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严重股骨粗隆问骨折和内固定失败病例疗效,初步总结分析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及方法特点。方法:自1997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8例,高龄严重粉碎移位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6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9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1例术中股骨近端骨折,加环抱器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5年半,2例出现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没出现感染、术后骨折、脱位、假体松动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2分(24~56分),术后平均86分(65~99分)。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及部分高龄严重移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一期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本组33例获平均随访11个月,假体无松动下沉,关节功能重建良好。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9分,术后第6周平均93.1分。结论一期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本组1例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患者中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死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优68例,良59例,可3例.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粗隆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结果本组25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Harris评分为(89.1±2.7)分,1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结论采用粗隆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实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经6~24个月随访,18例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髋关节功能,生活可自理,2例需借助行器行走,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意义.方法 对6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PFN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经术后4~30个月随访,其中DHS优良率为72.73%.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为83.33%,PFN为81.25%,人工髋关节置换优良率为91.67%.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骨折19例.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78.9%,未出现骨折畸形,无感染、无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发生.结论 选择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疾病合并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灵平  巩红霞  董旭 《骨科》2014,5(2):105-106,10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后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6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6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优46例,良15例,可6例,优良率为9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42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24个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48%.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能使患者早日下地行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我院101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DHS内固定组56例,优良率92.86%,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优良率57.78%.DHS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笔者认为DHS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动力加压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长柄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加长柄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22例均获得3~36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泌尿系感染及坠积性肺炎发生.本组1例因2次内固定失败改行加长柄全髋关节置换,5例死亡.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21例Evans分型为Ⅲ~Ⅳ型伴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20例患者得到随访。2例出院后7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无人工关节松动、脱位及感染。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合并重度髋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生物型假体。结果术后12例均获得平均20(3~3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1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5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9例采用DHS内固定。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小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除DHS内固定治疗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Evens-JensenⅣ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0例获平均为16个月(9~22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无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优4例,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总优良率84.7%.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给予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周拆线,切口均愈合良好。住院时间(19.50±2.82)d。术后2例肺部感染、2例心力衰竭。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30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随访末期3例出现髋关节或大腿疼痛(其中1例下肢长度不等)、1例下肢长度不等需扶拐步行,其他26例患者均可生活自理,骨折愈合良好。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86.67%(26/30)。结论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我院101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DHS内固定组56例,优良率92.86%,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优良率57.78%。DHS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笔者认为DHS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动力加压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围手期处理、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采用改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75~89岁,平均年龄82.6岁。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重建骨折转子部结构并固定骨折后行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治疗。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41个月。2例患者因其他因素死亡。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2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5.3%。结论微创小切口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加骨水泥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治疗得当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