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备皮,需将病人肚脐皮肤污垢清除干净,以符合手术的要求,预防术后伤口感染。本人尝试过3种去除污垢的方法,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皮肤弹性较差、粗糙、干燥,对于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来说,去除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要承受很大的疼痛,如去除不当,会引发皮肤损伤。笔者对如何更巧妙的去除贴在老年患者身上电极片的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极片是连接人体与监护仪的唯一导体,其应用广泛,使用方便,但去除时却有一定困难。特别是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电极片胶面与皮肤黏合过紧,去除时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现介绍一种巧除电极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皮肤弹性较差、粗糙、干燥,对于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来说,去除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要承受很大的疼痛,如去除不当,会引发皮肤损伤。笔者对如何更巧妙的去除贴在老年患者身上电极片的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或需要抢救的情况,医生常会开医嘱给患者进行多参数心电监护或遥测心电监护等,以便于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作出相应的对症处理。在给患者安装各种监护仪器时,通常会用到数个电极片。但由于很多患者皮肤有皮屑、分泌油脂过多,或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皮肤干燥,使得在正确安装仪器后监护仪图像常会显示不好,从而影响监测效果及数据的收集,延误病情和诊治的最佳时间。笔者通过临床不断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种使用电极片的方法,经临床实践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海燕  马泽君  冉小燕  周波  曾化英 《护理研究》2008,22(13):1186-118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备皮,需将病人肚脐皮肤污垢清除干净,以符合手术的要求,预防术后伤口感染.本人尝试过3种去除污垢的方法,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电极片的安置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2种心电监护电极片安置方法(常规法和改良法)的结果(所用时间、图像清晰度)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2种方法所用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改良法用时明显缩短;图像清晰度无差异.结论 用改良法安置电极片既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也可保证监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2种安置电极片方法对心电监护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玉英  游桂英贺莉 《现代护理》2007,13(31):3004-3004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电极片的安置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2种心电监护电极片安置方法(常规法和改良法)的结果(所用时间、图像清晰度)进行对比。结果采用2种方法所用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改良法用时明显缩短;图像清晰度无差异。结论用改良法安置电极片既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也可保证监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M透明敷料在新生儿心电监护电极片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需要心电监护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3M透明敷料固定新生儿心电监护电极片.对照组心电监护电极片直接贴在新生儿胸前皮肤上,不用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两组电极片脱落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电极片脱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3M透明敷料固定心电监护电极片可减少电极片脱落的发生,减轻护士工作量,降低科室成本支出,提高心电监测效果,为临床治疗用药、抢救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治疗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尤倩 《护理研究》2012,26(9):864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经常会产生医疗垃圾,其中生物垃圾和接触过病人的针头等锐器都是要回收集中处理的,但产生的一次性生活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在临床实践中,听诊器是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查体工具,由于使用频率非常高,其用于接触听诊部位的重要部件,即拾音膜的损坏及更换次数亦非常多.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并且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我科应用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底膜替换损坏的拾音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临床工作中,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有创颅内压监测、脑积水等疾病在做脑室穿刺置管或造瘘术时,均需要巡回护士掀起病人头侧手术野的敷料单,配合术者明确外耳道孔的准确位置,协助术者找到脑室穿刺点的准确位置。由于术中需反复揭起手术区敷料及触摸病人耳朵配合手术定位,巡回护士的工作量大,且易造成术中污染。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用心电电极片能起到很好的定位标识作用并可预防手术污染。  相似文献   

12.
心电监护是临床中最常用的监护手段,监护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数月或更长。粘附皮肤的电极片外周黏胶部分透气性差,长期刺激易引起皮肤过敏,如皮肤瘙痒及轻微红斑,较重者出现皮肤破损和渗液。笔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对88例行心电监护24h以上的患者使用伤口薄膜敷料保护皮肤,未出现皮肤过敏现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 M液体敷料预防老年患者使用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安置心电监护仪的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根据电极片粘贴位置分常规侧和观察侧。在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弓交界处及右肋弓下缘以下部位的区域,按常规方法直接粘贴电极片(常规侧);在左锁骨中线与第2肋弓交界处及左肋弓下缘以下部位粘贴电极片的区域,先喷洒3 M液体敷料,待干后再粘贴电极片(观察侧),两侧均间隔48 h更换1次电极片。观察患者两侧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揭除电极片时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患者观察侧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侧,揭除电极片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M液体敷料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使用电极片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同时能降低揭除电极片时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电监护是通过电极片连接人体和导线记录心脏激动时所产生的电位差,以此反应心脏功能情况。电极片的内层由含多种电解质的凝胶物质组成,与皮肤直接接触时,可刺激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1]。患者病情重、皮肤生理异常、高过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因其具有使用方便、不必消毒、粘贴牢固、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特点而受到特别重视。经调查,国内一次性心电电极片的更换时间为24~72h,但患者常会出现皮肤过敏及监测效果不理想等现象。更换过于频繁,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使用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监测效果,引起皮肤过敏。为了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保障心电监测效果真实有效,2005年4-5月,我院进行了有关一次性心电电极片更换时间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ICU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综合诊疗体系,非计划性拔管是ICU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据统计,ICU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8%~20.6%.为了能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安全而对患者进行约束,以防止患者发生自伤行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约束的使用会带来很多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负性结果,不恰当地使用身体约束甚至会造成被约束者的死亡[1].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对60例重症患者采取人性化约束措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