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摩擦纺纱中尘笼的速度、输出速率及摩擦率等对纺纱质量有影响。一般情况下,高的摩擦率、较低的引出速率与较低的摩擦—尘笼速度会生产出较好的纱的质量。1.概述由于传统的环锭纺纱在提高速度时,捻度有一定的极限,因此发展了许多新型纺纱技术。摩擦纺从1977年投入市场后,纺纱速度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赵书林  张浩 《纺织学报》2006,27(3):83-85
提高摩擦纺纺制低线密度纱的成纱强力,是研究摩擦纺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摩擦纺纺低线密度纱时,对分梳速度、尘笼速度和输出速度做了大量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纺纱线密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分梳速度,纺低线密度纱时宜比纺中等线密度纱大些。在纤维输送状态一定的情况下,要合理确定摩擦比,以便获得最佳成纱强力值。在提高摩擦纺纱线强力方面,为确定分梳速度、尘笼速度和输出速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文分析了双尘笼摩擦纺纱机吸风口位置和尘笼之间缝隙宽度对成纱质量和纺纱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纺纱速度与纺纱原料、号数和捻系数的关系,推导出摩擦比与捻系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控制纺纱捻度、提高加捻效率、改善成纱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摩擦纺纱的摩擦辊径向跳动,对纺纱强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理论分析、静压测定和纺纱试验,证明了摩擦辊径向跳动导致正在加捻的须条跳动和尘笼胆内静压变化,从而影响加捻的稳定性,降低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5.
包芯纱摩擦纺的加捻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钟 《纺织学报》1990,11(9):29-30
摩擦纺纱机是在尘笼部分吸附住纱条,使纱条在尘笼表面作滚动而进行加捻的,如图1所示。在纱条  相似文献   

6.
摩擦纺纱也称DREF纺纱、尘笼纺纱,是奥地利Ernst Fehrer博士发明的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自摩擦纺纱问世以来,曾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一度被认为是新型纺纱的后起之秀,是最有前途的新型纺纱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纺纱方法可按集聚纤维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气流、静电、磁力等多种。摩擦纺(也称尘笼纺)是国际上七十年代新的一种纺纱方法,它与传统的环锭纺、走锭纺及现代的气流纺都不同,它是利用配置吸气装置的透孔滚筒(尘笼)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运动面上将喂入的开松纤维形成纤维条,通过运动表面对纱表面的摩擦将其拈合成纱,这一独特的成纱机理,使它摆脱了传统纺纱方法的高速迥转加捻部件,克服了传统纺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几种不同材料尘笼和不同表面处理的几种摩擦辊分别测定了摩擦系数,并配置不同纺纱工艺参数,探讨了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DREF-Ⅱ型摩擦纺纱机采用多种下脚纤维纺纱时,纺纱滚筒速度、摩擦比值、引纱速度、吸气负压、纱条直径和纤维材料六个影响成纱捻度的因素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可作为织造最终产品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于正书  邓永恭 《纺织学报》1989,10(1):39-40,48
本文介绍在摩擦纺纱实验机台上,用20多种不同的纤维输送管道进行了纺纱试验,并对管道进出口处气流速度分布作了测定,优选出进出口面积比为1:3.3的管道。通过试验证明,摩擦纺纱中纤维输送管道的几何形状对成纱质量有很大影响,用优选的管道并使其出口朝尘笼方向能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童步章 《纺织学报》1997,18(6):26-27,45
本文介绍了在摩擦率纱机尘笼出口处加装一只加捻转子以减少退捻力矩来提高该机的加捻效率的方法,结果使成纱的强力有较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摩擦纺纱技术已引起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摩擦纺纱系统可以在较高速度下纺制粗号纱 ,是唯一可以精确控制皮芯比率的短纤维纺纱系统。它广泛用于各类纤维纺制不同组分纱线 ,以适应不同的产品用途 ;纺纱系统的主要缺陷在于所纺纱线的强力较低。人们对摩擦纺纱系统的工艺原理进行了广泛研究 ,许多研究结果已经用于指导纺纱实践。摩擦纺纱线强力低 ,为了找出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对DREF纱性能的影响 ,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皮芯纤维的排列状态对纱线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关于纱线结构的研究也多有报道。但是 ,对于纱线在连续加载—…  相似文献   

13.
以亚麻短纤维为包覆纤维,涤纶短纤维为芯纱纺制摩擦纺包芯纱,通过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摩擦辊转速、纺纱速度,以及芯纱比例这3个主要工艺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到纺制亚麻短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的较佳工艺范围。  相似文献   

14.
DREF摩擦纺纱     
自1973年奥地利Ernst Fehrer博士发明了属于转环纺纺纱技术范围的摩擦纺纱法以来.摩擦纺纱机始终在不断完善和被稳步地推广应用。由于它能适应各种废旧的多元化再循环纺纱原料,且其纺纱速度高达250m/min以上.故在纺制多组份混纺粗支和特粗支纱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粗梳毛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毛(主要包括精短羊毛、车肚落毛、抄车、毛弹回丝、低级杂毛等),这些短羊毛的纤维平均长度约为15—25mm,纤维细度相当于50s以上羊毛细度,而 麻落麻纤维平均长度约为22—40mm,纤维细度约为3—5D,若利用这两种短纤维在传统的粗梳毛纺设备上纺纱,特别是在 BC584细纱机上纺纱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为利用好这些原料,我们在尘笼纺纱设备上进行了试纺,获得了成功,试制出10—12s毛麻混纺纱,生产了毛麻混纺粗纺女式呢产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制情况叙述如下: 一、FSI尘笼摩擦纺纱机的原理和纺…  相似文献   

16.
摩擦纺包芯纱纺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DREFⅢ型摩擦纺纱机上,利用通用旋转试验探索摩擦辊转速、纺纱速度与芯纱比例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包芯纱成纱强力,单纱断裂强度,纱线条干,细节,粗节,纱线棉结及毛羽数量等成纱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分析以优化工艺参数,从而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几年 来用德雷夫Ⅱ型 机纺制粗支纱的经验,于1978年夏始迈出发展中支纱范围的第一步。在保持摩擦纺纱法加拈优点的同时,考虑到随着纺制纱支的提高,在纱条中平行于纱轴的单纤维数量必然增加的这一规律,采用了包缠纺纱法。图1所示即以一根熟条喂入第一牵伸机构,牵伸成为具有平行纤维的芯条,并通过由装有两个相对吸风区的回转双尘笼组成的纺纱机构,同时在纺纱区由单独设置的第二牵伸机构输出开松(自由飞行)纤维落在两只尘笼间的楔形槽中,使之包缠在纱芯上,并引至尘笼前的一对输出罗拉卷绕成筒子(见图2)。用上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传统纺纱和自由端纺纱纱线结构的对比试验和研究,重点分析了摩擦纺纱纱线的内部捻度分布,各层截面中纤维密度分布以及伸直度和定向性等特点。并介绍了多种纱线结构研究的新方法,供新型纺纱工艺研究、纱线结构及其性能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各种纺纱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纱结构。在摩擦纺中,由于纱线和进入纺纱区分布的纤维流的恒速移动,纱尾形成一个“自由端”且是锥形的。纱线仅绕自轴旋转。摩擦纺中纱线形成机理至今还不完全清楚,纱线的结构参量也不能完全被人们理解。对摩擦纺纱线的结构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喂入成纱区的纤维、纤维流、成纱区和输送通道的气流以及其他的机械参数和纺纱条件决定了  相似文献   

20.
摩擦纺荨麻包芯纱的纺制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荨麻纤维是一种野生的天然纤维,属于麻类纤维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对荨麻纤维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了荨麻纤维的可纺性,开发出了以荨麻纤维和亚麻短纤维为包覆纤维、涤纶短纤维为芯纱的摩擦纺包芯纱,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纺纱速度、摩擦辊转速以及芯纱比例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优选出荨麻纤维摩擦包芯纱的纺纱工艺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