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香草醛比色法测定萃取产物中总皂苷含量,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绞股蓝茶中总皂苷的条件,即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MPa和萃取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绞股蓝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3.68%,该提取率显著高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1.97%).  相似文献   

2.
CO2超临界萃取川贝母游离生物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技术提取川贝母游离生物碱.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作为考察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压力、温度对生物碱提取的影响较大;川贝母游离生物碱的最佳萃取正交组合为:A1B3C3D2,即萃取压力20MPa,乙醇用量300mL,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5℃,萃取率达0.195%.  相似文献   

3.
以迟采型白葡萄果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3.39 mg/g,该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微波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党参中的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黄酮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党参中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30,萃取温度85℃,萃取时间15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党参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8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8%(n=5),回收率在99%~102%。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萃取山楂核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山楂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山楂核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山楂核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的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考察了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和夹带剂用量对提取总黄酮的影响;并用大孔树脂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了乙醇浓度、体积和流速对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为1.0mL·g-1、萃取温度50℃、压力20 MPa和时间2h,总黄酮得率可达2.827%。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70%乙醇、体积为60mL、流速1.5mL·min-1,总黄酮得率可达5.32%。该提取方法和纯化条件简单易操作,可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籽油萃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猕猴桃籽成分及其籽油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用有机溶剂(石油醚,沸程60~90℃)萃取法提取猕猴桃籽油的工艺,探讨了籽粒细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籽粒细度50目,萃取时间6h,萃取温度50℃。  相似文献   

7.
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桃仁油,并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桃仁油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50℃,每克桃仁用萃取溶剂7 mL,微波功率为700 W,提油率为51.20%.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乙醇法和异丙醇法萃取玉米醇溶蛋白(CASP或MASP)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过程的研究,并且通过L_9(3~4)正交试验,找到了这两种方法萃取CASP的最佳工艺条件: 乙醇法:萃取的液固比是8~20:1(毫升/克);温度10~60℃,pH值6.5~9.0;时间0.5~4.0小时。 异丙醇法:萃取的液固比为8~20:1(毫升/克),温度10~60℃,pH值6.5~9.0,时间1.0~6.0小时。 在研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影响工艺过程的其它因素(搅拌的速度和时间、离心的速度和时间、沉淀的时间等)也作了相应的研究,同时对CASP的主要组成也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在研制CASP时,还得到了一种高质量的副产品,它是富有营养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索氏法萃取黄瓜籽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干燥黄瓜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溶剂萃取法提取黄瓜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黄瓜籽油的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索氏提取法萃取黄瓜籽油的工艺研究,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黄瓜籽质量浓度对油收率的影响。索氏提取法最优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正己烷,萃取温度是68.5℃,萃取时间8 h,黄瓜籽质量浓度为0.071 g/mL,油收率达40.38%。  相似文献   

10.
以黄粉虫为原料,研究了有机溶剂法提取黄粉虫油脂的工艺.对影响萃取率的因素:溶剂的选择、同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并做正交试验,确定了获得最大提取率的条件,即:以无水乙醚作提取剂,料液比为1:6,温度40℃,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萃取率达31.76%.此外对黄粉虫粗油进行精制,得到透明浅黄色、香味纯正的黄粉虫油.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白杏杏仁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渡辅助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有机溶剂、超声波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超声波强化提取小白杏杏仁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代法提取杏仁油影响大小次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M/V)为1:8的条件下,提取15 min,提取率可达17.94%.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超临界萃取的综合影响,优选出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2最佳萃取工艺。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h,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4.0 mL/g,总黄酮得率是3.2%。研究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效率远优于传统提取方法,适用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13.
微波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党参中的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黄酮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党参中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30,萃取温度85℃,萃取时间15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党参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8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8%(n=5),回收率在99%~102%。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花椒籽油。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金银忍冬果实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和基本性质。结果表明:金银忍冬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的提取温度、45 min的提取时间及1:8的料液比。金银忍冬果色素对自然光、紫外线、高温、VC、H2O2和Na2SO3的耐受性较差,但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对色素溶液几乎无影响;Na+,Ca2+,A13+等金属盐离子对果色素的影响很小;果色素在pH≤3的环境中保持红色色泽,但其红色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被完全破坏。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可确定金银忍冬果色素具备作为天然色素使用的基础性能,可作为天然色素资源予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系统考察顶空温度、加热时间、萃取时间及解吸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海绵中异味物质的最优萃取条件:顶空温度80℃下加热25 min,85μm CAR/PDMS萃取纤维头顶空萃取20 min,250℃解吸3 min。在最优萃取条件下,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分离鉴定出5种异味成分,分别是:N,N-二甲基乙酰胺、苯酚、三乙烯二胺、异辛醇、异辛酸。  相似文献   

17.
以米糠为原料,溶剂萃取米糠蜡,精制后提取三十烷醇。考察溶剂、萃取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萃取条件;精制后,确定提取三十烷醇的最佳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异丁醇为萃取剂、异丁醇与米糠质量比为10、萃取温度为105 ℃、萃取时间为5 h的条件下,米糠蜡收率为1.0%~1.5%;精制后米糠蜡采用乙醇皂化,在皂化温度为55 ℃、反应时间为8 h、氢氧化钠浓度为3 mol/L、乙醇⁃氯化钙为提取液的条件下,三十烷醇收率为3.1%;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三十烷醇被提取,产品熔点为85.0~86.5 ℃。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黄檗小檗碱染料的提取率,利用纤维素酶酶解黄檗中的纤维素,降低色素从细胞中被萃取出来的阻力,提高黄檗染料的提取率,加快提取速率。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以及浓度对黄檗小檗碱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利用纤维素酶提取黄檗中小檗碱染料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对其染样进行了耐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受温度、pH值、浓度的影响较大,且生物酶法与传统水浸煎煮法相比,其染料萃取率可提高21%~23%。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介质pH=4.5,纤维素酶与黄檗的配料比为1∶100。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猕猴桃果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对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并对料液比、温度、时间等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极差分析,对提取过程中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30 min可以提高糖的提取率,温度和料液比显著影响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率.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W/V)1:25、温度80℃、时间4 h,提取次数为2次.加入体积分数为4%的2 mol/L硫酸铜可以很好地去除样液中的杂蛋白,同时糖的损失很少.  相似文献   

20.
以咖啡因脱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与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脱除绿茶咖啡因的工艺参数,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极显著,拟合性好;脱除绿茶咖啡因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茶叶含水率4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15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咖啡因脱除率为87.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