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颈椎旋转、半失稳与颈性头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5,18(4):193-195
目的:探讨颈性头晕与颈椎旋转、椎体半失稳间的关系。方法:本组86例,按其主诉有无头晕分为无头晕组和颈性头晕组。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测量患者X线正位片上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侧位片上椎体间的位移距离。结果:无头晕组C2、C6的旋转度分别比颈性头晕组C2、C6的旋转度小,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性头晕组患者椎体半失稳率为66.7%,椎体间位移距离(0.20±0.18)cm;无头晕组患者椎体半失稳率为44.7%,椎体间位移距离(0.12±0.15)cm。两组患者椎体半失稳率和椎体间位移距离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性头晕与椎体的半失稳、C2、C6的旋转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颈椎病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无交感症状组(A组,n=284)和有交感症状组(B组,n=34).测量两组患者在颈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上C2-C7椎间角位移和椎体后缘滑移情况.并分别统计交感症状与颈椎不稳以及性别与颈椎不稳间的相关性.结果:A、B两组颈椎不稳的发生率分别为21.8%(62/284)和55.9%(19/34),统计学分析表明颈椎不稳与交感症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无交感症状的颈椎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颈椎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1.4%(37/173)和22.5%(25/11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有交感症状的颈椎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颈椎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7.3%(3/11)和69.6%(16/23),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不稳与颈交感症状密切相关,重建颈椎稳定性可能是交感型颈椎病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不稳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孙建民 《中国骨伤》2009,22(5):352-35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长期以来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统一,因此导致此病命名各异,如颈性眩晕,Barre—Lieou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门诊经常见到眩晕的患者经多科室诊治仍不能确诊,即使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也给予扩血管药物、中药、制动、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使得症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将其他型颈椎病合并有头痛、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有猝倒病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282-284,T001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型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了1989-1998年应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产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4例患者术前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1例有效;于不稳定节段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8.9%,结论 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Li C  Liu X  Ma Z  Y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伴有交感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12例,观察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MRI表现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颈椎X线表现:7例出现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5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轻度缓解。MRI:7例在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手术效果:7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为优,7例均为节段不稳的患者;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轻度缓解,治疗效果为良;1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稍有缓解,治疗效果为中。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7个月,采用于泽生等的判定方法:优15例,良7例,中2例,差1例。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是不稳的基础,手术治疗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付梓新 《中国骨伤》2001,14(8):475-475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 ,旋转手法的应用是关键 ,近几年有学者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解剖学方面倪文才等[1] 曾对 31具尸体标本进行椎基动脉系及其对延髓、脑桥等部血循分布情况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 ,椎动脉从出枢椎横突孔至入枕骨大孔处可谓“蜿蜒崎岖” ,共有 6~ 7个生理弯曲 ,椎动脉在其中位置相对固定。颅内椎动脉远侧段的管径约 3 0~ 4 0mm ,支配前庭神经核的基底动脉脑桥支管径仅 0 1~ 0 5mm ,支配迷路的内听动脉由小脑下前动脉分出 ,其管径平均为 0 2mm ,所以对上颈段大幅度的位移必然扭曲…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门诊1998-2006年间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中,男40例,女46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7~30d不等,平均15d;所有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均有病史、体检及辅检三方面资料的支持,并排除一些同样可以引起颈部酸胀、疼痛及手指麻木的相关疾病,确定患者颈部酸胀、疼痛及手指麻木症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根病变程度等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表明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螺纹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失稳22例,其中退变性下颈椎失稳15例,伤性失稳7例。单间隙融合4例,双间隙融给17例,3个间隙融合1例。22例中18例术后随该6个月,自觉症状、体征明显消失;内植入物无松动、移位,椎间隙保持术前高度。本资料表明,椎体间螺纹融合器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有效防止椎体间缩窄,保持神经乳的排列适当,并具有良好的术后影像条件,可以在术后进行MRI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形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方式与手术技巧及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平均54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5年。3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或猝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7例视力、记忆力减退,10例伴有脊髓症状,8例伴有神经根症状,3例伴有脊髓和神经根症状。X线片示钩椎关节横向增生30例,颈椎失稳2例,椎间孔狭小8例。均行X线、CT、MRI、MRA检查,据不同病理形态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3例,椎间植骨融合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8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2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并经12年随访,依据疗效标准,优22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术中2例误伤椎动脉,其中1例行缝扎,另1例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疗效。术中使用显微手术环钻,环钻直径1·31·4cm,术中要注意安全区解剖标志才能不误伤椎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形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方式与手术技巧及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平均54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5年。3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或猝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7例视力、记忆力减退,10例伴有脊髓症状,8例伴有神经根症状,3例伴有脊髓和神经根症状。X线片示钩椎关节横向增生30例,颈椎失稳2例,椎间孔狭小8例。均行X线、CT、MRI、MRA检查,据不同病理形态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3例,椎间植骨融合术2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8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2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并经1~2年随访,依据疗效标准,优22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术中2例误伤椎动脉,其中1例行缝扎,另1例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疗效。术中使用显微手术环钻,环钻直径1·3~1·4cm,术中要注意安全区解剖标志才能不误伤椎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5月~2009年6月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依据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 本组无术中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8个月,症状均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6.4±1.8)分提高到术后(15.2±1.5)分,JOA改善率83.0%,优良率86.4%,问卷调查满意度97.6%.X线检查证实无人工椎体移位、下沉,融合率100%.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适用于颈椎病前路次全切除术中.  相似文献   

14.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立民  姚猛  孙崇毅  刘继兰 《中国骨伤》2004,17(10):580-581
目的:探讨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定位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180例患者经4个月随访,治愈89例,显效73例,有效18例。结论:旋转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诊断及适应证的选择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法与术中控制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1年应用经皮股动脉插管进行双向双侧椎动脉斜位造影法(BSOVA)共33例,阳性者28例。其中24例因临床症状明显,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主要方法是在病变侧行颈椎横突前弓及钩椎关节增生之骨赘切除,并行病椎间盘切除加植骨,称“双减压椎间融合术”(BIFO)。术后经1.5—5.2年随访,效果满意。本文着重讨论了有关颈椎血供与术中控制出血;对BIFO设计原理、手术适应证、效果及评价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VCS)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VCS患者行椎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径、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的部位等。结果76例患者中,67例有异常血管造影表现,包括;①椎动脉V2、V3段外压性狭窄50例;②椎动脉单纯硬化性狭窄10例;③椎动脉纡曲63例;④椎动脉走行异常8例;⑤椎动脉细小或缺如21例。结论VCS的血管造影表现非常复杂,椎动脉V2、V3段的受压、纡曲是诊断VCS的最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应综合考虑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代偿机能,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方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的变化情况及病理意义。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 30例 ,正常组 3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正常组和治疗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取静脉血进行神经肽类物质NPY、ET、CGRP、ANP放射免疫检测。结果 治疗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浆NPY、ET、ANP明显高于正常组 ,而CGRP的含量则低于正常组 (P <0 0 5)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浆NPY、ET、ANP含量降低 ,CGRP的含量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可能起重要的神经 体液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寰枕关节间角、寰枢关节间角、C2/C3间角及下颈椎失稳情况及分布节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并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前屈位X线片中,两组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枕关节间角的后伸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位X线片中,两组的寰枢关节间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关节间角的前屈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3间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下颈椎失稳情况及节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CS组的临床表现中,头晕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颈部屈伸活动诱发头晕最常见,头晕多伴有头痛症状,压痛部位多集中在上颈段。结论:X线片征象及临床表现均提示VCS多伴随上颈段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诊断VCS时应重视对功能位X线片枕颈部前屈活动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