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矿井透水及突水事故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危害性巨大的自然灾害,尤以山区岩溶煤矿为主。四季春煤矿继续向深部开采,其发生矿坑岩溶涌水危害则会进一步增加。为确保煤矿生产生活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水源,采用解析法和比拟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利用矿坑涌水量实测值对预测值进行校验。通过对比论证分析,比拟法预测成果充分考虑了矿区水文地质开采实际特征,相比解析法精度高、可靠性强。分析结果可为煤矿合理取用水和防治水提供详实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不丰富,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因此,在开采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过程中,采矿排水对周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应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县某一铁矿为例,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分别对该矿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将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500m开采条件下,计算结果分别为41991.44m3/d和3150 m3/d,得出数值法更适合水文地质复杂条件下矿坑用水量的预测,且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具有一定实用性,可为矿山制定防排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矿坑突涌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开发利用,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有效开展矿区涌水量预测成为保证矿区安全开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内蒙古昊源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发现矿坑充水水源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采动裂隙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对矿区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评价,为矿区开采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乃丰  任红蕾 《治淮》2022,(11):18-20
基于对邹庄煤矿区域含水层补给条件的分析,通过数值法和解析法计算了矿坑涌水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模型边界、含水层厚度及性质,数值法的处理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含水层实际情况。与解析法相比,数值法的预测结果更加符合涌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总体认为数值法预测的矿坑涌水量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河南省煤矿开采疏干排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煤矿开采供排水的特点,对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别于一般地下水取水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水资源论证等级与程序、水资源论证范围与水平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矿坑涌水量评价、矿坑涌水规模与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矿坑涌水水源论证、矿坑涌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艺 《陕西水利》2023,(9):50-51+54
首先分析矿井区域地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析,为清除矿坑涌水量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更好地保障矿井的安全。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两种方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成果,最终推荐成果比拟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
完整大井法和完整水平廊道法是目前矿坑涌水量预测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受其概化条件限制,计算的涌水量往往偏大。通过某矿山实测矿坑涌水资料与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论证了将非完整大井和非完整水平廊道分别概化为完整大井和完整水平廊道带来的矿坑涌水量预测误差,并研究了非完整方法中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完整水平廊道法计算结果是实际排水的105. 24%,而非完整大井法计算结果则是实际排水量的127. 24%。采用完整水平廊道法计算的涌水量是实际排水量的149. 92%,而完整大井法则是实际排水量的344. 08%。因此非完整水平廊道法更适合本矿区及条件相似的其他矿山的矿坑涌水量的预算。另外非完整方法中参数的灵敏性分析表明,渗透系数对涌水量计算结果影响最大,是最为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对地下水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钻孔提水试验数据求出影响半径和渗透系数,按照地下水动力学方法求出了洞库涌水量,采用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MODFLOW对山东某地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涌水对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规律和地下水漏斗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预测,分析石洞油库涌水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洞库涌水量较小,在施工3 a期间涌水主要来自岩石的弹性释水,对地下水位基本无影响;不考虑储油的情况下,模拟洞库运行50 a,地下水位在垂向随时间线性下降,平面上影响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矿井的开采,矿井涌水问题已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首要问题,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井下涌水量的科学预测是安全生产和合理取用水的前提。在对模拟区边界条件和孔隙水介质进行概化以及对水文地质参数和其他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将该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均质,各向同性,无侧限边界的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的矿井涌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及预测。通过模型模拟和可靠性分析认为,模型所率定的参数符合实际且模型边界条件合理,预测结果认为该区域井下涌水量能满足矿区采矿用水。  相似文献   

10.
GMS软件是一套专门用于模拟孔隙介质中地下水流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通过GMS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搭建矿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应用模型,预测在矿区正常生产条件下,矿坑排水造成矿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分析水位下降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并预测矿停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为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太田煤矿区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收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 气象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及水文地 质条件。将太田区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 其后重点分 析矿床充水条件及充水通道, 根据分析, 最后选择/ 大井法0及/ 暴雨峰值系数法0初步预测标高 1 300 m 处矿坑正常 涌水量及多年最大涌水量。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建设生产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2.
矿井水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水水质评价是人们认识水环境质量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模糊综合评判法恰好符合水环境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 因而在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强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我国典型的矿业缺水城市--阜新为例,对该地区矿井水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该地区矿井水的污染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隧道涌水量解析预测方法众多,各种解析法预测结果往往存在不一致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组合预测思想,采用线性加权组合形式对常用的隧道涌水量解析计算方法进行组合。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目标方法外其他方法的整体预测趋势作为参考系,引入漂移度指标对各单项解析法进行可靠性评价,运用合理的权重分配方式建立了组合解析预测方法。以广州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选用了裘布依模型等4种常用的解析法对隧道正常涌水量分别进行了单项和组合预测。结果表明:在最佳预测方法未知的情况下,组合预测方法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隧道实际涌水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淮北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分布规律,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已有相关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采煤塌陷区域含水层结构变异入手,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煤层完全开采情况下矿坑不再排水,因采煤矿坑排水而下降的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在降雨补给和河流补给的作用下将逐渐回升,但基本无法恢复至采前水平;2)裂隙岩溶水接受塌陷区湖泊地表水和松散层孔隙水通过垂向网络型导水裂隙带不断入渗补给,导致研究区域裂隙岩溶水水位上升和溢出而形成多个局部水丘。闭坑后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流场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东滩煤矿3303综放工作面在FS46断层附近的轨道顺槽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3303综放面轨道顺槽在上覆煤层开采期间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并通过对3203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量的分析,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分析和划定,进一步认识了构造复杂区域的矿压显现规律,揭示出复杂地质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作面进行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电站管道水击计算的自适应网格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首次将自适应网络方法应用于水电站管道水击计算中,通过与水击的特征线法计算结果相比较,其结果更加真实合理,研究表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对整个模拟区域间断的捕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提高了数值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软岩巷道在受采动影响下的围岩松动圈大小及发展规律,为锚杆锚索支护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家梁煤矿受采动影响的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孔壁检视法和地震波反射法联合现场测试,然后用分形理论来预测比较围岩松动圈大小的方法来测定围岩松动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的巷道的松动圈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最终稳定在1.7~1.9m之间,而且用分形理论预测的结果和现场测试的结果几乎相同;该联合测试方法为软岩巷道的支护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其他类似矿井的松动圈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煤矿地表积水对煤炭地下开采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以地表积水渗流规律与之比对,判定该积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状况.该研究方法对煤矿水害防治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鑫  陈洪凯 《人民长江》2017,48(21):74-79
针对矿区地质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分析大量有关文献并结合实践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矿山开采制度、矿区环境评价与监测技术、矿区地灾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发现:国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着眼微观层面对土壤、水质等方面的修复,而我国矿山地质保护绝大多数尚停留在工程治理层面,法律保障、矿山恢复保证金、矿区绿色复垦技术是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议矿区地质灾害保护研究中应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矿山灾变机理、矿山防灾与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应急方法、系统与设备等方面,并解读了各研究方向主要思路。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减灾理论研究与防治工程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用水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特点各异.在重点分析最差因子判别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主分量分析法和基于模糊理论的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这4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以上海市若干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为例,利用这4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最差因子判别法评价的水质较差,而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评价的水质又过于乐观.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需要多次计算,多次比较,比较繁琐.主分量分析法充分考虑了各参评因子的权重,评价过程只需要通过一次计算,就能得出一个判别式和判别标准,以后评价时可以直接使用,而且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