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筛选后的转基因水稻TT51-1和非转基因水稻明恢63种子分别冷冻研磨成粉末,采用重量法配置了5个不同水平的标准物质。经检验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良好,可在4℃保存条件下存储1年。标准物质采用重量法的质量分数作为标准值,数字PCR测定拷贝数分数作为参考值,通过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种子粉末提取效率比值校准的数字PCR定值结果与重量法质量分数定值结果之间具有等效一致性,该标准物质可用于转基因水稻TT51-1的定量PCR检测及其特异性检测方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质粒核酸标准物质,建立数字PCR方法,并联合多家实验室利用数字PCR方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合作定值,探讨了合作定值过程中影响质粒定值准确性的因素,并评定了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研制的两种质粒核酸标准物质已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编号GBW(E)091038及GBW(E)091039),可为检测方法提供定量标准,用于方法评价、产品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试》2020,(1):44-49
该文研制一种低浓度水平的短链DNA标准物质,用于低浓度水平ctDNA检测过程的量值溯源,重点对低浓度水平的短链基因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选取TP53基因的一段300 bp长度的序列作为标准物质的目标序列,以数字PCR方法为研究方法,优化引物探针设计,通过考察PCR扩增的效率可以达到98.6%,满足数字PCR方法扩增的要求;然后采用转基因玉米NK603质粒分子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数字PCR方法定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其次考察数字PCR方法定量低浓度短链DNA标准物质TP53的重复性和重现性分别为2.99%和5.23%;最后采用数字PCR方法 8家单位联合定值确定标准物质TP53的终浓度为(613.85±9.12)copies/μL(k=2),实现了对低浓度水平短链DNA标准物质的定值。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对转基因食品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也在逐步完善.目前采用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包括核酸检测和蛋白质检测,前者主要有定性PCR、定量PCR、印迹法和基因芯片技术.后者主要有ELISA和Western杂交.文章就这些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同时对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水分含量、粒度大小、基因纯度等方面研究了候选材料的性质及其对转基因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影响.采用重量法进行了转基因水稻种子粉标准物质制备,建立了通过纳米银标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相结合的均匀性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转基因水稻种子粉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并确定了最小取样量,分析了重量法配制值和荧光定量PCR测定值的一致性.该转基因水稻标准物质可应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水稻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对虾引起急性传染病,对幼虾危害尤其明显。基于Genbank收录的IHHNV基因序列(AF218266.2),制备了含IHHNV全基因组序列的假病毒标准物质(NIM-RM4062)。针对ORF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了IHHNV数字PCR检测方法,进行IHHNV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标准物质拷贝数浓度的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1.22±0.15)×103 copies/μL(k=2)。利用多种数字PCR平台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验证,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标准物质量值在不同检测平台复现性较好。采用市售IHHNV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验证,标准物质量值与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随着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体外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核酸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法医鉴定、进出口检验检疫以及物种进化研究等领域。核酸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溯源性的“金标准”,WHO和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均规定,体外诊断试剂需使用国际、国家标准物质或厂级标准品对其准确性进行溯源。HER2、BRAF、EGFR等基因突变致癌机制的解析促使曲妥珠单抗、威罗菲尼、美罗华等一系列靶向治疗药物上市,导致我国核酸标准物质面临很大缺口。由于核酸具有结构复杂、易降解和分子量大等特点,难以满足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因此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进展缓慢。本文对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高效研制体外诊断用核酸标准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计量学溯源性的重要性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已应用于血液筛查、病毒检测、肿瘤基因突变检测、遗传病检测、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检测、转基因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微生物检测、重大动物疫病检测等诸多领域,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目前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大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已知量值的工作标准物质作为外标,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未知样品的量值。因此,核酸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     
正Q:转基因产品如何检测?目前应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有很多,一是以检测外源基因为目标,二是以检测外源蛋白为目标。其中基于核酸水平主要有:定性PCR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杂交方法、基因芯片法等;基于蛋白质检测手段主要有:免疫杂交方法,免疫试纸条,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此外还有生物传感器筛选法、近红外线光谱法及电化学发光等转基因  相似文献   

10.
选择最常食用的海产对虾作为虾过敏源标准物质的候选物,提取并纯化其基因组DNA,采用序列测定法对设定的目标基因成分进行定性鉴定。用数字PCR技术精确确定海虾16S基因、虾真核生物18S基因、胡萝卜真核生物18S基因的拷贝数,以胡萝卜基因组DNA为本底,重量法配置虾16S基因拷贝数/真核生物18S基因组拷贝数比值为1%。评定虾16S基因拷贝数/真核生物18S基因拷贝数比值的定值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为0.09%。并利用数字PCR仪对配置的标准物质进行特性量值验证,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为基于核酸检测的食物过敏源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     
《标准生活》2014,(6):94-95
<正>Q:转基因产品如何检测?目前应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有很多,一是以检测外源基因为目标,二是以检测外源蛋白为目标。其中基于核酸水平主要有:定性PCR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杂交方法、基因芯片法等;基于蛋白质检测手段主要有:免疫杂交方法,免疫试纸条,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此外还有生物传感器筛选法、近红外线光谱法及电化学发光等转基因  相似文献   

12.
以分别包含HPV16、HPV18 L1基因序列的假病毒为候选材料,通过数字PCR定量方法对L1基因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检测,同时验证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研制了HPV16与HPV18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NIM-RM5213和NIM-RM5214)。2种标准物质的拷贝数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1.52±0.13)×103 copies/μL,(1.29±0.12)×103 copies/μL。利用多家检测平台对2种标准物质进行定值验证,定值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该标准物质能够为HPV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HPV核酸检测过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核酸测量的准确性,种类繁多的核酸标准物质被研制出来。标准物质是保证量值准确性与可溯源性的"计量器具",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功能,可以为核酸定性与定量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准确可靠的定值方法是标准物质研制的重要基础,详细介绍了几种核酸标准物质测量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特点,讨论了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核酸标准物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作为重要的GMCs/GMF(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food,转基因作物,食品)之一,在我国已被列入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GMOs(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转基因生物)目录.通过对全球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转基因番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发具有延熟、抗虫等优良性能的番茄新品系,应用于疫苗以及其他药用性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研究;总结了全球已获准上市和在研的重要转基因番茄品系的基因表达盒信息及其核酸检测研究数据;剖析了在转基因番茄核酸检测技术研究中尚存在的如关键性技术标准化以及标准物质缺乏等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希望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番茄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天奇  齐鑫  王敏  李凯  樊丽  李亮 《计量学报》2023,(3):464-471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是世界性食品安全问题,为保障食品安全,必须重视食品卫生中的微生物检验。核酸分子作为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对象,其需要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溯源,提供计量依据。核酸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检测法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实物标准。为了提高微生物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常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进行了综述,以促进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为推动核酸标准物质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含HPV16和HPV18 E6/E7 RNA序列的假病毒为候选材料,采用一步法逆转录数字PCR方法对E6/E7 RNA进行定量检测,研制了HPV16和HPV18(E6/E7基因)RNA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NIM-RM5231和NIM-RM5232)。2种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9.7±1.8)×102 copies/μL,(5.9±1.1)×102 copies/μL。在多家实验室对2种标准物质进行定值验证,定值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可为高危型HPV E6/E7 RNA的相关检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安全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1)核酸、蛋白质测量方法研究核酸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不确定度3.6%);蛋白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不确定度2.6%);含硫基蛋白质毒素的LC-ICP-SFMS定值方法(不确定度0.8%);病原微生物核酸水解-碱基测量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不确定度5%)。(2)转基因植物和微生物检测标准物质研究转基因核酸质粒分子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8.
对研制的3个含量水平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基体标准物质进行多家实验室的验证研究.研究过程包括转基因大豆中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转基因组分的定量PCR方法确认,标准物质的多家实验室协同实验,以及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多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Mon89788 3种不同外源基因/内源基因含量水平的标准物质参考值和扩...  相似文献   

19.
基于DNA单分子绝对定量的数字PCR技术,建立了该转化体的微滴式数字PCR(ddPCR)双重(转化体特异性基因和大豆内标准基因)定量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优化双重ddPCR引物探针浓度和退火温度,考察特异性,确定线性动力学范围以及检出限(3 copies/μL)和定量限(15 copies/μL)等关键参数。转基因大豆SHZD32-1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农基安正字(2019)”第293号,其ddPCR定量检测方法作为一种绝对定量的计量方法,简便高效、精准度高,将为标准物质定值、定量检测及规范生物安全领域数字PCR方法建立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朱荣平  王晶  祁欣 《计量学报》2006,27(1):81-83
葡聚糖分子量标准物质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在建立了激光光散射定值分析方法基础上,研制了3种葡聚糖分子量标准物质。采用激光光散射法定值得到3种葡聚糖分子量标准物质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4.32×103、1.26×104、6.06×104,它们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均小于8%;用凝胶色谱法和激光光散射法检测的结果表明,其均匀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