增强,睡眠恢复后表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星形胶质细胞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朱长庚 《解剖学报》1990,21(4):441-446
  相似文献   

3.
活化小胶质细胞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LPS激活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高;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GFAP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  相似文献   

4.
各种神经胶质细胞中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的星形细胞担负了神经胶质细胞的大部分功能。根据对两种神经组织标志物─GFAP、A-2B-5抗体的反应不同,将星形细胞分为1型(GFAP+A-2B-5-)和2型(GFAP+、A-2B-5+)。研究指出两型星细胞来源于不同祖细胞,而存在两个谱系,星形细胞胶质瘤与星形细胞具有同样的谱系源。对小胶质细胞在星形细胞发生和分化中的作用亦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可塑性 ,即指其在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下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能改变其自身特性 ,而在表型上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可变性。主要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及数目的变化 ,其中以细胞突起变化最明显。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区域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不同。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是递质刺激相应的星形胶质细胞受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星形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及胶质网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星形胶质细胞(Ast)在脑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异质性和胶质网络是Ast新近引起重视的特性,Ast的异质性包括Ast形态结构、膜受体、胞质活性物质、对创伤的反应及其胶质网络等的差异。胶质网络是指Ast之间、少突胶质细胞(Olig)之间以及Ast与Olig之间通过缝隙连接形成的网络,水、无机离子以及小分子物质可以在网络中双相或单相扩散,网络活动以钙波为主要特征,钙波受神经递质(神经元电活动)影响,并能反馈影响钙波范围内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氨对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观察氨对星状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用NH4Cl造成高高NH4环境,对体外培养之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高NH4环境下,星菜胶质细胞首先表现出损伤性变化,细胞电子密度降低,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在胞质内形成许多单位膜包绕的电子密度降低的空泡区域,以后随着氨浓度加大或/和氨作用的时间延长,细胞内成份开始出现增生修复现象,次级溶酶体数量增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时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构成神经组织的网架而起支持作用;与神经元的解剖位置关系紧密,包围除少;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参与构成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研究发现。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跃,通过合成多种蛋白质、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对神经元起保护或毒性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对于维持正常的中枢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肝功能衰竭时机体异常的代谢变化如高血氨、低钠、内源性苯二氮 艹卓 样物质增多、脑锰沉积可以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能量代谢、递质代谢、蛋白质表达和渗透压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形态的改变和肝性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肖芷江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一、形态特征:胞体小,具有细长而分支的突起,突起末端扩大成脚板于邻近的毛细血管壁上。它们可分为纤维性和原浆性两型。前者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白质,细胞内富含原纤维,突起长而分支少;后者多分布于脑...  相似文献   

11.
蛋白脂蛋白在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晔  李春鹏  夏春林  沈慧  孙文阁 《解剖学杂志》2006,29(5):536-538,580,F0002
目的:探讨蛋白脂蛋白(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激光共聚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PLP抗体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PLP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PLP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PLP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神经髓鞘发生以及脑内脂质代谢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生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保持静息状态,依靠较细长的分支感应大脑实质微环境,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应对损伤的前哨[1]。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多于小胶质细胞,约占所有胶质细胞总数的一半,被认为是CNS中功能最多的胶质细胞[2]。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为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发病中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将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黑质和内侧前脑束内,制备大鼠PD模型。将制模成功的16只PD大鼠随机分为2周和8周模型组,另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黑质致密带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OX-42(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及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阳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变化。结果 2周和8周模型组损毁侧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较健侧显著减少(P0.01),损毁侧OX-42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健侧明显增加(P0.01),形态呈"阿米巴状"。损毁侧GFAP阳性细胞数量较健侧明显增加(P0.01),突起变短,染色加深。2周模型组和8周模型组DA能神经元及两种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相似。结论 PD大鼠模型中存在着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且两种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在PD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小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采用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培养、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c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及[3H]-TdR掺入等方法,观察离体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与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促进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GFAP的表达。结论:小胶质细胞源性因子能刺激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由此推测在体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可能是引起反应性胶质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胶质细胞是脑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在发育期就精确建立的。不同神经元的功能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与之相比,胶质细胞仍是非常神秘的细胞,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除了对神经元提供重要的结构、代谢、营养支持外,它与神经元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仍不清楚。本文将对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神经干细胞/祖细胞这一最新发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晓林  蔡文琴 《解剖学报》1998,29(3):317-321,I020
为观察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育。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1.以颈段脊髓,脑干,海马和小脑蚓部于胚胎25周其GFAP染色强度,细胞密度接近出生时水平。而此时期大脑皮层Ast密度约为出生时的四分之一。2.在同一胎龄CNS的不同部位,GFAP阳性Ast分布不均匀。3.Ast不仅在毛细胞血管周围,而且在小血管周围密度大染色深,环绕血管呈辐射状排列。  相似文献   

17.
贺帅  贺阳  杨守京 《解剖学报》2017,48(5):504-510
目的 建立汉坦病毒(HTNV)76-118株或汉城病毒(SEOV)L99株感染乳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检测其对汉坦病毒的易感性。 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免疫印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对汉坦病毒的易感性,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S片段和GFAP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HTNV 或SEO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病毒核衣壳蛋白(NP)和GFAP的表达增加,且GFAP和NP共定位,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同时病毒S片段和GFAP基因表达增加。 结论 HTNV或SEOV能有效感染和激活星形胶质细胞,GFAP可能调节血脑屏障结构或功能的完整性、病毒NP合成及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8.
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传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化学性突触进行。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实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从而完成信息传递。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件除构成突触的神经元外,还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等。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及其附近的毛细血管仅起支持、分隔和辅助代谢的作用。然而,最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与突触传递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必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简介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传递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假手术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大剂量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2 mg·kg~(-1)·d~(-1)灌胃,小剂量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0.2 mg·kg~(-1)·d~(-1)灌胃,连续7 d。在术前和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尾部微量血糖测量,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大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4天到第7天,小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5天到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4天到第7天,小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的微量血糖低于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血肿周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增加,小剂量干预组术后第7天血肿周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增加;大剂量干预组和小剂量干预组术后第7天星形胶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部分改善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这可能与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一方面,它可以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谷胱甘肽等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中发挥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通过释放一些促炎症因子而推动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