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在肝硬化、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了48例肝硬化、40例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GF-β1和IFN-γ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食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和正好对照组(P均<0.05)。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而两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肿块数目≥3个,直径≥3cM和AFP≤20ng/ml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清TGF-β1和IFN-γ可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近期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其与脉冲振荡技术(IOS)测定呼吸阻抗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同时作IOS肺功能检测,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血清TGF-β1浓度较对照组低,中重度组较轻度组低,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01);哮喘组呼吸总阻抗(Zrs)、5Hz和20Hz黏性阻力(R5、R20),5Hz与20Hz时的黏性阻力差(R5—R20)、共振频率(Fres)、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5Hz振荡频率时的电抗(X5)降低;血清TGF-β1水平与呼吸阻抗指标Zrs、R5、R5—R20、Fres呈显著负相关,与X5呈显著正相关,其中Fres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与Rc无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下降与呼吸阻抗的增高和病情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通过血清TGF-β1水平能间接反映哮喘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可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眼眶成纤维细胞(orbital fibroblasts.OFs)增殖的影响.探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j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发病机制。方法:OFs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TGF—β1(0.1、1.0、5.0、10.0、100.0μg/L)对细胞进行处理。计算细胞的数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椎虫蓝染色计算活细胞比例、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0.1、1.0、5、0、10、0μLg/L的TGF-β1作用后OFs生长曲线上移,活细胞数增加,A值上升,处于增殖期(S G2)的细胞比例增多。100.0μg/L的TGF-β1对OFs作用相反。结论:TGF-β1对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双相调节性.其不同作用的发挥依赖TGF—β1的浓度,TGF—β1的促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能诱发PVR。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4种异构型即TGF-β1-4,均有1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均为12.5KD,以纯二聚体形式存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TGF—β1。  相似文献   

5.
符晖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0):1103-110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和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酶联免疫方法检测40例肺炎支原体、40例哮喘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L-4和TGF-β1浓度。结果支原体肺炎和哮喘患儿的血清IL-4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哮喘患儿的IL-4浓度高于支原体肺炎组;而支原体肺炎和哮喘患儿的血清TGF-β1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哮喘患儿低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体肺炎和哮喘患儿血清中IL-4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IL-4浓度增高和TGF-β1浓度降低可能在小儿MP肺炎和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富 《海南医学》2010,21(5):63-6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及肾性骨病情况。方法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记录其临床症状表现,检测他们的血液透析前血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尿酸、二氧化氮结合力、钙、磷及血清iPTH。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56.6%,骨或关节疼痛(排除骨性关节炎)28.3%,软组织钙化28.3%,肌无力26.4%,骨折1.8%。无症状18.9%,存在一个症状24.5%,同时存在两个症状26.4%,同时存在三个症状20.8%,同时存在四个症状9.4%。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患者血白蛋白(P〈0.05)、血钙(P〈0.01)低于每周2.5—3次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乘积大于4.43mmol^2/L^2 67.9%,高磷血症73.6%,低钙血症30.2%,血清iPTH〉300pg/ml43.4%,血清iPTH〈150pg/ml28.3%,低蛋白血症9.4%。血清iPTH〉300pg/ml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多于血清iPTH≤〈300pg/ml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PTH〉300pg/ml患者且钙磷乘积大于4.43mmol^2/L^2(55mg^2/dl^2)血液透析患者多于血清iPTH≤300pg/ml且钙磷乘积大于4.43mmol^2/L^2血液透析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性骨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何有效治疗有待进一步解决。iPTH不宜抑制过低,以免导致非动力性骨病。  相似文献   

7.
马玉青  杨晓婷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32-3934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MM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阿霉素联合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接受硼替佐米、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92%),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磷及IL-17、IL-6、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M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钙、磷及免疫抑制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不同分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状况及其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60例CRF患者按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不同被分为:第3期10例(eGFR 30-59 ml/min),第4期21例(eGFR 15-29 ml/min),第5期29例(eGFR<15 ml/min),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分期的CRF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MMP-9及TIMP-1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GF-β1在CRF组与对照组并没有统计学差异.MMP-9、TIMP-1在CRF组明显升高,MMP-9/TIMP-1比值则明显降低.随着eGFR的下降,MMP-9、TIMP-1呈同向性降低,而MMP-9/TIMP-1比值却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TIMP-1与血清肌酐(SCr)、eGFR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625,0.638,均P<0.001);MMP-9/TIMP-1比值与SCr、eGFR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r=0.505,-0.516,均P<0.001).结论 血清MMP-9、TIMP-1参与了CRF的进展,血清TIMP-1水平或MMP-9/TIMP-1比值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三期辨证治疗对骨折患者血清bFGF、TGF-β、VEGF、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120例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固定后第1天口服麝香接骨胶囊,并同时结合功能锻炼。连服用56d。治疗组固定后第1天口服桃仁消肿胶囊。连服用14d(1-2周);于第15-28d(3-4周)改口服红花续断胶囊吗,于第29-56d(5-8周)改口服鹿角壮骨胶囊,连服用28d。并同时结合功能锻炼。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4、28、56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FGF、TGF-β、VEGF、BMP-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服药后14、28、56d血清bFGF、TGF-β、VEGF、BMP-2表达水平与同组服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服药后28、56血清bFGF、TGF-β、VEGF、BMP-2表达水平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三期辨证治疗骨折能促进患者血清bFGF、TGF-β、VEGF、BMP-2表达,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制狗脊提取物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同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并依次造模。骨折造模24h后,对照组予以七厘散胶囊药液灌胃,观察组予制狗脊提取物灌胃,1次/日,分别干预2周、6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钙磷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白介素-1β(IL-1β)水平,并收取骨折标本,固定后分别行骨密度检测、Micro-CT扫描。结果:骨质疏松造模6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大鼠骨密度均低于正常水平;在干预2周、6周后观察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Micro-CT扫描显示观察组BV/TV、Tb.N、Tb.Th、SMI在干预后优于观察组,虽然BV/TV 、Tb.Th参数在干预后2周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周、6周后,比较组间钙磷水平、TGF-β1、IL-1β水平发现观察组钙磷水平在2周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TGF-β1水平方面,观察组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IL-1β水平方面,对照组IL-1β水平均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制狗脊提取物可增强骨质疏松骨折大鼠骨痂骨强度,改善骨丢失,促进骨痂生成与塑形,进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且其机制可能与其对TGF-β1、IL-1β水平分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长期在我院定期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血清钙、磷及PTH水平测定,并与正常儿童对照.同时观察患儿PTH与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钙水平较正常对照儿童显著降低[(2.25±0.13)mmol/L vs(2.38±0.04)mmol/L,P<0.05],血清磷和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另46例正常.相关分析显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PTH水平与血清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5),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血清钙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结论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甲状旁腺功能基本正常,部分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可能与血钙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调节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纤维粘连蛋白(FN)和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的诱导作用,探讨TGF-β1与瘢痕挛缩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在不同含量TGF-β1的作用下,瘢痕成纤维细胞FN和α—a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含量的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FN和α—actin的作用不同,分别以25~100μg/L和10~50μg/L为有效;与正常瘢痕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在表达FN和α—actin方面,对TGF-β1的反应更为敏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FN和α—actin的表达增加可能与瘢痕挛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依据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A组)11例、微量清蛋白尿组(B组)10例和尿毒症组(C组)10例,选取正常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水平,分析TGF-β、MMP-9、ROCK-1在各组间的表达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TGF-β、MMP-9、ROCK-1血清浓度均显著升高(F=14.498~126.037,q=3.222~20.617;P〈0.05、0.01);B、C组TGF-13及ROCK-1血清浓度较A组显著升高(q=4.797~17.636,P〈0.01),B、C组间TGF-β、ROCK-1血清浓度差异无显著(q=0.612、1.175,P〉0.05);B组MMP-9血清浓度较A、C组显著增高(q=4.799、5.959,P〈0.01),而A、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q=1.299,P〉0.05)。血清TGF-β与MMP-9、TGF-β与ROCK-1、MMP-9与ROCK-1浓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0.381~0.652,P〈0.05)。结论Rho/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氟桂嗪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TGF-β1)的浓度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一组治疗中无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另一组病后第2d始加口服氟桂嗪20mg/d,分2次,连用14d,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发病后第1、3、7、14d血清TGF-β1水平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浓度在第1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P〈0.01),加用氟桂嗪治疗组血清TGF-β1含量在第3、7、14d均明显高于未加氟桂嗪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氟桂嗪可能有利于TGF-β1的信号传递,提高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有利于抵御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GF-β1、IL-12及IL-1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2(IL-12)及IL-1β三种因子的水平及其与川崎病急性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进行血清TGF-β1、IL-12及IL-1β水平检测,与20例正常小儿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12和IL-1β水平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清TGF-β1水平则显著降低.结论 在发病初期即急性期,血清IL-12和IL-1β水平升高,对川崎病发病起致炎作用,低水平的TGF-β1可能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颅脑损伤患者轻型(22例)、中型(18例)、重型(20例)三组分别于伤后1d、3d、7d抽取的静脉血及正常对照组(20例)清晨空腹抽取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_1含量,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血清TGF-β_1水平相比,第1天、第3天颅脑损伤各组显著降低(P<0.05),第7天轻型、中型组与其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型组显著降低(P<0.05)。重型组血清TGF-β_1水平在伤后1d、3d、7d较轻型、中型组显著降低(P<0.05);颅脑损伤各组血清TGF-β_1水平第1天下降至最低,第3天、第7天逐渐回升。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GF-β_1的测定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以及反映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几种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 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5 0例 ,健康对照组 60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 患者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 P <0 .0 1 ) ,而血清骨钙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素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TGF-β1诱导幼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Smad3、Smad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仔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以Ang-(1—7)、TGF-β1、Ang-(1—7)+TGF-β1组、TGF-βI型受体抑制剂等干预,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Smad3、Smad7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OD值增加(P〈0.05);与TGF-β1组比较,0.001~1.0μmol/L血管紧张素-(1-7)和5μg/TGF-β1共同干预后OD值逐渐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Smad3mRNA表达升高(P〈0.05),Smad7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1—7)能有效抑制TGF-β1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作用不通过TGF-βI型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TCF-β1和CTGF在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IL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RA(包括45例RA-ILD)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RA-ILD组中TGF-β1、CTGF、CRP、RF的含量分别为(15.9±4.5)ng/mL、(77.97±34.04)ng/mL、(58.8±50.7)mg/L、(518±574)IU/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CTGF、CRP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GF—β1和CTGF对RA—IL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66.7%)、(57.8%,86.7%)。结论TGF—β1和CTGF参与RA-ILD的发生发展过程;TGF—B1和CTGF可作为判断RA—ILD活动期的指标,也可作为早期筛查RA—ILD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肌成纤维细胞(MFB)增殖及胞内Smad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TGF-β1(0.33~81p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5~120min)的条件下诱导MFB细胞活化,采用免疫吸附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TGF-β1对MFB细胞内pSmad2C、pSmad2L、pSmad3L及Smad2/3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1Tr方法观察TGF-β1对MF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0.33—9pmol/L浓度范围内,TGF-β1均呈浓度依赖性刺激MFB细胞内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以9pmol/L最明显,TGF-β1在27、81pmol/L浓度时,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仍处于高水平状态,而各组Smad2/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在TGF-β1为9pmol/L浓度条件下,30—60min孵育时间对MFB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呈时间依赖性刺激MFB细胞内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以30min最明显,TGF-β1在60、120min时间时,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仍处于高水平状态,而各组Smad2/3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GF-β1诱导MFB细胞内Smads磷酸化先于刺激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