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建设大规模地向城市的外围扩张,与此同时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而言,规划的保护重点一直是历代王朝的宫殿、社稷以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传统街区及传统民居,而对于城市总体格局的沿袭只是流于形态上的保存.  相似文献   

2.
赵锋 《中外建筑》2011,(1):77-78
本文的兴趣旨在为全面复兴传统商业街区,对有重要历史特征和场所感的街区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通过理论总结与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城市设计理论在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理论及观念的完善,加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对衰败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成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平江历史街区横巷11号项目入围方案,提出空间公共性导向下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有机更新的几点策略,探讨传统民居有机更新为公共空间,以实现延续文脉、活化建筑并以点带面推动街区整体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历史街区的复兴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静态的保护不利于街区的复兴.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与再利用,既是有效的保护又利于街区的发展.青岛观海路历史街区就面临着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复兴的难题.通过找到街区衰败的根本原因,挖掘街区潜在的发展优势,结合街区的现况及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要求,对多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予...  相似文献   

5.
城市复兴理论及其在青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复兴是一个渐进式的长期的过程,主要采取政府与私营机构合作的形式来振兴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化、物质形态等方面的全面复兴。我国在城市复兴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采取多种手段维持城市的多样性和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转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胡冬冬 《山西建筑》2009,35(17):16-18
阐述了遗产保护的背景,分析了国外传统街区的复兴要素,介绍了国外传统街区的复兴策略,探讨了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以完善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段义猛  王本利  万铭 《规划师》2006,22(Z2):43-45
城市复兴是一个渐进式的长期的过程,主要采取政府与私营机构合作的形式来振兴城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方面的全面复兴.我国在城市复兴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采取多种手段维持城市的多样性和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转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官渡古镇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经济因素的方法。并总结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剪影,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缓解城市病对街区的损坏,诸多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保护,但早期粗放式的更新建设带来了街区的商业空间格局地位下降、物质形态庸俗化、同质化及城市商业文脉中断等问题。针对这些遗留问题,文章尝试以微更新作为传统商业街区的精细化更新手段,以城市触媒元素为更新落实的切入点,以温和低冲击的方式从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及公共政策导向由表及里地探索传统商业街区的现代化更新保护。  相似文献   

11.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许沺 《门窗》2013,(4):76-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传统街区的复兴已势在必行。如何解决其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为我国历史街区的健康运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喻敏  罗谦 《四川建筑》2011,31(4):38-42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城市记忆的体现和留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历史街区的古老模式与现今城市的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如何复兴城市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城市触媒理论,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片区改造为例,着重探讨在城市总体发展下历史街区改造的复兴方式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面临着街区格局变更、地域文化缺失、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地域风貌、复兴街区活力,文章结合涵江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从保护街区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水系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骆锋 《广东建材》2009,32(6):232-234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沙仅存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规划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目标和保护范围,对历史街区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及院落进行分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完善了街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历史街区传统商业的复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市井生活气息的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原真性保护;并探讨历史街区风貌景观整治恢复的设计方法及其可持续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原真性保护一直是历史街区复兴改造中的重点问题,以往针对历史街区声环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噪声控制和声景方向,较少将声景与噪声地图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以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利用Cadna/A噪声地图软件,采用"声景目标"+"噪声地图"的模式来研究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与复兴问题。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特征人文活动及文脉保护、历史街区场景的活力复兴三方面得出模拟研究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原真性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尝试在众多目标中建立一种秩序,籍此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一个主导的一致性目标.这是一种实验。以城市复兴为背景的实验条件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本实验的目标并不是要完成一个特定的解决方案.而是利用城市物质空间的可塑性.假设与不同社会场景契合的物质空间形态.进而通过分析确认复兴的基本要素,以期在纷繁复杂的城市发展中使得历史街区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实验的结果即本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朦  赵剑锋 《小城镇建设》2011,(12):68-72,104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忽略对城市遗产的保护,致使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其中不仅仅包括建筑、街道、古树、古井等.更包括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历史文化街区.人们对于它的保护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对于“文化”一词则明显用力不够.特别是与市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市民文化。本文试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调查走访找出其中问题。探究市民文化与历史街区保护的联系,最终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以引起人们对于市民文化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保护与复兴是历史城区城市设计的首要前提,而城市环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应具有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多进穿堂式的平面布局形成的小空间格局、传统的街巷脉络是南京古城城市空间的精髓所在,是古城风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尺度关系、清晰的街巷肌理和空间围合,在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复兴中需要着力传承。对于传统的建筑的保护,南京城南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实践有许多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南官河畔的台州路桥十里长街,是一典型滨水历史街区,本文力求从实际出发,在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历史商业街区的城市特征价值,研究体现城市历史特征的构成元素,挖掘滨水历史街区的核心原形空间,从而明确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复兴商贸街区、增添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