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汉族,因胸闷、呼吸困难4 d入院。患者4 d前因发热后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夜间无法平卧,体温最高达39.4℃,伴心悸、乏力,以急性左心衰竭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血压最高达180/80 mmHg, 规律口服诺欣妥50 mg/次,每日1次降压。无吸烟史,无酗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04次/min, 呼吸14次/min, 血压168/87 mmHg。眼周可见散在紫红色瘀点。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8岁,因“突发反复心悸10d”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17.3/10.6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5+次/min,律齐,各瓣膜术闻及病理性杂音。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王梅  祖秀光  王秉臣 《临床荟萃》2004,19(7):386-386
患者,女,18岁。主因间断心悸3天入院。20天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天前于工作中突然出现心悸,持续半小时后突然停止如常。近两天上述症状时有出现,均突发突止,无头晕、眼黑、意识障碍、气短。一天前患者心悸呈持续发作不缓解而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血压96/53mmHg(1mmHg=0.133kPa),脉搏192次/min,心率192次/min,  相似文献   

4.
敬告作者     
成洪  王铮 《临床急诊杂志》2008,9(6):390-390
患者,女,19岁。因间断心悸1年,加重10d入院。于1年前活动时突发心悸,自觉心跳过速,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此后曾发作两次,在外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药后恢复正常。近10d因劳累心悸发作频繁,伴胸闷、头晕,无胸痛、黑噱及晕厥,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血压95/60mmHg,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00次/min,节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5.
孙乐栋  曾抗  钱芳  周再高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807-2807
患者男,22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乙酰螺旋霉素0.4g、抗病毒口服液20 mL,45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血压60/30 mmHg,脉搏130次/min,神清,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50岁.因胸闷、气促、头晕2 d入院.2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持续性轻度闷痛,同时伴气促、头晕.体温36.5 ℃, 心率102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50/30 mmHg.……  相似文献   

7.
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引起肉眼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卿  薛铮  梁芳 《临床荟萃》2007,22(5):356-356
患者,男,76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年,加重5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脉搏61次/min,血压15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1次/min,律齐,无杂音,余未见异常.血、尿常规及凝血机制正常.入院前3天外院心电图示: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扑动(2∶1下传),入院时呈窦性心律,无明显ST-T改变.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反复晕厥4个月,加重7d入院。门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伴重度反流。查体:血压130/75mmHg(1mmHg=0.133kPa),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副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相似文献   

9.
倍他乐克致急性心功能衰竭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61岁。因突发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 d于2005年1月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10年。入院查体:血压150/12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神经  相似文献   

10.
多发骨折1例     
患者女,45岁,主诉"车祸伤3 d"由急诊科转入我科.现病史:患者3 d前被汽车撞伤,急诊送入我院抢救,血压80/64 mmHg,心率110次/min,呼吸25次/min,嗜睡状态,颜面苍白.给予开放静脉通路,并输血、补液等治疗.患者左胭窝及右腕部皮肤裂伤.急诊予以清创缝合.经抢救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渐趋平稳,神智清楚,昨日下午6时患者生命体征:血压156/98 mmHg.心率98次/min,呼吸20次/min,为求进一步治疗,经急诊转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未进食,未排便.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达180/120 mmHg,近6~7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于130/80 mmHg左右.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崔明亮  程晨  李樱  张晶 《临床荟萃》2012,27(2):166-166
患者,男,52岁,主因突发心悸5小时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5小时劳累后出现心悸,少量活动后即感明显气短,门诊以"心律失常"于2011年6月30日收入院。既往入院前半月有不洁饮食引起腹泻的病史,给予消炎、补液治疗后好转。否认其他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3℃、心率9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6岁。主因劳累后胸闷心悸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10余年前曾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并于休息后缓解,经检查发现心脏瓣膜病,但未行进一步治疗。查体:心律齐,心率80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左室扩大,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右冠瓣前方可见一宽约4mm的裂隙。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72岁,因间断胸痛2 d入院。既往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查体:体温36.2℃,脉搏123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5/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浊音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23次/min,心音低,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9岁,高血压病史2年,糖尿病史4年,二尖瓣置换术后3年,现因活动后心悸气短来我院就诊,以“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糖尿病”收入院.查体: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3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舒张期粗糙的喷射样杂音,呼吸音清,双肺下可闻及少量湿啰音.人院2d后,患者不能平卧,心率70~140次/min,气短,双肺可闻及病理性湿啰音.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因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4d,四肢乏力1d于2010年10月22日入院.病前1周有鼻塞,流涕,轻微咳嗽,头痛病史,自服感冒药后3d缓解(具体用药不详).既往体健.查体:体温正常,脉搏:112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85/60 mmHg(1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心率11 2 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肠鸣音2次/min,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3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0年,血糖升高伴胸闷、心悸2年入院。入院时血压188/120mmHg,心率78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V5-V7 T波改变”,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给予非络地平等降压治疗,降压效果不明显。入院第5天患者诉左肾区剧烈疼痛,查体左肾区轻压痛,急诊腹部CT示左侧肾上腺占位,良性肿瘤,左侧肾门实质肿物,血压高达206/108mmHg,即予酚妥拉明降压治疗后突然出现心悸,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出,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主因间断性腹部疼痛1月余,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入院查体:体温36.4 ℃,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叩诊呈清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未触及心前区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腔检查:肠系膜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遵医嘱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输入,当该药输入约80 ml时,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全身皮肤弥散可见红色斑疹,继而胸闷,心悸,急测血压130/80 mmHg,考虑为氟罗沙星注射液所致过敏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5岁,因劳累后胸闷、憋气3年,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 d入院.人院时查体血压110/70 mmHg,头颅无异常:两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Babinski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各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倒置.  相似文献   

19.
胃镜检查中心脏骤停猝死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6岁,因呕咖啡色液体、解柏油样大便3d于2006年5月8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体检:神清,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体形偏胖,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ST-T轻度改变。血常规:Hb 70g/L。入院后给予输血、止血、抑酸、杀幽门螺杆菌(Hp)等支持、对症处理。住院第6天,血压90/60mmHg,心率89次/min、律齐,Hb 88g/L,  相似文献   

20.
例1杨某,女,61岁,退休干部,住院号4027018.因反复胸闷心悸30年,加重伴低热1个月,于2000年9月17日收住入院.患者30年前始反复活动后胸闷心悸,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个月前不慎受凉,咽痛咳嗽,咯白粘痰,且感低热,体温37.5℃以下,左颌下一淋巴结肿痛,胸闷心悸加重,活动后气喘.门诊急诊予青霉素静滴治疗10d,无明显疗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