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808名武当山镇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1.8%.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结论:针对影响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老年人健康公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云南省428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用集中指数评价公平性。[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9. 9%,慢性病患病率为36. 6%,需住院率19. 2%;家庭人口多是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患慢性病是两周患病和需住院的危险因素;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和需住院率高于男性。不同收入老年人的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需住院的集中指数为正值。不同文化程度的相关健康指标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结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经济因素和文化程度均影响着健康的公平性。应加强对女性、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天津市蓟县农村社区1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转化的影响因素及为当地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两个行政村200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1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9.4%;慢性病患病率15.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卫生服务需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收入。[结论]天津市蓟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仍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学特征和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楚雄州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659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农村居民过去半年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高血压、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肠炎、心脏病、骨质增生、肾结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楚雄州农村居民的主要慢性病;不同经济地区、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的农村居民其慢性病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家庭人口数、经济状况、饮用水、居民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楚雄州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家庭人口数少、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低收入农村居民是陧性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农村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时将重心放在以上高危人群: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制定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某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从成都市某区随机选取6个社区的1058户家庭共285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4%,年龄为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慢性病患病率为5.5%,年龄和在业与否是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两周就诊率为40‰,患病后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总体较好,最常就诊单位为省级及以上医院,其次是市级医院。[结论]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农村居民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夏五县63个乡镇29083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获取2015年五县入户横断面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1.50%,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18.90%。单因素检验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病史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病史是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宁夏五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有慢性病、文化程度低、特殊人群(女性、儿童、老年人)是两周患病的危险因素。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针对特殊人群制定卫生政策,是保障居民健康需求,提高卫生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地区15岁以上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3年对浙江省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浙江省农村地区1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为11.4%。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慢性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结论:浙江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岱海镇、麦胡图镇、曹碾满族乡3个乡镇799户农户,共计2058人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390.18‰,不仅高于2008年全国的平均水平176.7‰,也高于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213‰。分析表明年龄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且年龄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浏阳市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浏阳市抽取3个乡镇,对15岁以上居民进行入户普查,共计调查42 713人。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浏阳市常住居民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现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7年浏阳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1.96%,根据浏阳市农村居民年龄构成标准化后的总患病率为23.42%;患病率居前4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38.3‰)、肾结石(10.0‰)、冠心病(8.1‰)和慢性支气管炎(5.8‰)。浏阳市农村居民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有体质指数高、高龄、低文化程度、工作不稳定、戒烟和低收入等。结论湖南浏阳市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心脑血管疾病、肾结石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疾病防控部门应针对浏阳市农村居民患病的危险因素,制定和实施积极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威海市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12.40%,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消费结构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者、离退休者、无业/失业/半失业者以及贫困人群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上述高危人群的慢性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为消除年龄对不同指标的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对两周患病率进行了年龄的标化。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6.9%。女性两周患病率(8.0%)高于男性(6.0%)。男女性不同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都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女性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青年组、中年组、低收入组、汉族、文盲组、三种婚姻状况女性两周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结论女性两周患病率高于男性。昭通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职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为消除年龄对不同指标的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对两周患病率进行了年龄的标化。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6.9%。女性两周患病率(8.0%)高于男性(6.0%)。男女性不同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都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女性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青年组、中年组、低收入组、汉族、文盲组、三种婚姻状况女性两周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结论女性两周患病率高于男性。昭通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职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云南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云南省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分析。[结果] 2003-2018年,云南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从9. 5%上升到37. 63%,两周患病率从10. 9%上升到37. 23%;农村慢性病患病率呈现骤增趋势,2018年农村慢性病患病率首次超过城市。按性别分类,2008-2018年,不同性别的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分别从12. 27%、15. 99%上升到35. 33%、39. 87%,且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现象。按年龄组分类,两周患病率总体呈现低龄组和高龄组偏高的现象,且慢性病患病、两周患病均有年轻化趋势。按文化程度分类,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总体呈现低学历者患病率高,高学历者患病率低的现象;慢性病疾病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农村增速高于城市;老年人、女性、文化程度低人群慢性病患病几率较大,且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西部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描述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拟合两水平 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4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35.92%,两周就诊率为129.01%,两周患病就诊率为384.00%..影响两周患病就诊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卫生服务可及性、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疾病属性和新农合等. [结论] 经济困难是两周患病未就诊的主要原因,新农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46276人,两周患病率13.97%,慢性病患病率11.61%,女性(5.99%)慢病患病率高于男性(5.61%).居民两周患病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高血压(7.41%)、上呼吸道感染(2.96%)、风湿病(0.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婚姻状况、年龄、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性别、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则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山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与慢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婚或丧偶、人均年收入高、文化程度低是居民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老年人及离退休、无业人员则是患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卫生厅与哈佛/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中海原、盐池、同心、彭阳、西吉5个样本县"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12年30 583名农村居民的追踪随访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30 583名农村居民自报患≥1种慢性病者4 182例,慢性病患病率为13.7%,年龄标化慢性病患病率为13.49%,高于2008年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年龄标化慢性病患病率的10.98%(u=12.85,P<0.05);4 182例慢性病患者中,患1、2和≥3种慢性病者分别占84.0%、12.9%和3.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年龄≥5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家庭年均经济收入中低收入及以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均经济收入状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40053名广州市户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海珠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2.91%,两周患病病例中82.68%是慢性病,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18.31%,两周患病和住院就诊单位均以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和体育锻炼均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及是否就诊的主要因素,而饮酒因素仅影响就诊行为。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以慢性病为主,医疗服务的利用都以大医院为主,卫生服务潜在需求存在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萝岗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民患病频率和有关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对住户成员进行询问调查。[结果]萝岗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63.20%0,城镇为149.32%o、农村为192.90‰;采用10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分组、性别、婚姻状况、调查前半年是否惠有慢性病、饮酒和年龄。[结论]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143.0%o),性别、城乡差异较大,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抽样调查。采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左右的居民能够正确识别3个及以上慢性病危险因素;40%左右的居民采用患病后自己购药、服药的方式;30%左右的居民从没有进行过健康体检;60%~70%左右的居民需要提供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资料;90%左右的居民希望得到定期的义诊筛查常见慢性病;慢性病患病群体中50%以上强烈需求用药指导。[结论]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三级预防各阶段健康教育需求大,农村居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亟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昭通市3个县(区)共3645户10,584个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次数、两周患病就诊率了解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零膨胀泊松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昭通市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为4.72%,两周患病就诊率为73.49%。卫生服务需求受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人均收入的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结论]昭通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均低于国家农村平均水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高,但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低收入人群和男性就诊可能性低,就诊时疾病严重程度高。应更加关注男性、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