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特重烧伤患者106例,平均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76.45±3.61)%,Ⅲ度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1.74±2.98)%,手术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8.79 5.43)%.每例患者选取较为对称、创面性质相同且采用不同层头皮微粒移植的2处Ⅲ度烧伤切痂刨面进行对照,实验组移植二层头皮微粒:对照组移植正常头皮微粒.两组术后第3,4,5周末的创面愈合率基本相近(P均>0.05).二层头皮微粒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特重烧伤患者的方法,与传统正常头皮微粒移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皮源受限的情况下,利用少量的自体皮制成微粒皮结合异体皮移植的微粒植皮术,为一种早期覆盖修复创面的有效方法 [1]。我们于四肢切痂微粒植皮术后 2~ 3周,有可利用的供皮区时,积极切除大关节区域的微粒皮,重新以大张自体中厚皮覆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 11例患者,男 8例,女 3例。年龄 16~ 73岁,平均年龄 33岁。烧伤面积 81%~ 90%总体表面积 (TBSA),其中Ⅲ度为 41%~ 59%。 1.2方法 (1)于伤后 1周内行第 1次四肢深Ⅱ度及Ⅲ度切痂,一次切除 2~ 4个肢体主要部位的创面…  相似文献   

3.
微粒皮移植术是一种用1%~2%的自体皮覆盖30%的烧伤面积,从而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烧伤面积>70%且Ⅲ度烧伤患者自体供皮区少、需皮量大,临床治疗困难,切痂微粒皮移植手术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重要手段之一~([1,2]).术中电动取皮刀及碎皮机的使用,也大大缩短了手术和创面暴露的时间.为探索此类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本文回顾我院2005年3月-2008年5月实施的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术4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热带海岛战区大面积烧伤在早期治疗的同时,分别对烧伤早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康复性治疗,对提高伤愈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将起到十分重大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85年10月~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烧伤面积50%以上伴有四肢关节Ⅲ度烧伤的成人615例,按其住院先后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保痂治疗,康复组465例,选用早期切痂、Ⅲ度面积80%以上选用微粒皮移植,面积少于80%采用皮片移植,异体皮覆盖、关节部位尽可能采用整张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5.
探讨缺表皮第二层自体微粒头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可行性,选择2000-01/2006-05唐山钢铁公司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29例,平均烧伤面积(86.26±3.79)%,Ⅲ度烧伤面积(52.69±9.11)%。诊断依据:根据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确定的标准,热烧伤系指单纯由热力所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如热水、火焰、蒸汽、钢(铁)水等所致损伤。每例患者均取两层皮片:首先于头部取含表皮的自体刃厚头皮,约0.5%体表面积,厚0.10~0.25mm,作为正常自体微粒头皮移植组;再于同一部位取面积、厚度均相同的缺表皮第二层头皮,作为缺表皮第二层自体微粒头皮移植组。两组皮片分别放入不同的剪皮杯内制备微粒皮浆,涂抹于新鲜异种猪皮的组织面,然后移植于较为对称、烧伤面积基本相等的两处Ⅲ度切痂创面上,扩张比例为1:10~1:15,抗菌药物纱布包扎。术后第2,3,4,5周末观察异体皮脱落处露出创面的愈合情况,两组创面愈合率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相同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9~0.12,P均>0.05)。表明缺表皮第二层自体微粒头皮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方法,缓解了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皮源匮乏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烧伤感染导致的高钠血症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 。本院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治疗此类患者 12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33岁 (15~ 5 4)岁。烧伤体表面积 (TBSA) 5 2 %~96% ,平均 78%。深Ⅱ度烧伤平均 4 2 % ,Ⅲ度烧伤平均 32 %。休克期按北京积水潭医院输液公式抗休克[2 ] 。一周内四肢创面行切痂大张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术 ,或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所有病例按显性、不显性失水标准补充水分。1.2 临床表现 高血钠均发生于烧伤后 1~ 2周 ,3d内血钠平均…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常采用带有表皮的正常头皮微粒 异体(异种)皮混合移植.由于患者自身皮源缺乏,手术次数多,刨面暴露时间长,死亡率高.目的:观察自体微粒头皮与第2层微粒头皮混合移植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并与常规微粒头皮移植进行对比.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5-01/2008-01在唐山钢铁公司医院烧伤科、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科、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唐山路北红十字医院、唐山二五五医院烧伤科及唐山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完成.对象:选取特重烧伤患者102例,平均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60.55±3.21)%,Ⅲ度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1.74±2.98)%,手术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2.19±5.44)%.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选取较为对称、创面性质相同的2处Ⅲ度烧伤切痂创面进行对照.实验组行带表皮的正常自体微粒头皮与缺表皮的第2层自体微粒头皮混合移植;对照组移植常规微粒头皮.自头部取下的皮片面积与受皮区面积之比均为1:10~1:15.主要观察指标:应用网格计数法统计头皮移植后第3,4,5周末两组的创面愈合率.结果:移植后第3,4,5周末两组创面愈合率基本相近(P均>0.05).结论:自体微粒头皮与第2层微粒头皮混合移植是一种治疗特重度烧伤的有效方法,可使头部供皮增加2倍,缓解了特重度烧伤患者自体皮源匮乏的用难,与传统正常头皮微粒移植相比创面愈合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9/2006-10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中面积和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6例共48个观测创面,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于伤后3~5d休克期平稳渡过后行肢体创面切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组观测24个创面,均位于复合皮移植组创面的邻近或对侧肢体相同部位。①复合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由江苏启东医疗用品研究所提供) 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 异体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自体微粒皮移植 异体皮覆盖。术后6周异体皮脱落,两组散在肉芽创面行小邮票状皮片补充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收缩率,并行创面组织学检测。结果:两组48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异体皮成活情况相近。②术后6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P<0.05);经补充植皮后即术后8周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移植术后6,8,12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移植创面收缩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10.28±2.36)%,(16.25±3.78)%;(15.68±1.79)%,(30.42±3.65)%;(22.07±1.39)%,(42.83±2.74)%(P<0.05)]。④术后8周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皮移植组创面愈合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自体微粒皮移植组上皮层仍较薄,细胞分化不良,真皮内胶原排列较紊乱。结论: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能够抑制瘢痕增生,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微粒植皮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减少了许多痛苦。可用较少的自体皮覆盖较大的创面 ,解决了大面积烧伤病人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 ,缩短了疗程。1 病例简介关某 ,男 ,2 6岁。病人全身烧伤面积为 82 %。Ⅲ度烧伤面积达 5 2 %。入院时病人处于休克状态 ,经过采取一系列纠正休克 ,保护心、肾功能等抢救措施 ,于伤后第五天行切痂微粒植皮术 ,术后效果明显 ,微粒皮成活 ,创面全部消灭。病人痊愈出院。2 护理2 .1 病室的准备 病室要求阳光充足 ,室温要求在 30℃~32℃ ,相对湿度为 18%~ 2 8% ,室内早晚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每次…  相似文献   

10.
背景:特重烧伤患者自体皮源匮乏,只有开发新的皮源才能缓解这一难题.目的:在微粒皮移植的基础上稍作改进,拟观察薄中厚超微粒头皮移植修复特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自体对照观察,于2005-01/2008-01在唐山钢铁公司医院烧伤科、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科、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唐山路北红十字医院、唐山二五五医院烧伤科及唐山市第二医院烧伤科完成.对象:选取特重烧伤患者102例.平均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60.55±3.21)%.Ⅲ度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1.74±2.98)%,手术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52.19±5.44)%.方法:每例患者选取较为对称、创面性质相同且采用不同厚度头皮微粒移植的2处Ⅲ度烧伤切痂创面进行对照,分别记为薄中厚超微粒头皮移植组及常规微粒头皮移植组.薄中厚超微粒头皮移植组移植薄中厚超微粒头皮,供受皮区面积比为1:20;常规微粒头皮移植组移植正常头皮微粒,供受皮区面积比为1:10.主要观察指标:应用网格计数法统计头皮移植后3,4,5周末的创面愈合率.结果:移植后第3,4,5周末两组创面愈合率基本相近(P均>0.05).结论:薄中厚超微粒头皮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特重烧伤的方法,与传统常规头皮微粒移植相比,在供皮面积相同、受皮区面积增加1倍的情况下创面愈合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3年起,共收治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患者16例,通过全面加强术后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3~62岁,平均32.5岁;瓦斯爆炸伤2例,火焰烧伤4例,热液烫伤8例,化学烧伤2例;其中伴吸入性损伤11例;烧伤总面积90%以上3例,70%~90%5例,50%~70%8例;早期行气管切开者4例。于伤后2~4d一次性将Ⅲ度及其周围深Ⅱ度创面痂全部切除,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最大切痂面积为60%,最大手术面积(含切痂和取皮面积)达78%。2护理2.1加强呼吸道管理对于有吸入性损伤,尤其是头、面、颈部有深度烧伤者,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面积Ⅲ度烧伤三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和特点。【方法】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保痂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植皮、削痂微粒皮植皮三种治疗方法,处理156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肉芽创面植皮组(65.6±9.8)d,切痂微粒皮植皮组(53.8±9.2)d,削痂微粒皮植皮组(45.5±9.5)d。保痂组病程长,病人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几率增大;切痂组手术损伤重,对病人烧伤后第二次打击大,愈后外形和功能差,丧失了皮肤附属器,对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疤痕平坦、柔软。【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对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脓毒症的发生,保护各脏器的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减少疤痕,愈后外形和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共72例手术切痂微粒皮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微粒皮移植术后创面一次覆盖达90%以上者22例,13例术后创面愈合小于60%,需后期多次换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50例存活,22例死亡者主要原因为创面胞毒症和多脏器衰竭。结论:影响微粒皮移植的因素除了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早期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和烧伤休克外,手术切痂时机,异体皮的质量、微粒皮的密度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一期四肢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与分次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大面积烧伤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手术分2次进行,首次优选2个肢体,创面切削痂后自体微粒皮移植加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712 d后剩余2个肢体再行相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四肢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加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一期完成。对比观察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人数、术中切削痂面积、术中输液总量、输注浓缩红细胞数量、30 d皮肤愈合率、痊愈时间、创面脓毒症、死亡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总手术植皮面积、手术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每次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RBC用量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 d皮肤愈合率提高,痊愈时间、创面脓毒症、死亡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次手术时间缩短1.135 h,平均手术次数减少0.5次。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行四肢分次切削痂自体微粒移植加异种皮移植治疗,可明显减轻对患者的二次打击,同时保证了自体微粒皮移植密度,从而促进了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10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移植、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组(63.5±9.6)d,切痂微粒皮移植组(52.8±7.6)d,削痂微粒皮移植组(49.8±8.3)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感染死亡几率大;切痂组手术病程短,但手术损伤重,愈后外观差,术后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病程短,预后外观欠佳,术后功能影响相对小。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进行有效的覆盖,可减轻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III度烧伤,保留了皮肤及脂肪组织的部分功能,减轻了损伤,愈后外观和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应用 ,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提供了一种解决自体皮源紧张的有效方法 ,大大提高了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愈率[1] ,但微粒皮移植愈合后的皮肤 ,因缺乏足够厚度的真皮组织 ,存在不耐磨、关节活动部位易挛缩或形成慢性溃疡 ,影响功能等问题[2 ] 。 1999年 6月以来 ,我们采用异种 (猪 )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 5例 ,初步观察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5 0岁。烧伤面积 5 0 % 95 % ,Ⅲ度 3 0 % 70 %。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5例 9个部位 ,其中踝关节 4个 ,窝 3个 …  相似文献   

17.
手术植皮是深度烧伤病人必要的治疗措施。供皮区的处理,按常规取皮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包扎。自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0.1%苯扎溴铵纱布代替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包扎供皮区,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及方法将1996年3月—1996年7月收治的深Ⅱ度以上烧伤病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烧伤面积30%±15%,供皮面积2%±1%,供皮区取皮后用0.1%苯扎溴铵纱布外敷、包扎。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烧伤面积25%±18%,供皮面积0.8%±0.2%,取皮后用凡士林油纱布外敷、包扎。两组均于48h后去除外层敷料,呈暴露状。观察两组病…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去痂植皮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三年来对 10例大面积烧伤 ,面积为 (5 2± 13) % ,Ⅲ°(34± 11) %进行休克期去痂植皮 ,效果良好 ,现介始如下。1 临床资料烧伤休克期去痂植皮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0~ 45岁 ,面积为Ⅱ°39%~ 6 5 % ,Ⅲ°2 3%~ 45 % ,病人伤后及时入院 ,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在伤后 2 6~ 44小时进行去痂植皮 ,一次去痂面积 18%~ 30 % ,去痂后创面应用自体皮 ,自体皮 异体皮覆盖 ,愈合良好 ,其中 2例病人剩余创面行二次手术治疗 ,愈合良好。休克期去痂与非休克期去痂植皮临床上进行比较见附表。附表 休克期去痂与非休克期去痂植皮比较…  相似文献   

19.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性研究我院1993-2002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和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行一次性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和大张异体皮联合移植术,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分次行部分Ⅲ度创面切痂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术。观察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的临床过程,并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①5-7 d,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2周左右,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4-6周,形成痂皮脱落,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8.8%,明显低于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的62.5%和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88~1998年间,共以微粒皮肤移植猪皮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59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9例,男42例,女17例,年龄4~68岁,平均32岁。烧伤总面积32%~95%,平均78-9%,其中Ⅲ度烧伤面积20%~95%,平均51-5%。均为切削痂后行微粒皮移植,手术部位均为四肢,每次手术面积占7%~36%者58例,达50%者1例,平均26-1%,受皮面积与供皮面积之比为5~14∶1,首次手术大多在伤后3~5d,两次手术间隔期5~8d。1-2 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