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海娟 《北京农业》2011,(30):25-26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无菌种、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不同光谱的的选择对蝴蝶兰组培过程中的诱导、增殖、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外植体褐变问题等,以期为蝴蝶兰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并分析了国内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研究途径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迅速、增殖率高、易脱毒及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蝴蝶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袋鼠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袋鼠花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生长诱导与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生根及驯化移栽等关键技术环节;整理了一套适合袋鼠花属植物的组培快繁体系,使袋鼠花通过组培快繁实现大规模育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组培快繁技术是白芨种苗大规模生产的一种主要途径。该文从白芨组培的外植体选择及消毒、培养基、激素的选择及炼苗移栽等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和保护白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月季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促进研究与生产相结合。本文介绍了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培养基和激素及移栽基质的选择、月季无菌播种、褐变与玻璃化产生原因及预防等内容,并对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贴梗海棠组培快繁育苗技术做出系统总结,内容涵盖外植体采集与处理、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条件、温室炼苗、试管苗驯化、移栽和定植等,以期为加速贴梗海棠的推广应用进程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基本培养基和生长激素的选择、生根培养和移栽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高山杜鹃组培快繁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以期满足市场供求,对高山杜鹃的组培快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被誉为"兰花皇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蝴蝶兰有性繁殖困难,一般是以组培方式快繁并温室化生产,在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外植体消毒、侧芽诱导分化、丛生芽增殖、壮苗生根、组培苗出瓶种植以及小苗、中苗、大苗、盆花温室生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提出蝴蝶兰花梗侧芽组培快繁及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乐陵无核金丝小枣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开展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选出了其组培的最佳外植体、最适宜的初代、增殖、生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8%,较系统地建立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的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川贝母组培快繁实用技术,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无菌体系的建立、培养基和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等内容,以期为川贝母的组培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麻疯树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麻疯树组培快繁技术中不同外植体、激素、其他添加物及培养条件对麻疯树愈伤组织的诱导、芽的分化与增殖的影响,以及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桤叶唐棣组培育苗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所需设备及化学试剂、生产环境及设备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培养基制作、外植体处理、组织培养程序、炼苗、移栽、移栽后管理和定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优良外来经济林树种的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脱毒大蒜的典型品种材料、对大蒜外植体材料进行脱毒初始培养、对脱毒培养的大蒜基础苗进行病毒检测、脱毒组培苗快繁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生根苗炼苗及移栽、脱毒原原种培育及快繁等方面总结出了大蒜脱毒种工厂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移栽技术研究较少。如何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是蝴蝶兰种苗生产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组培苗出瓶、移栽和栽后管理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沙棘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系的建立、外植体的选择、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培养及生根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沙棘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展望,为今后沙棘组培快繁技术及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玲  徐信  李苇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65-2566,2569
蝴蝶兰是一种极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花卉植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外植体的选择、常用的3种培养方式(原球茎的诱导和增殖、丛生芽的诱导、无菌播种)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蝴蝶兰外植体选择、培养基、激素和添加物的选择、原球茎的增殖与生根壮苗等几方面概述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其组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甘薯商薯19为试材,研究其脱毒快繁技术中的外植体消毒、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茎尖大小对脱毒的影响、组培快繁培养基选择等。总结出适合商薯19茎尖脱毒快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一柱齿唇兰的组培育苗技术,包括外植体选择和消毒、增殖和生根、炼苗移栽等几个方面。建立的组培快繁体系对于一柱齿唇兰的种群恢复、种苗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玉簪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处理方式,寻找适合‘金标’玉簪组培快繁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金标’玉簪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腋芽处理为0.1% HgCl2溶液消毒15 min;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0 mg/L NAA);丛生芽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4 mg/L 6-BA)+(0.50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4.12;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0 mg/L IBA),生根率达到96.67%。将组培苗采用草炭∶珍珠岩(3∶1)作为基质移栽至育苗盘中,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时喷淋和遮阴,移栽成活率达到94.5%,建立了‘金标’玉簪组培快繁体系,可为‘金标’玉簪进行种苗繁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