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东五百梯长兴组台缘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发育台内海槽、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4 个相带,其中环海槽发育的台地边缘相带贯穿整个川东地区并绵延数百公里,是寻找生物礁滩型气藏最有利的相带。以五百梯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滩为例,可将其划分为礁基、礁核、礁顶、礁前和礁后等诸亚相,其中最有利储层发育的亚相为礁核和礁顶亚相,储集岩主要为礁滩相白云岩及晶粒白云岩。在地震剖面中利用丘状杂乱反射和气烟囱效应可对礁相储层进行有效预测,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是控制礁型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形成优质礁相储层的基础,而裂缝则大大提高了储层的孔、渗性。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石油物探》2011,50(2):173-180,11
地震、地质、钻井和测井资料表明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发育。该地区地震相带明显,有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斜坡相、深海相,其中台地边缘礁滩相是生物礁储层主要分布区。生物礁由于其特有的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具有特有的地貌和岩石学特征,在地震记录上呈典型的丘状外形,顶、底强反射,内部杂乱、空白、成层反射,翼部披覆等地震响应特征。从生物礁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入手,以地震相的划分、优选为指导,以预测生物礁储层含油气有利分布区为目标,利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地震属性分析方法、波阻抗反演技术、多属性融合技术对生物礁储层进行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在生物礁分布区内,对应弱振幅、低频率、较大频率衰减梯度、低阻抗、低速度的区域为含油气有利区带。钻井资料证实有利区带有较好的油气显示,证明了储层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常规反演软件一般采用反距离方法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其结果难以正确反映地质沉积规律,而江汉物探院研发的BCI相控建模反演软件采用地震属性控制建立反演初始模型有效减少反演多解性,结果与沉积相吻合率高于一般软件。XL地区长兴组为碳酸岩沉积模式,具有发育生物礁滩相储层的沉积环境,但区域沉积环境复杂,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浅水陆棚沉积相带。储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速度横向变化快等因素,储层定量预测困难。采用BCI相控反演技术精细刻画礁滩和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准确预测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落实生物礁圈闭的边界,为优选勘探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4个相带,其中环绕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的结晶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和物性较好等特点。以沉积相分析为依据,以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为技术方法,通过已知礁、滩体的岩-电转换测井相响应特征与地震反射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礁、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型.确定地震剖面中的烟囱效应是寻找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气藏的有效标志。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的礁、滩体地质模型作为预测有利相带的地震反演约束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预测有利生物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及白云岩厚度分布图。圈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优选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测井资料划分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有利相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二叠世长兴期,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位于梁平-开江陆棚西侧,由西南向东北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浅水陆棚沉积相带。综合利用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及岩屑薄片鉴定等资料,在元坝长兴组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对其沉积亚相和微相进行了划分,结合实钻成果分析,认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的礁盖和礁核是优质储层分布区域。充分发挥测井信息纵向分辨率及地震信息横向分辨率的优势,在岩心标定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来标定地震资料,将测井相与地震相紧密结合,对长兴组有利相带沉积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精细刻画。依据这些信息,能较为明显地划分出元坝地区长兴组的有利相带。结果表明:该区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亚相为生物礁和礁后浅滩,微相为礁盖、礁核、生屑滩和砂屑滩,这类相带的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6.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识别了长兴期末期沉积地层的沉积相;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分频处理技术、相干体识别技术和古地貌恢复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YB地区长兴组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秋红  李雷涛  屈大鹏  彭俊 《石油物探》2012,51(1):98-103,114
为了准确划分YB地区长兴组的沉积相带,进一步开展长兴组礁滩储层精细预测,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地震相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地震相检测技术,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区分了不同沉积体。首先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相模式分析;然后利用地震相切片技术,分析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时期相带发育及迁移情况;最后进行地震相平面分析,并对各种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较好地划分出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相带,认为YB地区长兴组主要划分为开阔台地相、礁后浅滩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斜坡陆棚相四大相带,清楚地展现了生物礁滩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焦石坝地区位于川东南涪陵区块南部,处于长兴组台洼边缘礁滩相带,具有发育台洼边缘礁滩的沉积背景,该地区已钻的JY8-2HF在长兴组见到良好有效显示,显示出该区具有一定的常规勘探潜力。本文以相控储层预测技术为指导,建立地质模型,开展模型正演,明确礁滩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和方法识别生物礁,明确长兴组礁滩平面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本区长兴组台洼边缘礁主要发育在焦石坝断背斜北部JY8-2-JY2-JY3井区,西-南部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共识别长兴组台洼边缘礁12个,总面积11.3km~2。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地区礁滩相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朋贵 《石油物探》2007,46(4):363-369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川东北地区在原来认为是勘探不利区的海槽相区,相继发现了飞仙关组鲕滩孔隙型气藏、长兴组礁滩孔隙型气藏,探明了普光特大型气田。钻探表明,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加强储层预测研究是取得勘探成功的关键。为此,在达县-宣汉地区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分析和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礁滩相储层展布预测;应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岩性反演方法对礁滩相储层孔隙度、有效厚度进行了定量预测。在长兴组和飞仙关组预测储层发育区,毛坝3井、普光5井、普光6井均钻获长兴组礁滩相优质储层,完井测试获高产天然气流;大湾1井、大湾2井钻获飞仙关鲕滩优质储层: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将以上方法技术应用于通南巴构造带和元坝地区,预测元坝地区可能发育大规模的礁滩相储层,是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0.
在川中地区灯影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研究发现,川北元坝地区灯影组四段与其同处于台地边缘有利相带,认为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潜力。针对元坝地区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埋藏深、缺乏钻井资料等问题,以相控思路为核心,结合地质、物探资料从地震相带刻画、丘滩体地震识别和无井相控储层反演等方法,开展了灯四段丘滩体的相控储层预测研究。首先,以沉积模式为基础,分析古地貌和地震资料响应特征,建立元坝地区灯四段地震相识别模式,刻画有利相带分布范围;然后,分析藻类丘滩体沉积环境和发育模式,正演分析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建立灯四段丘滩体地震识别模式,描述该丘滩体发育有利带;最后,分析该丘滩储层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及地震相带开展无井相控储层反演研究,预测丘滩储层发育范围。由丘滩体相控储层预测得到的川北元坝地区灯四段丘滩储层展布特征可知,储层主要发育在沿"陡坎"的台缘条带及台缘内侧微古地貌较高的条带,符合地质规律,为川北元坝地区灯四段的油气勘探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的实钻证实,采用“三步法”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对礁滩相储层进行预测效果非常明显,据此部署的钻井均钻遇厚层优质储层。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储层的识别问题,但在储层边界的刻画、储层的定量预测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多解性,精确刻画岩性气藏的储层边界,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切片法”相控建模技术,建立适合块状礁滩储层地质特点的地质模型,开展相控地震反演的储层预测技术思路,试验结果表明,相控地震反演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礁滩储层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礁滩体的识别与储层预测总体以礁滩体的井震响应特征、沉积或古地貌背景以及地震解释三方面入手,综合模型正演、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振幅、频率、相位)及波阻抗的变化识别礁滩体。上述方法对厚度较小、地震波形特征不明显的礁滩体的识别效果较差,且受二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年代、位置、线间距、处理参数等因素的限制,对钻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品质要求较高。为此,以长兴组地层展布—礁滩体展布—礁滩体储层分布逐级递进的研究思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针对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遂宁高带礁滩体,分两步预测礁滩体储层分布:首先识别礁滩体,通过分析礁滩体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相识别、古地貌恢复等明确礁滩体展布特征;其次预测礁滩体储层,运用正演模拟分析礁滩体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属性分析与地震反演准确预测遂宁高带礁滩体储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遂宁高带礁滩体规模较大,共发育三排礁滩体,呈北西—南东向雁列式展布,其储层发育程度受古地貌和礁滩体距武胜—蓬溪台凹的距离共同控制,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发育,且礁滩体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的礁滩体储层具有多种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强串珠状反射、弱串珠状反射及表层弱反射,这些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代表了不同的储层类型及储层发育模式。通过应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等多种技术手段预测了该区礁滩相储层的平面分布。同时结合塔中地区奥陶系古地貌图,总结了不同反射特征的礁滩型储层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为将来塔中地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黑池梁地区是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中隆升幅度最高的部位,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时处于广旺—开江梁平陆棚东侧,具有发育礁滩相储层的沉积背景。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观察和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黑池梁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可划分为陆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和台地蒸发岩6个相带。依托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已知礁滩相气藏的勘探成果、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该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及储层发育模式,预测M2井以东地区与H1井井区为礁滩相储层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人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相的分布状态进行了预测。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和沉积背景进行了描述,对长兴组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解剖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确立了礁滩相储层预测方法,重点对通南巴构造和通南巴构造带—九龙山构造南侧的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这2个构造的礁滩相分布区,评价了礁滩相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16.
建南地区生物礁滩储层预测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二叠世长兴期,建南地区在台地隆升的高部位和台地边缘沉积了生物礁、生屑滩。但生物礁滩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通过分析影响礁滩发育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正演模型,并利用波阻抗反演、含油气检测等技术确立本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的预测模式,同时结合地质资料,提出将白云岩分布范围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提出有利勘探区带。图14参2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是制约其勘探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依据古地貌控相、相控储层、储层控藏的地质认识,提出了以沉积旋回为单元、古地形为框架、地震—测井岩相分析为桥梁的相控分频反演方法,该方法构建的低频模型以相带为单元进行插值,有别于以距离大小进行插值的传统方法,更符合地质实际。其技术思路为:首先,通过分析明确研究区层序格架、古地貌、岩相展布规律;其次,采用分频成像、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构建低频模型;最后采用分频非线性反演方法,利用低频模型进行约束,实现对复杂地质体的准确预测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英西地区目的层段优质储层发育区随着古低隆的向北迁移而不断变化,其叠合有利储层面积约为150km2,预测结果与钻井及地质规律吻合度高,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评价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晚二叠世长兴期,建南地区属于海侵体系域,在台地隆升的高部位和台地边缘沉积了生物礁、生屑滩,低部位则沉积了硅泥质。由于生物礁滩储层属于优质储层,因此建南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的发现说明本区可能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远景。但生物礁滩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通过深入分析影响礁滩发育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正演模型并利用波阻抗反演,频谱分解,含油气检测等技术确立本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元坝长兴组礁滩相气藏概率体约束地质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元坝长兴组气藏礁滩相储层岩相类型多样,生物礁和生屑呈离散分布,储层及物性参数非均质性强,储层构型特殊,气水关系复杂,现有建模方法难以精细表征礁滩相内部储层非均质性,不能满足气藏开发生产需求。通过对礁滩相气藏地质、物探、测井及生产动态等多学科资料研究,提出以地质模式为指导,采用礁滩相储层构型、地质及地震概率体等多信息协同约束的建模思路,分级相控-序贯指示随机模拟方法建立生物礁、生屑滩储层相模型;采用相控-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属性参数模型。该方法建立的模型,精细表征了礁滩相储层内部结构及属性参数非均质性特征,刻画了生物礁、生屑滩储层及属性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为气藏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晚二叠世鄂西渝东地区为一典型的镶边碳酸盐台地,其中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是礁滩发育的最有利相带。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通过层序格架内岩相古地理分析认为,高位体系域是礁滩发育的最有利时期,且礁滩主要发育在Sq1-HST内,同时初步明确了礁滩的展布情况。通过井震结合剖面的地震相追踪与对比认为,礁滩的主要地震相特征为同相轴空白(含极弱振)、断续、杂乱、分叉、前积以及丘状反射等,而且礁地震相的振幅比滩地震相的强。综合研究表明,对区域构造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的精细研究,有助于提高礁滩地震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