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天然植物精油(百里香、丁香、肉桂)对霉变稻谷的抑菌效果,以5种稻谷霉变优势菌株为受试菌,以霉菌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指标,通过混料设计方法建立复合精油抑菌模型,结合方差分析得到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精油抑菌活性对亮白曲霉(A. candidus),杂色曲霉(A. versicolor)和聚多曲霉(A. sydowii)为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对稻黑孢霉(N. oryzae)为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精香油;对布罗克青霉菌(P. brocae)为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肉桂精油。当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的体积比为55.2%︰26.9%︰17.9%时,3种植物精油对5种菌株抑制效果最佳,复合抑制值大于90.9%。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4):127-133
利用包埋法制备了肉桂精油、丁香精油、肉桂-丁香复合精油三种不同芯材的β–环糊精微胶囊,考察精油的种类对微胶囊包埋率,热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三种微胶囊的挥发性成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通过熏蒸的方法观察不同芯材的微胶囊对酱牛肉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和感官的变化。结果表明:精油种类对微胶囊的包埋率有明显影响,以肉桂精油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为70.00±0.62%;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微胶囊挥发性成分的抑菌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肉桂精油微胶囊对两种受试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16、32mg/cm3;对酱牛肉熏蒸抑菌的结果显示三种不同芯材的微胶囊均能显著抑制酱牛肉冷藏(4℃)期间总菌数,以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抑菌性能最好;对酱牛肉冷藏期间的感官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百里香精油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啤酒废酵母为壁材包埋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分别考察精油酵母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对精油微胶囊效果的影响。百里香精油最佳包埋条件为精油酵母比为2:1、包埋温度60℃、包埋时间10h。百里香精油包埋率为86.71%;100℃加热30h,精油微胶囊挥发率仅有15.8%。缓释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能够降低油脂氧化和香味释放速度,延长精油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复合涂膜对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百里香精油为微胶囊芯材,β-环糊精为微胶囊壁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微胶囊的抑菌效果;以淀粉为涂膜基质,百里香精油微胶囊为添加剂制备天然保鲜剂;以芒果为保鲜对象,研究其保鲜性能。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微胶囊的结构为典型的单斜晶结构;微胶囊的红外图谱表明精油已经嵌入到环糊精疏水腔内。当微胶囊浓度为0.6和16 mg/mL时,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分别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与芒果炭疽菌、芒果蒂腐菌有最大抑菌效果。在贮藏期内,三组芒果的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但3%-TEOM/Starch组芒果的减幅小于未处理组和0%-TEOM/Starch组;在贮藏第10 d时,3%-TEOM/Starch组芒果失重率为2.2%、硬度为11.8 N、可滴定酸含量为0.1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0 Brix、维生素C含量为73 mg/kg,与未处理组和0%-TEOM/Starch组相比,该复合保鲜剂减缓了芒果中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流失(P<0.05),延长了芒果的贮藏期,说明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复合涂膜对芒果有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5.
肉桂精油是一种从肉桂树皮中提取的以醛类和酯类为主要成分的挥发性油,由于其易受贮藏条件的影响使得主要成分挥发而导致抑菌和抗氧化效果减弱,因此利用高分子物质包埋肉桂精油形成微胶囊,不仅可以提高肉桂精油的稳定性,还能降低其在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损耗。本研究以肉桂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首先建立了包埋率与芯壁比、壁材浓度、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四个单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从而确定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包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芯壁比为1∶8、壁材浓度为29%、包埋温度为51℃条件下反应1.9 h后包埋效果最佳,包埋率达到了80.19%,此结果为肉桂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提供了有效的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6.
肉桂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肉桂精油有很好的抑菌性能,而其挥发性使得其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扩大肉桂精油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β-环糊精包埋法研究了肉桂精油微胶囊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肉桂精油微胶囊制备的较好工艺条件为芯壁材质量比(肉桂精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70℃,包合时间为2 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6.75%。  相似文献   

7.
为了延缓肉桂精油(CEO)的挥发,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探究以改性多孔淀粉(MPS)和黄原胶(XG)为壁材包埋肉桂精油和焦亚硫酸钠的微胶囊工艺,并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肉桂精油和焦亚硫酸钠微胶囊的最适条件是m(MPS)∶m(XG)=20∶1、V(CEO)∶m(MPS)=0.67 mL∶1 g...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抑菌圈、气相熏蒸法等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罗勒精油、茶树油、百里香精油、丁香精油、小茴香精油、依兰油、甘牛至精油、肉桂精油、桉叶油、芫荽籽精油、香茅油、鼠尾草油、甘松精油十三种植物精油对六种食品常见有害微生物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十三种植物精油均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具有一定的抑杀能力。百里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最强,均表现程度不等的抗菌活性。六种供试菌种对百里香精油、肉桂精油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0 mm;当两种精油空间体积浓度达到300μL/L时,两种精油对多数供试菌表现出强抑菌效果。肉桂精油与百里香精油复配后对供试菌没有表现出强的协同增效效果,部分出现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复配精油中肉桂精油占80%时,对供试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4种植物精油在液相和气相状态下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精油对DPPH自由基有不同的清除效果,在液相和气相条件中,肉桂精油、百里香油、丁香精油的清除效果最好;进一步选取肉桂精油、百里香油、丁香精油进行复配,丁香精油分别与肉桂精油、百里香油复配产生了协同增效效应,特别是丁香精油和百里香油复配时在气相、液相中均具有很好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丁香精油与百里香油复配时,28℃的气相清除率明显高于19℃,19℃时丁香精油占60~80%会出现气相复配增效效应,而在28℃时占20~60%则出现气相复配增效效应,在液相时丁香精油占40~80%出现复配增效效应。在不同的复配比例中,复配物中的不同抗自由基活性成分间会产生协同增效效应。  相似文献   

10.
黄文部  马菀笛  文豪  曾茜  何靖柳  秦文 《食品科学》2018,39(19):241-246
以‘冬至绿’西兰花为试材,分离、纯化并鉴定鲜切西兰花贮藏期病原菌,筛选出抑制病原菌效果较好的植物精油。通过分离、纯化及致病性实验得到病原真菌菌株AB01,以病原菌内源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选用肉桂、茴香、牛至、丁香、百里香和香茅6 种精油对AB01进行抑菌性实验,通过体外抑菌和活体抑菌筛选出最优的精油种类及含量。结果发现,肉桂精油对AB01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5 μL/mL和0.15 μL/mL,其次是茴香和牛至精油。0.15 μL/mL肉桂精油用于鲜切西兰花可有效降低花球黄花率和切面褐变率。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开发植物精油在果蔬采后抑菌保鲜中的应用,本实验以牛至精油为芯材,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通过工艺优化制备了牛至精油微胶囊,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进一步表征了其理化特性和缓释性能,最后评估了不同施用剂量的牛至精油微胶囊在杏果实采后贮藏中的抑菌效果及其对腐烂率和抗病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芯材和壁材质量比1∶1、壁材质量比(明胶、阿拉伯胶质量比)1∶1、反应温度45 ℃、反应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牛至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3.65%,载油率为74.36%,平均粒径为147 μm;与单一牛至精油(纯度为98%)相比,牛至精油微胶囊具有更好的球形和规则表面结构,保持了更高的热稳定性,并具备了缓释特性;其中,4%(以果实质量计)的牛至精油微胶囊处理降低了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霉菌总数和腐烂率,并提高了杏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L-苯丙氨酸氨解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降低了杏果实贮藏期内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该结果为开发基于植物精油的缓释抑菌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慧  敬思群 《中国酿造》2012,31(8):112-116
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以光学形态和包埋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pH值为3.4,明胶:阿拉伯胶1∶1,壁材总浓度1%,芯壁比1∶1,体系温度45℃,搅拌速度500r/min,包埋率为84.7%.微胶囊壁膜光滑,大小均一.  相似文献   

13.
复凝聚法制备松籽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阳  包怡红  赵楠 《食品科学》2017,38(18):229-236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包埋松籽油制备松籽油微胶囊。考察壁材比(明胶与阿拉伯胶体积比)、芯壁比、壁材质量分数、复凝聚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微胶囊理化特性及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籽油微胶囊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壁材比2∶1、芯壁比2∶3、壁材质量分数2%、复凝聚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7.23%。制备的松籽油微胶囊含水率为5.1%,溶解度为98.09%,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证明了微胶囊的形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热溶解温度较高,在室温下热稳定性良好。包埋后的松籽油经加速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提高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松籽油贮藏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提取法提取扳蓝根油,并对提取物进行抗菌测试.通过明胶,阿拉伯胶复凝聚法制备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并对影响微胶囊形貌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板蓝根挥发油的抗茵效果达到高敏程度;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制备条件在壁材系统浓度为1.0%、复凝与固化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所得微...  相似文献   

15.
丁香油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丁香油中低沸点成分较多,为防止丁香油的挥发,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丁香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壁材采用1:1的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心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2,固形物浓度为20%,乳化剂用量为乳化液的0.3%,在1.5×104~1.6×104r/min条件下均质15min,进风温度220℃,出风温度80℃,制得的微胶囊包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王月月  段续  任广跃  周四晴 《食品科学》2018,39(12):232-238
为得到包埋效果好、品质优良的洋葱精油微胶囊,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壁材种类、芯材-壁材用量比和固形物用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感官性状、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贮藏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在复合壁材为阿拉伯胶+β-环糊精(质量比4∶3)、芯材-壁材用量比1∶4(mL/g)、固形物用量20%的条件下,洋葱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2.3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表面连续,呈光滑的球形;且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粉末均匀不黏壁,能够有效掩盖洋葱精油的辛辣刺激性气味,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1.32%、3.69%、97.56%、0.786?g/cm3、46.35?℃,表明微胶囊易于溶解,含水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一般贮藏温度。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7.
艾蒿,是常见的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其精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本文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艾蒿精油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微胶囊,主要研究了体系中明胶与阿拉伯胶的比值,凝聚时的搅拌速度及固化剂戊二醛的用量对微胶囊微观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m(明胶):m(阿拉伯胶)=1∶1,搅拌速度为300 r/min,戊二醛用量与明胶用量相同时,可获得形态规整,大小均一的微胶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黄曲霉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紫苏精油为原料,研究对比阿拉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两种壁材不同处理制备紫苏精油微囊粉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紫苏精油微囊粉用量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步增强,在微囊粉用量同为7 mg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微囊粉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的清除能力分别达到89.19%,84.58%和97.93%。最佳用量为5 mg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壁材紫苏精油微囊粉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两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用量为4 mg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早疫菌和西瓜枯萎菌两种真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31.58%和90.48%。扫描电镜观察及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紫苏精油微囊粉颗粒呈圆球形,表面完整且有较浅凹陷,包埋过程仅为物理包被。研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紫苏精油微囊粉抗氧化性强,抑菌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芯壁比及固形物添加量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微胶囊制备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3.4、芯壁比2∶3、固形物添加量14.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0.74±0.51)%,包埋效果好,颗粒形态完整。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该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并对微胶囊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发现,微胶囊的货架期为716?d,未包埋的余甘子核仁油货架期为128?d,由此可见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