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硫酸长春新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硫酸长春新碱固体脂质纳米粒(VCR-SLN),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VCR-SLN,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结果 VCR-SLN为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44.83±2.71)nm,Zeta电位为(-24.77±0.513)mV,包封率为(40.54±0.45)%,载药量为(1.14±0.074)%。药物体外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复乳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制备硫酸长春新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相似文献   

2.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甲基莲心碱纳米粒(NEF-NP),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甲基莲心碱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丙酮-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载NEF的PLGA载药纳米粒的处方工艺。结果优化的最佳处方工艺为:PLGA的浓度为20 mg.mL-1,NEF的投药量为3.3 mg,PVA浓度为1.0%,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8∶1。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粒平均包封率达(70.35±1.16)%,载药量(2.33±1.08)%,平均粒径为(213.5±2.7)nm。结论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NEF-PLGA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较小的粒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紫杉醇PLGA纳米粒,用32满因子设计实验,考察因素PLGA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和理论载药量对纳米粒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并选出最优处方.结果:2个影响因素和3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优处方为:紫杉醇的理论载药量为9.09%、有机相中PLGA浓度为2%,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粒径为281 nm,实际载药量为7.73%,包封率为57.43%.结论:采用因子设计-效应面法完成了紫杉醇纳米给药系统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选用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抗癫疒间肽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等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纳米粒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00.2±2.45)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4.46±1.34)%和(4.73±0.32)%,体外释药呈现缓释和突释两个阶段,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得到的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小,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5.
姜庆城  刘莉  魏欣 《中国药事》2011,(9):887-890
目的 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囊材,制备长效缓释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微球制剂.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考虑多个条件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结果制备得到的GM-1微球粒径大小均匀,球形致密圆整,微球粒径为(8.2±6.0)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8...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微球,考察了制备工艺中影响微球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处方工艺.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62.2μm,载药量7.5%,包封率83.5%,体外试验表明该载药微球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A4P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方法;用透射电镜和粒径测定仪表征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CA4P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以正交设计筛选优化最佳处方工艺.结果 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67 nm,Zeta电位为-24.3 mV,最佳工艺处方的药-脂比为1:12,磷脂-胆固醇为8:1,有机相-水相体积为4:1,水合介质为0.9%NaCl;制备3批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58%、载药量为4.8%.结论 逆相蒸发-探头超声法可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的CA4P脂质体.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用胰岛素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用胰岛素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Ins-PELGE-NPs)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复乳/溶剂扩散法制备Ins-PELGE-NPs,并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zeta电位等。结果载药量为4.48%~4.67%的Ins-PELGE-NPs在透射电镜下均呈球形或近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0 nm,平均包封率为94%~98%,平均zeta电位为-21.7±4.3 mV。结论所用制备工艺简单、包封率高,可用于系列注射用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RFP-PLGA-NPs)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制剂学性质。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M-SESD)制备RFP-PLGA-NPs。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制备RFP-PLGA-NPs的优化条件为PLGA 100 mg,poloxsmer 188质量分数1.0%,丙酮与乙醇体积比3:1,有机相体积15 mL。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RFP-PLGA-NPs的粒径为(128.73±4.0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46~0.105,包封率(65.84±0.69)%,载药量(3.78±0.14)%。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性好,为后续RFP-PLGA-NPs的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载体基质为PLGA-PEG的siRN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载药纳米粒,以二氯甲烷体积、吐温-80的质量分数和复乳的超声时间为试验因素,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包封率和突释量为考察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安排实验和处方工艺优化。结果:成功制备了纳米粒。最佳工艺为二氯甲烷体积13 ml,乳化剂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3.1%,复乳的超声时间为2.8 min;按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纳米粒的平均粒径(101.5±6.3)nm,包封率(57.6±4.8)%,体外48 h累积释放度高于80%。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PLGA-PEG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乳化蒸发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姜晖  王柏 《药学进展》2008,32(3):127-131
目的: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载药性能。方法:对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质量的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进行考察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处方。选用模型药物酮洛芬制备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28.2±18.1)nm,多分散系数为(0.217±0.022),ξ电位为-(21.4±0.6)mV。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最佳包封率为(64.1±3.3)%,体外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  成蓓 《中国药师》2010,13(3):326-329
目的: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一溶剂挥发法制得大黄素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研究。采用全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3nm,电位为一25.4mV,包封率为(56.31±2.06)%。药物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线性方程。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作为大黄素新型缓释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微乳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酮洛芬作为模型药物,考查其载药性能。方法:通过对空白微乳粒径和稳定性考查,确定优化处方,将其保温分散于冷水中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影响其质量的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进行考查和优化设计,筛选最优处方。结果: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脂质用量、药物的用量、冷水相温度和微乳保温温度等,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143.9±1.2)nm,多分散系数为0.443。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81.47%,载药量为8.16%。结论: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方法:用薄膜超声法制备Cur-SLN,以mcur: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卵磷脂、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并考察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结果:当mcur:m单硬脂酸甘油酯=1:3、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卵磷脂=1:2.5、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2.5%、超声时间12min时,所制得的Cur-SLN平均粒径为(145.6±5)nm,Zeta电位为(-31.9±1.5)mV,包封率为(97.42±0.39)%,载药量为(7.92±0.05)%。结论: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Cur-SLN可行,为开发姜黄素新型给药系统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新型微纳米载体制备镶嵌蒙脱石的载药缓释微球离子交换给药系统。方法先考察蒙脱石对模型药盐酸倍他洛尔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过程,后以丙烯酸树脂RS和RL,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载药蒙脱石的缓释微球,对微球收率、载药量和包封率等理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形态圆整,分布均匀,粒径在10~30μm之间。微球收率为101.9%,载药量为25.5%,包封率为45.84%。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制备镶嵌蒙脱石新型载体的离子交换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6.
陈永顺  甘春英 《中国药师》2012,15(3):302-305
目的:制备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制备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并对最优处方的外观、粒径和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结果:制得的纳米粒为均一球形,平均粒径为(153 ±34)nm,其平均载药量为(60.53±2.17)%,平均包封率为(85.54±4.16)%,48 h累积释放达80%.结论:本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芹菜素新型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热熔超声法制备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的纳米粒为类球形,包封率为63.11%,平均粒径为(135±18)nm,zeta电位为-18.90 mV,36 h体外累积释放95.74%。结论热熔超声法可用于制备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相似文献   

18.
马福旺  宋金春  郭咸希 《中国药师》2009,12(12):1716-1718
目的:测定马钱子碱固脂纳米粒冻干粉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方法:采用SephadexG-50凝胶柱分离固脂纳米粒和游离马钱子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葡聚糖凝胶柱能有效分离固脂纳米粒与游离马钱子碱,平均柱回收率和平均柱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6.4%。马钱子碱固脂纳米粒冻干粉的平均包封率为50.18%,平均载药量为2.1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钱子碱田脂纳米粒冻千粉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