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逆行静脉穿刺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之一,也是护理操作的基本技能。在大量的输液病人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人由于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使血管严重受损,临床表现有静脉炎、静脉变硬、皮下瘀斑等,对这些病人采用顺行静脉穿刺常常力不从心,成功率不高,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受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启示,在传统输液法穿刺少的手足端改变静脉穿刺方向,即逆行穿刺,解决了穿刺难的问题。本通过对30例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法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在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方向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穿刺困难静脉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输液,回血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静脉输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可能保证各种液体与药品的及时输入,达到快速救治的目的。但多次反复静脉穿刺易造成病人痛苦,同时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以后的静脉穿刺更加困难,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而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部分病人进行输液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后,针眼局部疼痛及瘀血是临床护理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造成再次静脉穿刺的困难,为此,笔者对5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了静脉输液后针眼局部湿热敷,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留置套管针在指(趾)关节微小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嘉 《护理研究》2005,19(4):356-35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 ,工作中常遇到静脉输液中的各种问题 ,特别是长期住院的慢性病人、危重病人、全身水肿明显及肥胖病人 ,静脉穿刺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对静脉输液困难的病人加强了观察 ,寻找到指 (趾 )关节微小静脉输液的途径 ,并采用新生儿留置套管针进行穿刺 ,对 11例静脉穿刺极度困难的病人进行了15 7例次的静脉输液治疗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7月— 2 0 0 4年 6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1例女性病人 ,年龄 16岁~ 69岁 ,平均…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分析7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方法及护理,认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安全、方便、病人乐于接受的输液方法,解决了乳腺癌病人长期治疗输液困难的难题。与周围浅表静脉输液相比较,有效减少了穿刺频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血管,从而更有利于长期治疗,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其他静脉置管相比,具有留置时间长,不易污染,病人活动不受限,是更适合于乳腺癌病人采用的理想静脉通道,也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护理程序在输液病人静脉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保护静脉输液病人的血管,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将护理程序应用到68例需输液治疗病人的静脉管理当中,先进行输液前评估,然后针对每一个病人的特点制定静脉穿刺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收集护士及病人反馈的信息,从而不断改进输液穿刺方案。结果68例静脉输液病人共进行静脉输液1492人次,“一针见血”成功率为87.3%,病人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率为98.5%。结论护理程序应用到输液病人的静脉管理中,尽可能地保护病人的静脉,体现了以病人为核心。由于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增加病人的住院满意度,也能节约护士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输液是治疗危重病人的主要手段。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在救治过程中使病人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但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既造成病人的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得以后的静脉穿刺更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近1年来,我们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部分病人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如何保护静脉输液病人的血管,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护理程序应用到68例需输液治疗病人的静脉管理当中,先进行输液前评估,然后针对每一个病人的特点制定静脉穿刺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收集护士及病人反馈的信息,从而不断改进输液穿刺方案.结果 68例静脉输液病人共进行静脉输液1 492人次,"一针见血"成功率为87.3%,病人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率为98.5%.结论 护理程序应用到输液病人的静脉管理中,尽可能地保护病人的静脉,体现了以病人为核心.由于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增加病人的住院满意度,也能节约护士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手段,综合医院有50%以上的病人接受液体治疗。良好的输液服务成为病人住院治疗的主要需求,有调查显示,静脉穿刺技术是病人满意的直接标准,而“一针见血”仍然是病人评定静脉输液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广大护理同仁对静脉输液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不少静脉输液的技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治疗中,从静脉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留置针时间太长,都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密,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近年来,由于静脉输液疗法的广泛应用,因而由输液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发生率也相对提高,给病人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本文通过对26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对静脉炎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静脉逆行穿刺法在老年病人长期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规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方向法穿刺 ,但对长期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 ,由于静脉条件不好 ,反复穿刺和药物刺激 ,使血管遭到破坏 ,穿刺容易失败 ,常使病人感到紧张、恐惧 ,给治疗带来困难。为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利用率 ,作者近几年来对我科收治的 8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向心方向组 (对照组)和逆心方向组(实验组 ) ,皆选用手背静脉采用向心或逆心方向穿刺各 1 6 0 0例次 ,其中逆心方向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4 80 %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穿刺对象与方法1 1 穿刺对象80例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MEBT/MEBO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 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 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 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及其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恶性肿瘤病人在长期输液治疗中提供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方法]为21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安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通过输液港进行各种治疗,同时给予防堵塞、防脱落、防感染护理。[结果]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减少护士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长期输液治疗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5.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程长,难治愈,且易复发,长期需静脉输液治疗。反复静脉穿刺,造成四肢浅表静脉破坏,给穿刺增加了难度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保证病人的治疗需要,减轻病人痛苦,本科对慢型乙型肝炎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为提高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我们对200例病人进行了颈外静脉围置针的穿刺置管,改良穿刺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既减轻了因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掌指关节处逆行静脉穿刺输液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掌指关节处逆行静脉穿刺的输液效果.[方法]将60例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逆行(离心)静脉穿刺,针剂空纸盒固定,对照组采取常规(向心)静脉穿刺,小夹板固定.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输液速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发生渗漏情况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指关节处逆行静脉穿刺能够达到临床输液效果,为周围浅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提供了新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操作,通常采取顺向(向心方向)静脉穿刺,原则上是从远端到近段。我院门诊输液量较大,且有许多久病和老年病人,因长期或反复穿刺静脉血管受到严重损害,发生静脉炎,血管变硬、变细,给穿刺造成极大困难。为了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我科护士在临床上试行了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奴夫卡因静脉注射保护输液通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为了研究静推奴夫卡因在静脉通道的保护作用,作者选择了在静脉输液治疗方面具有代表性的40例急诊、重危病人作为观察组在静脉输液在术前准备的输液阶段,应用0.25%奴夫卡因静脉注射以保护静脉输液通道;并用同样条件的4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在减少再次静脉穿刺,防止输入液体(药物)外渗外,预防静脉炎发生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我们在老年病人静脉注射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了提高青年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在烧伤早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是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的关键;体液渗出期后则是补充营养和滴入药物的重要途径。因此,严重烧伤伤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静脉液体量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故任何疏忽都可能给伤员带来痛苦或加重病情。同时,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外周静脉大多被破坏或穿刺困难等原因,难以满足病情需要。故需建立一个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1997年7月~2000年5月,我院对30例特重度烧伤病人采用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进行有效的静脉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因置管而发生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穿刺尾端细菌培养为阴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