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冯力  李朝阳  吴冬  敖杰  周伟  李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78-187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经路。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1例,调整手术床头低15°,头偏向左侧45°。采用便携式彩超高频探头、二维显像观察颈内静脉走行,观察其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及颈总动脉关系,测量颈内静脉内径;超声定位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结果: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下,颈内静脉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后面者占80%,位于内侧者占20%;在锁骨上缘水平,颈内静脉内径为1.692(±0.023)cm;其中男性颈内静脉纵轴与穿刺点与同侧乳头连线夹角偏内5.285°(±0.865°)。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试穿刺成功率100%,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5%。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选择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平面,锁骨头前内侧为进针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穿刺291例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玉兰 《右江医学》2004,32(4):376-376
我科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4年 2月 ,对 2 91例危重病人、肿瘤手术化疗病人、禁食或不能进食需长期补液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现将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 91例患者中男 171例 ,女 12 0例 ,年龄 17~ 86岁 ,其中癌症手术患者 2 2 0例 ,脑外伤、创伤性休克 36例 ,输液困难者 35例。2 .穿刺部位[1] 及方法 右颈内静脉穿刺部位取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缘或稍上方 ,也可以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 ,动脉搏动的外侧为穿刺点。穿刺方法 :采用头低肩高仰卧位 ,头转向左侧 ,显露胸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安全,适合于危急情况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手术或急症病人180例,分为三组,每组60例。Ⅰ组经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1 cm以上任何一点处穿刺;Ⅱ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靠近锁骨上切迹1 cm处穿刺;Ⅲ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穿刺。结果 I组试穿刺的1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的总成功率可达96.6%和98.3%,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经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后缘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索更为安全简便的深静脉置管途径,我们于1998年1月~1999年8月进行了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46例,成功率98%,效果满意。与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低位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有适应症多,并发症少的优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20~78岁。右侧置管40例,左侧6例,平均置管时间10±35天,置管失败1例,成功率98%。12 穿刺点选择及置管方法:病人平卧,头过伸,下颌旋向对侧45°~55°。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形顶点上方15~20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如何快速、安全、有效地建立颈内静脉通路。方法 :1 999年 4月前 ,我们采用颈内静脉中路置管 2 1 4例 ,患者仰卧位 ,肩下垫一小枕 ,头偏向对侧 ,取胸锁乳突肌肉缘 ,喉结水平扪及动脉搏动后向外侧约 0 .5 cm处进针 ,对准同侧乳房 ,与皮肤呈 45度角 ,穿刺成功后置入 Quinton1 1 .5 Fr× 1 9.5 cm双腔导管 ;此后采用颈内静脉下路置管 32例 ,患者取枕仰卧位(心衰者取半卧位 1 4例 ,坐位 1例 ) ,头偏向对侧 ,取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及锁骨上缘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顶点为穿刺点 ,沿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穿刺 ,与皮肤呈 45度角 ,穿刺…  相似文献   

6.
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 1995年至2 0 0 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深静脉导管留置共 5 77例 ,患者年龄在 30岁~ 6 0岁 ,1995年~ 2 0 0 0年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36 2例 ,颈内静脉中路插管 16 5例 ,锁骨下静脉插管 5 0例。采用美国 KENDAL L 双腔导管11.5 Fr× 1.6 ktf。2 方法   (1)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患者取去枕仰卧位 ,两肩钾间垫高 ,头偏向左侧 ,胸胸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及锁骨…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3年10月以来采用中位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100例,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解剖与方法应用解剖:颈内静脉从颅底穿出,进入颈血管鞘内。其上段在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内动脉的后外侧;中段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所形成三角之顶端,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于颈总动脉的外侧;下段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在胸锁关节后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再与左头臂静脉汇合,组成上腔静脉,它位于胸骨柄-体关节的右侧,相当于第二肋间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中心静脉压(cvp)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一种简易方法。一般多采用静脉插管,需切开皮肤,经肘前贵要静脉或头静脉插管至上腔静脉,或经腹股沟大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但这种方法对组织有损伤,易引起感染。我院自1976年2月~1985年2月,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术补液206人次,其中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测定中心静脉压20例,现介绍如下: 方法两侧锁骨下静脉均可采用,但一般都选用右锁骨下静脉(因左侧有胸导管经过,胸膜顶位置较高,容易误伤,右锁骨下静脉较直,容易插入导管)。 (1)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头,头转向穿刺点对侧。 (2)穿刺部位:以胸锁乳突肌外侧头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方法先后应用于各种麻醉手术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8岁。食道癌切除术25例;肺癌切除术14例;复合外伤手术12例;脾切除术2例。方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采用快速诱导插管,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后,进行穿刺。患者仰卧位,肩部垫一薄枕,头后仰转向左侧(首选右侧穿刺),头低位15°~30°。术者站在患者头端右侧,用手触摸到甲状软骨上缘,做一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叉处为穿刺点。首先用普通7号针头(连接装有2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穿刺。方向为:向下、向内、相当于对测足跟方向,针与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深静脉穿刺的首选在临床广泛应用,其误伤动脉的并发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 是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间解剖关系的变化特点.方法 记录139名成年患者右颈部高位(胸锁乳突肌上乳头突起至锁骨中点)、中位(胸锁乳突肌的胸骨段与锁骨段的交叉点)、低位(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靠近锁骨区域)3处位置上的动颈内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静脉夹角及重叠距离.结果 与高位相比,中位和低位的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和动静脉夹角均显著减小,重叠覆盖程度则显著增大.与中位相比,低位的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和动静脉夹角也均显著减小,重叠覆盖程度显著增大.结论 高位处颈内静脉变异较小,临床上用解剖定位法在该处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动脉损伤概率小.  相似文献   

11.
陈琼辉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667-667
我科自1998年以来开展深静脉穿刺置管,为临床抢救各类病人创造了一定条件,并作出实际贡献,详细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深静脉多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576例病人中颈内静脉穿刺占多数48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4例,股静脉穿刺86例,年龄5个月~80岁。其中颈内静脉穿刺中10例误穿颈动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其余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1.2操作方法1.2.1颈内静脉穿刺多选用前路进针,病人头低脚高位,胸部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平环状软骨,左手摸到颈内动脉搏动处,右手持针于动脉处旁开约0.5cm进…  相似文献   

12.
<正> 颈内静脉穿刺有前路、中路和后路三条途径,通常多以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多见,但定位较低,成功率低和易发生并发症。我院至1995年起根据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采取高定位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肌头和锁骨肌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3横指处为穿刺点,成功的进行66例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大燕  高泉  陈春彬  廖霖 《广东医学》2001,22(7):576-577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进路法 ,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 观察 42具成人尸体的颈内静脉外径及体表投影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的关系 ,以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上方 30mm处为穿刺点临床应用 16 9例 (改良法 ) ,并与中路法 15 0例作对比 ,观察两组的穿刺效果。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7 6 % ,对照组为 95 .3 % (P <0 .0 5 )。试验组皮肤至颈内静脉的深度为 ( 2 1± 0 3)mm ,对照组为 ( 3 1± 0 3)mm(P <0 0 1)。试验组误穿动脉及胸膜发生率为 0 6 % ,对照组为 4.0 % (P <0 .0 1)。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改良法与中路法比较 ,进针浅 ,损伤小 ,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14.
颈内静脉置管常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扩容、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和肠外营养治疗等。 2 0 0 1年至今本科采用导丝引导颈内静脉置管运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1 0例 ,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堵管、感染等并发症 ,且透析疗效好。现将操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及操作方法1 1 材料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美国制造的Arrow双腔中央静脉导管。1 2 操作方法 :定位 :患者去枕平卧 ,肩后垫高 ,头低 1 5~ 30°,选右侧颈内静脉 ,头转向左侧 ,使颈部伸展 ,确认胸锁乳突肌三角顶部皮肤为进针点。如标志不清 ,可选锁骨切迹上 3cm处为进针点…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方法多采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式。Ferkel首先报道了胸锁乳突肌延长成形的改良术式 ,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该术式治疗 2 8例患儿 ,其中男 17例 ,女 11例。年龄 4~ 13岁 ,平均 7.4岁。随诊时间 1~ 5年 ,平均 2 .4年。 9例以胸骨头紧张为主 ,5例以锁骨头紧张为主 ,14例胸骨头和锁骨头均紧张。手术方法 :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内外缘间、锁骨上 1.0cm处作横行切口。分离出胸骨头及锁骨头 ,胸骨头“Z”形切断 ,锁骨头自止点切断 ,将头颈置于中立位。如上部肌仍紧张 ,于乳突下作一弧形切…  相似文献   

16.
需要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后天性心脏病往往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外科疾病 ,本文总结 3 0 0 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 10例合并心脏外疾病 ,同期进行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病人中 ,男 6例 ,女 4例。年龄 6~ 5 0岁。先天性心脏病 3例 ,风心病 5例 ,左房粘液瘤 2例。合并髂总动脉血栓 4例 ,髂总动脉瘤栓 2例 ,先天斜颈、右斜疝、尿道口狭窄、右乳癌各 1例。合并先天斜颈和右斜疝的病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完成手术 ,分别做了胸锁乳突肌 (胸骨头和锁骨头 )切断和疝修补术。余 8例均是心内直视手术开始前完成手术。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7.
顾以瑾 《上海医学》2004,27(11):868-868
患者男 ,4 8岁 ,病理证实为喉癌。于 2 0 0 1年 8月 15日在我院行全喉切除术 ,术后 13个月发现右颈部肿块 ,因患者对再次手术有顾虑 ,拖延 3个月后肿块明显增大 ,CT示 :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见一大小为 4cm× 4cm× 7cm肿块 ,密度不均 ,部分有液化坏死 ,上达舌骨下水平 ,下达锁骨上水平 ,右颈内静脉受累及 ,邻近甲状腺及血管受压向内前方移位。 12月 9日于全麻下行右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于锁骨上切断胸锁乳突肌两端 ,见其深部为肿瘤组织 ,因无法寻及和结扎颈内静脉下端 ,故沿肿瘤前缘自下而上打开颈动脉鞘 ,分离与颈动脉粘连的肿瘤至分叉水…  相似文献   

18.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5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0年至 2 0 0 2年 ,作者共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35 1例 ,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自 2 0 0 0年到 2 0 0 2年选择手术患者 30 0例 ,外科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 4 0例 ,ICU需插漂浮导管和透析的患者 11例 ,共 35 1例。其中男性 2 5 2例 ,女性 99例 ,年龄 2 5~ 84岁 ,均首选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 方法 体位 :患者去枕平卧 ,头稍偏向对侧 ,肩部垫高 4~ 5cm。穿刺点定位 :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点处 ,即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穿刺时应避开颈外静脉。穿刺方向 :局部麻醉后进行试穿 ,穿刺针指向同…  相似文献   

19.
人胸锁乳突肌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胸锁乳突肌各亚部的构筑特征,并对该肌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为胸锁乳突肌移植的取材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①用14侧胸锁乳突肌进行肌构筑学研究.②用50侧胸锁乳突肌进行大体解剖测量并对其中40侧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研究.结果①胸骨头亚部肌重20.5±6.67g、肌长19.63±2.62cm、生理横切面积1.81±0.73cm2,锁骨头浅亚部肌重7.09±2.66g、肌长16.48±2.33cm、生理横切面积0.59±0.25cm2,锁骨头深亚部肌重7.62±2.71g、肌长14.43±1.82cm、生理横切面积0.77±0.38cm2.②神经入胸锁乳突肌有两种形式,一是穿锁骨头深亚部入肌,占35%,入肌点距乳突尖4.03±0.38cm;一是在锁骨头深亚部后缘入肌,占65%,入肌点距乳突尖4.42±0.31cm.结论①胸骨头亚部的肌重与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锁骨头两亚部之和的1.40倍与1.33倍,是胸锁乳突肌肌力的主要提供者.②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约在锁骨头深亚部深面中、上1/3交界处.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体会宁夏自治区医院许勇,陈永祥做锁骨下静脉穿刺可经锁骨上,也可经锁骨下途径,经锁骨上胸锁乳突肌旁做锁骨下静脉穿刺者报导极少。我们自1985年6月~1995年6月,对239例住院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其中经胸锁乳突肌旁芽刺20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