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在严寒及寒冷环境下,智能变电站户外智能控制柜内智能二次设备安全运行对温度的要求,提出适应于严寒及寒冷环境下户外智能控制柜的温控设计方案。基于ANSYS ICEPAK仿真分析平台,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温控设计方案下的热力学仿真分析,通过仿真验证所构建的智能控制柜温控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解决了智能控制柜内智能二次设备无法适应严寒及寒冷运行环境的问题,提高了严寒及寒冷地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增长,户外布置的智能控制柜越来越多,其环境控制系统影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通过对智能控制柜环境影响和多种环境控制方式进行分析,梳理了现行制度标准对环境控制的要求,调研了省内配置与运行情况,分析了主要存在问题,提出运行改进措施,对提升智能控制柜运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智能照明系统的主要特点、主要功能及使用后可达到的效果。实现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减少照明系统的维护成本;二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照明系统的运营成本。2009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变电站采用智能照明系统符合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智能控制柜长期运行于户外环境,特别是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导致密封机柜内部温度超出设备正常允许范围,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针对智能控制柜高温散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研制出智能控制柜温控系统气流导向装置,能够高效实现控制柜内外大温差制冷。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有效证明所研制的装置制冷效率高、降温快,消除了因高温导致保护装置误动等安全隐患,实际应用效果好,后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需要在户外一次设备处就地安装。智能控制柜除了需要满足安装于柜体内的电气设备实现原有的功能之外,还需要提供电气设备一个安全适宜的运行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和保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重点从目前控制柜的三种散热方案进行研究对比,通过CFD软件建模仿真加以佐证,依托权威机构实验验证中心开展高温实验并进行验证,最后给出一套合理的智能控制柜散热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了目前智能变电站实施的情况,针对敞开式变电站中智能组件和控制柜的功能相对简单和分散,提出了智能组件和控制柜的设计新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智能终端、监测装置以及控制柜的功能和改进方案,可为以后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厂商提供研制或改进现有设备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宏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8):141-147,152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和开发一套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和维护的智能视觉系统,以监控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环境、智能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该系统包含基于特征匹配和图像融合技术的智能设备监控子系统、基于视觉跟踪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环境监控子系统以及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门禁子系统;集成和改进了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环境以及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8.
预制式智能控制柜是户内GIS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户内GIS配电装置布置,在研究国内外现有各类二次电气设备柜体结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将"一次设备+智能控制柜"的智能一次设备模式进行分拆和重组,提出和讨论了分离式智能控制柜(一二次分离)、部分组合式智能控制柜(一二次部分组合)和组合式智能控制柜(一二次整体组合)三种可行的配送式智能控制柜方案,并对它们的特点、费用等进行对比,提出适合于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智能一次设备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一次设备是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以及智能变电站的典型部件与结构基础.设计了由电气部分和信息部分组成的智能一次设备框架结构,论述了该方案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动作操作和信息发布的工作原理.将智能单元的接入平台——智能组件的模块结构设计为输入、分析处理和输出3个部分,通过2级总线进行隔离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单元的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0.
宁兵 《电器评介》2014,(6):13-14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按照全站信息数值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础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高级应用功能。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本文通过全面解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为日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依据电网发展的需要,论述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并基于IEC61850通信框架,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一体化五防等核心技术问题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交直流电源是智能变电站安全工作的前提。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智能运算,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各种电源设备有效地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形成电源系统的一体化、智能化运行,从而达到可靠、高效、节能、经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告警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辉  田华 《广东电力》2012,25(10):38-40,80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告警信息的准备性,在分析智能告警的实现方式后,提出一种对系统的故障分析有严谨的理论依据的智能告警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可采用智能的自适应故障解搜索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问题规模,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故障分析的速度。经过实践证实,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告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和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光伏发电电器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该文就新型智能光伏预装式变电站技术做概括说明。并依据对实际应用提出选型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能箱式变电站能够与地调或县调连接,通过配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对整个区域的电网进行负荷优化管理,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益及性能,完全符合当前电网建设对空间、安全、高效的要求,其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35/10kV智能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特点及优点,通过设计选型的论述,阐明智能箱式变电站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箱式变电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户外智能控制柜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保证柜内智能设备在户外高温高湿、多风沙、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智能控制柜必须解决温湿度控制、柜体防护和电磁屏蔽等环境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多种智能控制柜温湿度控制方案比选,根据不同环境特点给出方案选型结论 ;针对柜体防护设计,阐述柜体结构、材料、密封和风道设计方案和选型依据;并给出户外智能控制柜电磁屏蔽设计思路和具体措施,旨在为今后户外智能控制柜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电网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大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困难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建设智能电网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智能变电站。文章从国内的变电站现状展开分析,详细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点以及智能变电站所包含的基本功能,通过当前数字变电站与未来智能变电站在集成化方面的异同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一种以一、二次设备为基础,两种设备高度集成的智能电站基本架构,分析了新智能站基本架构特点和未来对电网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IEC61850标准支撑了变电站统一建模和站内智能电子设备的互操作,为变电站实现智能化的高级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智能报警系统综合站内数据实时分析本站及周边的故障和异常扰动,是站内高级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某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智能报警系统研究,通过解析变电站配置文件构建诊断信息模型,结合实时收集全站事件顺序记录信号(SOE)和录波文件,能够快速给出故障诊断结果与可视化展示,并使用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长足发展,传统电网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智能电网成为电力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工作环节,是保障智能电网顺利运行的基础,因此,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背景的前提下,以"信息化、智能性、互动节能"为目标,对智能变电站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包含智能变电站,本文就传统变电站、数字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进行了对比说明。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