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愈显率7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6%,愈显率38.4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后的改善以治疗组更明显.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愈显率74.4%;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愈显率3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付玉 《辽宁中医杂志》2010,(6):1053-1054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祛瘀通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腑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通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8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通络方,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治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1%(P< 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发病在72h以内的急性脑栓塞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化痰通络方,两组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79.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和总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结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 0例 ,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9% ,治愈显效率 7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9.1% ,治愈显效率 38.3% ,两组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勇  王松龄 《光明中医》2009,24(10):1905-1906
目的:观察导师王松龄教授白拟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化痰祛瘀通络方,对照组60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用血塞通治疗,对照组55例用香丹注射液治疗,用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的改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7.27%,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络法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脑平肝丸口服及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通络法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疗效明显,且能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Hcy含量,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3):271-27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于水生 《河南中医》2020,40(2):229-232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筛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稠度、血管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弹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血液黏稠度、血管阻力、血管弹性,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绞痛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缺氧性肺血管构型重建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持续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对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分析,提出形成肺血管构型重建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虚是始动因素,又是基本病机,是肺气虚向肺肾气虚的演变,血瘀、痰阻是继发的病理改变,肺络不通是局部的病理结果;治疗应以补益肺肾、活血消痰、疏通肺络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病机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病机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分别于3个时间窗,即发病后12h内(超急性期)、发病后第3d至1周内(急性期)和发病超过3月后(陈旧性)采集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窗的病机构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多属寒凝痰阻;急性期除气虚痰瘀外,阴虚内热是此期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以本虚为主,多气虚血瘀夹痰,脾肾不足水气内停亦较常见。结论:时间窗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辨证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春霞  颜乾麟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76-1077
本文提出,瘀血是导致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基本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是贯穿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气、血、津液相关的理论,实证多从肝郁血瘀、痰瘀交阻论治,虚证则有气虚血瘀、阳虚血瘀之分.临床上灵活应用理气活血法、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法、温阳活血等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赵瑞轩 《河南中医》2021,41(1):116-119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逐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毒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  相似文献   

17.
晋库根 《山西中医》2012,28(6):7-8,10
目的:观察补气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补气逐瘀汤化裁。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95%CI=73.45%~97.90%);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95%CI=49.80%~83.5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37 5,P=0.015 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心电图综合疗效比较,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部分血流变学参数、中医证候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气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其收益为OR=0.22(95%CI=0.05~0.91),NNT=4(95%CI=2.26~40.32)。  相似文献   

18.
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青  陈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2):760-761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1例用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对照组37例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总有效率62.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脑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损伤相...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急性期中医综合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在中药基础上加用非药物疗法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塞急性期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非药物疗法,于治疗后第14d、第21d及随访2个月时评定中风病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总的生活能力状态(ADL)。结果治疗后第14d,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21d,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时治疗组ADL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脑梗塞急性期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患者,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非药物疗法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