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吉锋  王淑荣 《医药导报》2014,33(3):392-394
目的分析复方柴胡疏肝散分煎液和合煎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溶出量和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确认是否适合采用临床颗粒复配方法使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谱图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合煎有利于有效成分芍药苷和橙皮苷的溶出,合煎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有少量新的组分生成或者部分组分消失。结论复方柴胡疏肝散不适合采用颗粒配方服用。  相似文献   

2.
余颖 《安徽医药》2009,13(12):1485-1486
目的建立正柴胡饮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 asil C18柱(250×4.6 mm,5μm,SUNTEK),甲醇-乙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橙皮苷的回收率为97.45%,RSD=1.02%(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柴胡饮胶囊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甘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溶液(1∶4),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1.0mL/min。结果甘草苷在2.0~40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38%,RSD为1.41%(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正柴胡饮颗粒中甘草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柴胡疏肝饮加减对49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进行临床治疗,7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结果:治疗1疗程后,痊愈21例(42.9%),显效19例(38.8%),好转6例(12.2%),无效3例(6.1%),总有效率81.7%。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倬晅  曹敏 《齐鲁药事》2013,32(3):143-144,152
目的评价正柴胡饮颗粒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法定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对正柴胡饮颗粒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105批正柴胡饮颗粒样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正柴胡饮颗粒质量总体较好,其质量标准可行,但仍可提高。  相似文献   

6.
程五生  孙军业 《安徽医药》2007,11(11):989-990
目的建立正柴胡饮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im Pack CLC-C18柱(150 mm×4.6 mm),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21.2~106.0 mg.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2,芍药苷的回收率为100.68%,RSD=0.81%(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柴胡饮胶囊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笑笑  王也 《海峡药学》2009,21(8):47-49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250×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结果橙皮苷在0.02208μg-4.416μg(r=0.9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85%,RSD为2.2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正柴胡饮颗粒中橙皮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柴胡疏肝散、百合乌药散、丹参饮三方组合为基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选68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31例,十二指肠溃疡37例;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16岁,平均45岁;胃溃疡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病史最短半年,最长21年。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38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迁延期慢性支气管炎时采用柴胡清肺饮所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迁延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按照住院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加用柴胡清肺饮,14天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迁延期慢性支气管炎时采用柴胡清肺饮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味上品中药,涉及中医各科各领域。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具有轻清、升散、疏泄的特点。其功能在于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要用来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头痛目赤,胸肋胀痛,耳聋口苦,脱肛,子宫脱落,久泻脱肛,  相似文献   

11.
柴胡的药理作用与古今应用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清 《首都医药》2001,8(12):51-51
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 ( Bupleurum chinese dc.) 或狭叶柴胡 ( Bupleurum scor20- 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 本药味苦微辛 , 入肝胆、三焦、心包经 ; 其性轻清上升 , 宣透疏散 , 长于透表泄热 , 和解少阳 , 为治外感发热 ,邪在少阳 ,寒热往来的主药 . 又善疏肝解郁 , 宣畅气血 , 故为肝气郁滞之胸胁胀满 , 月经不调的常用药 , 并能疏解截症 , 而用于症疾寒热 , 有能升达清阳 , 治疗清阳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 近代以来 , 对柴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现已知其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挥发油、脂肪油、黄酮类化合物、葡萄糖、芸香苷及生物碱等 .  相似文献   

12.
柴胡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我国约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 nerifolium Wild.的干燥根。本药苦,微寒,归肝、胆经;其性轻清七升,宣透疏散,长于透表泄热,和解少阳,为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的主药。又善疏肝解郁,宣畅气血,故为肝气郁滞之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的常用药,并能疏解截症,而用于症疾寒热,能升达清阳,治疗清阳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关于柴胡的研究应用报道较多,但对其单味药理研究及临床药理研究的文章较少,将相关研究内容做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13.
正柴胡饮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柴胡饮颗粒治疗外感风寒发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外感发热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男性83例,女性32例,年龄35±9岁)给予正柴胡饮颗粒10g,po,tid×3d;对照组115例(男性88例,女性27例,年龄32±8岁)给予清热灵颗粒10g,po,tid×3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对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积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柴胡饮颗粒对风寒外感型发热3日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疗效优于清热灵颗粒,对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积分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谢莉  徐成志 《安徽医药》2007,11(3):227-22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线性关系为Y=788525x-2513.4,r=0.9998;线性范围在0.208-2.08μg;平均回收率93.9%(n=6),RSD=1.0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正柴胡饮中芍药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参芪柴胡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数日到数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病毒感染特征,临床多有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全身不适,伴有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改变。笔者在多年临证中,用参芪柴胡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应用此方可使临床症状消除或减轻,同时能使多数病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小议柴胡     
马占川 《北方药学》2011,8(9):73-73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味苦辛平,入心包、肝、三焦、胆经。有轻清、升散和疏泄的特点,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柴胡产地不同,处方名也不同;剂量大小不同,用治的病种也不相同。根据柴胡的药理作用,配伍不同的药物,方剂的作用也不相同。以柴胡为代表的方剂很多,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至今仍指导临床。由于柴胡的药理特点,肝体阴用阳,因此在有阴血不足时,要配伍柔润之品,以防耗阴损血。  相似文献   

17.
王立强 《安徽医药》2001,5(4):252-253
用正交试验探索正柴胡饮胶囊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TLCS测干浸膏中芍药苷的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利用L9(3)^4正交试验表,优选出提取条件为A2B1C2即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1h,同时用对照法得出60%醇沉浓度最佳。  相似文献   

18.
霍清萍 《家庭用药》2010,(10):59-59
很多家庭常备有小柴胡颗粒或是正柴胡饮颗粒(胶囊),药名里都含有“柴胡”二字。似乎药名很接近,但功能主治却大有不同,使用时需要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9.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116-11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观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没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3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3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