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领  戴福初  闵弘  邝国麟 《地球科学》2010,35(1):155-160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发育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通过对南塬黄土滑坡多次野外考察和滑坡测量,研究了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依据滑坡发生力学机制对南塬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包括黄土流滑、黄土滑动和黄土崩塌.南塬黄土滑坡具有高陡的后壁,后缘裂缝普遍发育,具有演化性与群体性分布特征.其中裂缝发育及高陡的滑坡后壁是造成滑坡演化的重要因素.裂缝的发育还是滑坡群体性分布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诱发了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本文在对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滑坡后壁陡坎高度、整体坡度、地裂缝发育情况以及滑距坡度等。分析表明:①滑坡后壁陡坎高度与马兰黄土厚度一致,受黄土垂直节理控制;后壁总体坡度较大,是黄土滑坡演化的重要因素;②裂缝发育规模总体偏小,但活动特征明显;③滑距坡度可作为研究区远程、短程滑坡划分的一种依据。同时,对滑距坡度在黄土滑坡滑距预测及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泾阳南塬边坡稳定性理正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胜 《地下水》2012,(2):208-209
泾阳南部黄土台塬塬边,地形高差大,坡度陡斜,直接以陡坡形式与泾河漫滩相接,加之泾河不断侵蚀,在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地带,常发生崩岸型滑坡。结合对前人关于黄土滑坡研究成果,利用理正软件对该区进行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得出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K=1时,各土层的内摩擦角φ随着粘聚力с的增加逐渐降低,直到减小为零。  相似文献   

4.
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灾害与引水灌溉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陕西泾阳南塬塬边黄土滑坡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为惨重。本文讨论了区内黄土滑坡灾害形成的地貌地形及地质环境特征,着重分析了人类不合理的引用地表水灌溉,改变了地下水文条件,从而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导致黄土滑坡形成的过程和机制。通过研究认为,合理进行灌溉,控制地下水位是改善塬边地质环境和防治滑坡灾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持续的引水灌溉导致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频繁发生,2015年5月26日庙店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冲毁农田数亩。本文以"5·26"滑坡作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测量、勘探等工作,分析了其诱发因素、运动过程、堆积特征。结果表明:(1)滑坡滑动距离278 m,后壁宽222 m,滑后后壁高差40 m,主滑方向45°;(2)滑坡呈现滑动多级次特点,前后滑动4次,滑体堆积面积约为6.2×104 m2,堆积体总体积约50×104 m3,堆积体平均堆积厚度约10 m;(3)滑坡的主要激发因子为持续灌溉,但是地表显式裂缝和土体深部裂隙在地表径流优势入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抬升。而且滑坡区的节理控制了滑坡的后壁宽度和滑动方向。最后基于泾阳南塬滑坡发生的频率和降雨有着一定关联性,探讨了降雨对本次滑坡事件的影响和滑坡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台缘裂缝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黄土滑坡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后缘裂缝是黄土滑坡典型特征之一。陕西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滑坡。研究区塬边裂缝发育,滑坡密集分布的太平至蒋刘段目前共分布着28条裂缝,总延展长度为1424m。塬边地形形态控制着裂缝的发育、成因机制,因此,根据裂缝所处塬边地形形态,将南塬裂缝发育模式分为:“U”模式、“W”模式和“Z”模式。裂缝形成后对塬边滑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坡体土体应力状态接近破坏边界面,只需较小的孔压增量和荷载即可诱发滑坡,同时,改变了地表水的入渗途径,极大地增加了地面灌溉和降雨诱发滑坡的概率。同时,裂缝的形成对于黄土滑坡的演化和群体性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中泾阳塬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的古气候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泾阳南塬寨头村和泾阳县新庄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以及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表明了关中地区的气候波动与中国西北地区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具有一致性,全新世以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关中地区气候变化表现为气候演化的周期性、不稳定性和趋势性。进而对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的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对比,对关中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将关中地区1 万a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气候阶段:第1阶段为10.0~9.0 kaB.P.冷温转换的阶段;第2阶段为9.0~7.0 kaB.P.暖冷波动阶段;第3阶段为7.0~6.0 kaB.P.温暖阶段;第4阶段为6.0~5.0 kaB.P.较温暖阶段;第5阶段为5.0~3.4 kaB.P.暖冷波动阶段;第6阶段为3.4~2.0 kaB.P.气温先降后升阶段;第7阶段为2.0 kaB.P.至现在温暖半湿润、半干旱阶段。  相似文献   

8.
以泾阳南塬第九层黄土(L9)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常规三轴试验,探讨在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围压状态下该层黄土剪切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含水量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黄土含水量和边坡稳定性的关系。分析表明: ①低含水量(w=5.3% ~12.3%)时,L9黄土抗剪强度的降低主要与黏聚力的降低有关;②较高含水量(w=12.3% ~19.3%)时,L9黄土抗剪强度降低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重要关系;③高含水量(w=19.3% ~25%)时,L9黄土抗剪强度降低主要和内摩擦角的降低有关;④随着L9含水量的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降低,L9含水量的多寡,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泾阳南塬地区黄土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监测,尤其是塬边边坡安全的早期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6日,泾阳南塬蒋刘村发生了约2×104 m3的小型黄土滑坡。滑坡发生后,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无人机航测和三维激光扫描综合手段,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引水灌溉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坡脚滞水软化作用、与灌溉渠较短的渗透距离、坡脚冻结黄土春季解冻是导致滑体发生的直接原因;底部饱和泥化黄土的铺垫及导流作用,是导致其滑程较远的根本原因。该类滑坡近几年来发生频率较高,为泾阳南塬滑坡演化后期的主要发生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石碑塬滑坡黄土液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碑塬滑坡是1920年海原地震触发的大型黄土流滑,认识其破坏特征与发生机制对于黄土边坡长距离液化失稳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对石碑塬黄土滑坡的调查和研究表明,饱和黄土或高含水率黄土具有很高的液化势和流态破坏势,在强震作用下,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或流滑。对石碑塬滑坡的7组原状黄土样品进行振动三轴剪切试验,并结合其微观特征分析,探讨了循环振动荷载作用下的饱和黄土孔隙水压力-应变增长模型,分析了振动液化过程中液化应力比与黄土粒度组成、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及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越低,振动作用下饱和黄土孔隙水压力响应越快,液化应力比越低;黄土孔隙比越大,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越大,液化应力比越低,振动液化后黄土孔隙分形维数降低,结构较液化之前更为致密;饱和度对黄土粒间胶结物质的赋存状态及黄土结构强度影响很大,同一土体饱和度越高,溶滤于孔隙水中的离子浓度越高,土体粒间接触点(或胶结点)越容易发生断裂,使得黄土结构强度降低,液化应力比降低。  相似文献   

11.
黄土裂隙的漫灌效应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省黑方台地区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非饱和土特性试验基础上,根据地下水位的监测资料建立典型斜坡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模拟斜坡灌溉作用后裂隙对斜坡渗流场的影响,研究斜坡裂隙效应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迅速沿裂隙下渗,形成渗流优势通道;裂隙附近土体的孔隙水压力迅速升高,导致其局部形成饱和区域;随着裂隙数量的增加,饱和区域明显增大,且裂隙的位置越靠近台塬边缘,对斜坡边缘的孔隙水压力及基质吸力影响越显著。综合斜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可知:裂隙发育位置越靠近台塬边缘,斜坡稳定性越差;而裂隙数量的增加对于斜坡的稳定性影响更大,且裂隙对于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短时间过程。夯填裂缝是控制滑坡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土斜坡最危险滑裂面的遗传算法确定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土滑坡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黄土滑坡历来是我国西部广大地区一种突出而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基本思想和原理确定黄土斜坡最危险滑裂面、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实例的验证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准确、更高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黄土堆积地形对基底形态有良好的继承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基底形态不仅控制着黄土斜坡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到它的变形破坏特征。本文以铜川市为例,简要地分析讨论了基底表面形态与黄土斜坡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关系。它对研究黄土斜坡的形成与发展演化规律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鄂东南成矿区壳幔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东南成矿区壳幔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各层具有鲜明的地质、地球地球化学特征。硅镁层为地球形成时的原始地壳,硅铝层和上构造层为地球形成后膨涨增生而成。建立了壳、幔结构综合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大方县医院旧址一带变形斜坡的变形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详细勘查,分析研究了斜坡裂缝特征、斜坡区岩土结构特征等,总结了变形破坏机理.基于强度折减法及有限元数值法对斜坡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与现场较为吻合.认为该斜坡变形为不均匀沉降变形,受降雨及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明显,发生突发性滑动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77-282
通过对贵州大方县医院旧址一带变形斜坡的变形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详细勘查,分析研究了斜坡裂缝特征、斜坡区岩土结构特征等,总结了变形破坏机理。基于强度折减法及有限元数值法对斜坡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与现场较为吻合。认为该斜坡变形为不均匀沉降变形,受降雨及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明显,发生突发性滑动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露天矿边坡的工程实际,对影响边坡稳定的结构面进行实测和统计分析。同时对边坡优势结构面产状进行赤平极射分析,指出倾向于坡内的两组结构面与近似坡面产状的结构面构成不利边坡稳定的结构面组合,在后续开采中应重视这类不利结构面组合诱发的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结构屈服压力(k)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取泾阳S1和L5原状黄土,配制从干燥至饱和的8个梯度含水率,采用高压固结试验测得不同含水率下的k,采用滤纸法测得增湿土-水特征曲线(SWCC)。结果表明随着黄土基质吸力的增高,S1、L5的k呈S型变化,当基质吸力小于进气值a,k在S型的低处平缓部分;当基质吸力大于残余值r时,k在S型的高处平缓部分;基质吸力在两者之间时,k随着基质吸力的增高而显著增高,以上覆自重为前期固结压力,系统探讨了泾阳S1和L5原状黄土结构强度随基质吸力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北山地处秦岭北缘山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受强烈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影响, 诱发了呈带状分布的大型滑坡群, 严重制约现阶段天水市区规划建设和灾害风险防控。此次研究在系统总结已有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手段, 查明了天水市北山自西向东黄土厚度渐变特征、典型的斜坡结构类型及关键控滑地层, 系统分析了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 天水市北山滑坡群沿藉河河谷北岸集中呈带状分布, 滑坡类型主要为泥岩滑坡和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 多具有深层多级旋转-平移、多期次滑动的特征; 地层结构为上覆第四系黄土和下伏新近系尧店组和甘泉组河湖相泥岩、黏土岩, 坡体结构类型为顺层岩土质斜坡; 天水市北山的坡体结构自西向东可分为3个典型区段, 黄土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海拔高程和表观摩擦角东西部低、中部高, 滑坡后壁高度东西部高、中部低; 天水市北山地震滑坡具有低角度启动和远程运动的特征, 其等效摩擦系数(f)在0.21~0.28之间, 且东、西区段地震滑坡的运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影响黄土边坡的坡面稳定及环保美观.以黄延高速公路黄土路堑边坡剥落病害为背景,采用现场调查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发育特征;将发育特征与可拓工程方法相结合,实现了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发育程度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中节理裂隙分布密度大于6条·m-1时,极易发生剥落,小于2条·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