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西医康复组和西药组,每组92例。综合康复组采用一站式社区康复;西医康复组采用机能康复疗法;西药组仅予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中(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对三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NIHSS)及中医临床证候评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并随访所有患者1年,统计1年后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三组的NIHSS评分均逐步改善,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t=3.07/3.05,P〈0.01),而西药组于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个月后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三组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均逐步改善,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t=4.43/4.62,P〈0.01);随访1年,综合康复组致残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西医康复组(x2=4.36/4.05,P〈0.05);三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能明显降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西医康复组及西药组各92例,综合康复组采用一站式社区康复,西医康复组采用机能康复疗法,西药组仅以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中(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认知功能检查,采用汉密尔顿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法进行心理状态测评。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相近,二者的改善均优于西药组;治疗3个月后综合康复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西医康复组,二者又均优于西药组。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及西药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尤其表现在长期疗效方面。  相似文献   

3.
早期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头针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原则,选择135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针康复组(45例),康复组(45例),头针组(45例)。分别采用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单纯现代康复治疗和单纯头针治疗。治疗6个星期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6个星期后,三组患者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康复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对比,头针康复组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针康复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康复组和头针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及早介入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二者合用,协同提高疗效,可作为脑卒中早期康复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芳  徐静静  罗珊  都冬梅 《四川中医》2010,(12):112-1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到2010年5月在3家协作医院住院的16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入选的患者在入组时和1个月后用Barthel指数(BI)及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评分,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1个月后康复组在AD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中的7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中躯体疼痛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综合康复组32例、康复组30例、针灸组30例和药物组28例。用Fugl-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FMA’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之间治疗前后比较,针灸加康复的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1);针灸组与康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极大促进脑卒中偏瘫肩的康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治疗;综合康复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理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Fugl—Meyer(FMA)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12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康复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肌痉挛程度(Ashworth)和肢体运动功能(FMA)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肌肉痉挛发生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4.2%,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肌肉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不同分期运用不同针刺治疗原则结合中药分型辨证论治,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设综合康复组、康复组、针药组,三组分别经过30天的治疗以后,对各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并在三组间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康复组和针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及针药组(P〈0.01)。结论:进行脑卒中偏瘫功能康复需要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同传统的针灸、中药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康复护理治疗1个月后,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FIM)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FIM评分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运动功能(t=4.54,P〈0.05)、FIM总分优于对照组(t=2.91,P〈0.05),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5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组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后运动功能、FIM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两组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易化技术结合体针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结合体针组(A组)55例、单纯康复组(B组)53例、单纯体针组(C组)52例。所有患者均按急性期常规处理,B组同时采用易化技术疗法,C组同时采用传统体针疗法,A组采用易化技术结合体针治疗。3组病例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以简式Fugl-Meye(rFMA)评测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Barthel指数(BI)评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6周后,3组FMA评分、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其中A组的FMA及BI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易化技术结合体针疗法能促进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并在我院社区门诊建档的3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生活护理如一般的随访和肢体按摩,康复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如持续的规范康复训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指导前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的规范康复训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使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化的方法纳入康复组和对照组。将我社区内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生每周2次上门指导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辅助器具使用,环境改造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改良Fi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i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P〉0.05;康复组治疗1个月后Fi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综合模式(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13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康复指导组(A)和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B)。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指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干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现代康复治疗和中药、针灸治疗,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入选病例分别在入选时、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运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康复指导组与针药结合康复组的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康复组ADL评分优于康复指导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综合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并维持已获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恢刺经筋结点法联合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法分为恢刺组、PNF康复组和综合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 d,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评定3组患者患肢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3组患者VAS评分、S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法联合PNF康复技术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肩部疼痛,改善患肢肩部功能及肩手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治疗,西医康复组采用西医康复手法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整体功能水平,1疗程(28天)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N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NDS、ADL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NDS疗效总有效率靳三针组为94.0%,西医康复组为8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组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靳三针疗法能够更有效改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25例,不进行康复训练,给予内科护理指导。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的选择时机.方法:选择22例脑梗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12例)、恢复期康复组(10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进行康复治疗(48h内),恢复期康复组在病情稳定3周后开始康复治疗.采用FMA评定法进行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I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组评定时间均为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并行两组间评分比较.结果:早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恢复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霞  郇志华  梁卓燕 《中医药研究》2011,(11):1406-1407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为试验组,应用循证医学中推荐的方法进行治疗。另选取地域相邻社区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的评定。结果总体上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内比较,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前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的方法运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另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