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2个早熟葡萄品种分别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及CO_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2个品种露地栽培叶片的Pn均高于温室栽培,露地‘火焰无核’的Pn最高为19.79μmol/(m~2·s);光响应中,温室栽培的红旗特早的Pn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补偿点(LCP)最小,温室栽培的光饱和点(LSP)值高于露地栽培;CO_2响应中,温室栽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比露地栽培高,羧化效率(CE)比露地栽培低,温室栽培的CO_2补偿点(CCP)和CO_2饱和点(CSP)均低于露地栽培。[结论]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Pn值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叶片对较高光强的利用率高于露地栽培,但对高浓度CO_2的利用率却比露地栽培低。  相似文献   

2.
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的光合及荧光参数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光合及荧光特性差异,为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焰无核’及‘红旗特早’2个早熟葡萄品种为材料,使用光合仪及荧光仪测定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种栽培条件下,两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温室栽培的净光合速率均值低于露地栽培,温室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的叶片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日均值高于露地栽培,蒸腾速率无显著差异.温室栽培条件下‘红旗特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露地栽培条件是火焰无核较高;两种栽培条件下‘火焰无核’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日均值强于‘红旗特早’,蒸腾速率则相反,‘红旗特早’略强.温室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高于露地栽培,但露地栽培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强于温室栽培.‘红旗特早’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明显高于‘火焰无核’.[结论]露地栽培的光合能力强于温室栽培;露地栽培‘火焰无核’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红旗特早’,而温室栽培‘红旗特早’较高.‘火焰无核’适合于露地栽培,‘红旗特早’更适合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3.
5个西梅品种光响应和CO_2响应及叶片部分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5个西梅品种光合速率的光响应(Pn-PFD)和CO_2响应(Pn-CO_2)曲线特征值和叶片部分特性,为西梅的引种和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cI-203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和电子游标卡尺,对5个西梅品种的叶片进行测定,探讨5个西梅品种光合特性和叶片特征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比较5个西梅品种,兰密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n)和表观量子效率(4QY)均最高,而其光补偿点(LCP)最低,值分别为1 124、19.503和0.0519、21μmol/(m~2·s);大玫瑰的LSP、最大Pn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最低。Pn-C02响应曲线特征值相比,5个品种中大玫瑰的C02饱和点(CSP)和补偿点(CCP)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但其RuBP羧化效率(CE)最低;法兰西品种的CSt值和最大Pn均最低,而其CCP值最高。5个西梅品种中来客和大玫瑰的叶片较大,而其叶片总叶绿素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优萨的叶比重最大,法兰西和来客的比叶重最小。【结论】5个西梅品种中兰密和优萨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其中兰密在光强度较强的环境中能够表现出最佳光合生产力,而优萨适合于适当的密植高产优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库尔勒香梨3种整形方式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评价不同整形方式优劣差异,为库尔勒香梨整形修剪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库尔勒香梨3种整形方式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并测定叶绿素值及比叶重,分析比较其差异,评判几种整形方式的优劣.[结果]库尔勒香梨3种整形方式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规律基本一致,但其特征参数存在差异.水平棚架形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均最高,但其光补偿点最低.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CO2饱和点分别为1 752、1 665μmol/mol,其值远高于水平棚架形.水平棚架形羧化效率和光呼吸速率均高于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而其CO2补偿点最低.叶片的SPAD值大小排序为水平棚架形>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水平棚架形叶面积和比叶重均最高,开心形次之.[结论]库尔勒香梨3种整形方式中,水平棚架形具有较强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光合生产力且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开心形次之,而疏散分层形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弱,但其能适应更高浓度的CO2环境.因此,水平棚架形最优,理论上丰产潜力高于其它两种整形方式,而疏散分层形最差.  相似文献   

5.
木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木薯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光反应曲线测定,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net photosynthesis)对光、CO2的变化规律,运用Sigmaplot软件利用非线性方程拟合分析叶片对光、CO2的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木薯叶片的光和CO2反应曲线变化均呈现非线性变化,各品种在高CO2浓度下均表现较高的Pn值。5个品种中,SC5品种的CO2补偿低最低(15.67μl·L^-1),而饱和点最高(2053.91μl·L^-1);同时,SC7品种的光补偿点最高(46.98μmol·m^-2.s^-1),光饱和点最低(895.63μmol·m^-2.s^-1)。另外,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的品种为SC8和SC205,分别为1.53和1.17μmol·mmol^-1。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4品系黄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4品系黄连叶片的光饱和点在400~700 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3.71~9.31μmol/m2.s之间;表观光量子效率都在0.014 2~0.020 6之间;CO2饱和点在1 000~1 400μmol/mol之间;其中有光叶的光饱和点最低,约为400 mol/m2.s,无光叶的光饱和点最高,约为700 mol/m2.s;当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大花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约为3.24μmol/m2.s,无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4.60μmol/m2.s;当达到CO2饱和点之后,有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约为21.14μmol/m2.s;当环境中CO2浓度相对较低(<400μmol/mol)时,小花叶的光合速率最低,而大花叶等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 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2种楠木幼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华东楠和桢楠2种楠木2年生幼树光合生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华东楠和桢楠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温(Tl)、叶片水压亏缺(VpdL)等特征参数均有不同的变化.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植物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拟合2种楠木的光响应曲线,根据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结合叶绿素含量分析得出两者幼树均有一定的耐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乌恰县气候因子与葡萄延晚栽培的关系,及延晚栽培模式下葡萄果实成熟期叶片光合作用,探讨设施葡萄延晚栽培生理生态特性,为改进设施光照调节手段,建立高效优质栽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乌恰县气候因子和延晚栽培条件下温室环境因子,以木纳格和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用TPS-2光合作用系统测定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补偿点、暗呼吸速率等参数.[结果]乌恰县最热月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4℃;最冷月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14℃,11月至翌年2月最低气温均在-6℃以下.果实转色至成熟期间,温室日平均气温在15.3 ~ 20℃,果实成熟后挂树期间在8.4~17.6℃;木纳格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是945.6和40.5 μmol/(m2·s),红地球葡萄分别是1 058和55.6 μmol/(m2·s);两个品种最大光合速率为5.4和5.8μmol/(m2·s).[结论](1)乌恰县冷凉的气候既能满足葡萄休眠的低温需求,又能满足葡萄生长和结果,并保证成熟;(2)果实成熟后挂树低温保存,可延迟至1月中旬采收;(3)葡萄延晚栽培叶片光合速率低于露地栽培,弱光利用率属于中低水平,并存在光合午休现象;(4)副梢功能叶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衰老叶片.  相似文献   

10.
清香梨幼树和成年树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清香梨幼树和成年树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清香梨幼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成年树,而幼树和成年树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 i)、气孔阻止值和水分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在低光强、低CO2浓度(Ca)或低C i下,梨幼树和成年树叶片的Pn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Ca或C i的增加,两者间Pn的差异明显加大。幼年树叶片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合能力和RuBP最大生产速率均高于结果树。  相似文献   

11.
试验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美人指、醉金香、甲斐乙女等15个葡萄品种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并通过二次项回归法和线性回归法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出各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ay)、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光合生理参数差异较大,其中各测试品种的LSP值为1 125.00~1 575.00 μmol/ (m2·s),美人指、红地球等4个品种的LSP较高,醉金香、金手指等6个品种的LSP居中,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等5个品种的LSP较低;各测试品种的LCP值为14.08~57.38 μmol/ (m2·s),维多利亚、夏至红的LCP较高,醉金香、美人指等5个品种的LCP居中,红地球、温可等8品种的LCP较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栽培模式对茶树叶片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Ⅰ(茶园内板栗株行距4 m×4 m的栽培模式,遮光度为50%~60%)的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而模式Ⅲ(纯茶园,遮光度为0)和模式Ⅱ(茶园内板栗株行距4m×8m的栽培模式,遮光度为30 ~ 40%)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模式内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和日均值随着遮光度的增大而降低.模式Ⅱ和模式Ⅰ内茶树叶片光补偿点比模式Ⅲ全光照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1.95%和27.41%,表明茶树叶片在弱光下可以降低其光补偿点来提高对弱光的利用,用于其自身的正常生长.不同模式内茶芽长、百芽质量均表现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和模式Ⅱ内茶树叶片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模式Ⅲ,分别提高了58.14%和36.04%,模式Ⅰ与模式Ⅱ咖啡碱含量分别比模式Ⅲ高31.18%和29.83%;氨基酸、儿茶素及咖啡碱含量均为春季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葡萄不同栽培架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研究弓棚架(Tp)、篱架向阳面(Ts)和背阴面(Tn)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分析其对光强和响应和能量分配策略。【结果】Tp处理的Fo分别比Ts和Tn高12.20%和20.36%,Fm分别比Ts和Tn处理高于14.57%和39.27%,且差异显著;Tp、Ts处理的Fv/Fm比Tn处理高19.95%、17.05%,Fv/Fo处理分别高3.69%、3.31%,均显著高于Tn;不同架式处理PSⅡ初始斜率α大小为Tp(0.28)>Ts(0.24)>Tn(0.22),T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73.04)和饱和光强PARast(1 170.93)亦最高;半饱和光强Ik大小为Ts(271.16)>Tp(257.35)>Tn(246.66);ETR随PAR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Y(Ⅱ)随PAR增大呈下降趋势,随PAR增加不同架式ETR和Y大小均为Tp>Ts>Tn;弓棚架qP和NPQ亦高于篱架;不同架式阳光玫瑰葡萄吸收光能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西瓜供应时间,实现反季节上市,提高大棚利用率,研究了南京地区西瓜秋延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佳8424’和‘小兰’为最适宜南京地区秋延迟栽培的中型和小型西瓜品种;采用地爬式栽培,西瓜单果重,商品性好,投资较小;采用吊蔓栽培,栽培密度大,西瓜亩产高;种苗8月上旬定植,生长期避开高温,利于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金鑫  何翠  曾旭 《农学学报》2022,12(1):65-69
通过简述魔芋生长环境需求特性,总结魔芋庭院栽培、净作栽培、大田间套作栽培、林下栽培、轮作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应从广泛开展魔芋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构建魔芋间套作、轮作栽培新模式,提高魔芋种植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魔芋种植范围,创建有机栽培模式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是武陵山区野生的珍稀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武陵山区极具开发潜质的珍贵菌类。基于武陵山区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研究以黔江区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武陵山区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了羊肚菌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为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小麦产量上有重要意义,合理利用小麦栽培技 术,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山西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深入探讨小麦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保证小麦栽培技术取得较好应 用效果,通过对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能为山西小麦栽培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数学模型重演性的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及在实践中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纤维高粱栽培技术的进步,以龙笤1号纤维高粱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纤维高粱不同播种处理方式对产量性状和工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和种子活化剂播种时加入坐水的水罐中对增加产量作用明显,合理调配肥料和活化剂、抗旱种衣剂的使用,不仅能增加纤维高粱的产量,且工艺性状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草莓高架设施栽培中低成本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不同栽培基质进行草莓的高架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种植的草莓在生长发育程度、果实品质和产量与习惯栽培基质接近;在保证草莓正常生育需水的情况下,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所需灌溉用水少,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灌溉水13.7%~22.5%;且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成本32.74%、33.98%,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完全可以替代习惯栽培基质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