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金仙  张冬生 《河北医药》2000,22(9):676-676
治疗青光眼传统手术以小梁切除术最常见 ,被誉为经典术式。术后短期合并前房形成迟缓、虹膜炎症反应较重等并发症。经过对术后病人的长期随访观察 ,发现其术式具有滤过道瘢痕形成 ,滤过泡局限 ,从而引起术后高眼压等缺点 ,以上并发症既影响手术疗效 ,又给病人造成痛苦。徐纬敏[1] 报道 ,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 ,我们经过临床实践 ,总结出了一种双瓣状形小梁切除术对比的新术式。与有作者[2 ] 报道的小梁切除术对比具有双重滤过作用 ,即球结膜下及脉络膜上腔引流途径 ,并且在巩膜床上的纵形小梁巩膜瓣制做成活瓣状 ,对术后病人的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的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但对泪膜的影响仍较大,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提高者24例33眼,无变化者16例20眼,降低者6例7眼。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治疗青光眼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52只患眼)采用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1.6±7.1)个月。结果 视力提高15只患眼(34.51%),功能性滤泡形成50只患眼(96.15%),46只患眼(92.00%)眼压8.7~21.87mmHg,平均(16.5±5.66)mmHg,6只患眼(11.53%)需联合1种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眼压基本稳定。结论 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的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为眼科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病。2002-2005年共收治30例(36眼)各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4例(16眼),女16例(20眼)。年龄15~60岁,闭角型青光眼22眼,开角型青光眼10眼,外伤性青光眼4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90例,将其中采用单纯性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单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复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纯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滤过泡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5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滤过泡、泪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好,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渗漏、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52只眼)采用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1.6±7.1)个月。结果视力提高15只眼(34.51%),功能性滤泡形成50只眼(96.15%),46只眼(92.00%)眼压8.7~21.87 mm Hg,平均(16.5±5.66)mm Hg,6只眼(11.53%)需联合1种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眼压基本稳定。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的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巩膜瓣外置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本院眼科收治的36例(50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前和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眼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巩膜瓣外置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近年来推荐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既保留了原小梁切除术的优点,又改善了术后早期前房形成异常和滤过道瘢痕增殖等并发症。现将2004年1月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青光眼术后,阻止引流口瘢痕形成,提高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方法:对35例46眼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嵌顿术。术中将原来丢弃的小梁巩膜做巩膜嵌顿术。结果:46眼术前平均眼压为32.80mmHg,随访12个月,平均17.68mmHg,滤过泡明显者41眼;不明显者5眼,按摩后,滤过泡明显。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嵌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青光眼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观察组(41例):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最终就两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51%)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2.44%)获得显著降低(P <0.05);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获得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合理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于视力提升以及眼压恢复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对术后安全可以做出保证,有效证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20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 mm Hg,8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手术前平均眼压(38.2±5.6) mm Hg,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7.9±3.1)mm Hg、(13.5±3.7)mm Hg、(18.2±3.8)mm Hg、(18.1±3.5)mm Hg、(19.1±4.8)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56例92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以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泪膜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但对泪膜的影响仍较大。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是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李东  潘涵英 《贵州医药》2004,28(10):910-910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较为成功的术式,但术中眼压波动大,影响手术操作,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文献报告在术中合并应用前房穿刺以调控眼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2003年5月至2004年3月对29例(32眼)青光眼施行的小梁切除术患者作前房穿刺调压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是以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器质性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为主要体征的眼综合病征,其致盲率较高,青光眼除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在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层间巩膜切除4mm×6mm或3mm×5mm的潜池巩膜瓣,共治疗急、慢性闭角青光眼68例70眼,远期观察降眼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70眼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44岁~6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3眼,绝对期青光眼2眼。1.2手术方法按青光眼手术常规消毒、麻醉,开睑器开睑。做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球结膜瓣,…  相似文献   

17.
肖其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8-28,83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疗效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95例(95眼)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49眼),对照组46例(46眼),分别行改良小梁术与小梁切除术。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术后早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前房形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远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较小梁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和形成良好的功能性滤过泡,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对23例慢闭青光眼,36例急闭青光眼,2例开角性青光眼、8例难治性青光眼(共78只眼)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了2个月-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出院眼压平均在12.43mmHg左右。2个月复查眼压均在14.57mmHG左右。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6—18mmHg之间。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2例(9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8眼)和对照组(41例42眼),观察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视力提高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观察组的视野改善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降低巩膜瘢痕形成风险,调节房水滤过量,有效控制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82例(82眼青光眼患者,均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前房、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82例(82眼)患者术后1 d前房开始形成,术后1~5 d, 14例患者出现Ⅱ度浅前房,经调整缝线后恢复。术后1周内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 10眼,眼压11~20 mm Hg 50眼,眼压6~10 mm Hg22眼,行眼球按摩, 77眼眼压维持在12~18 mm Hg, 5眼眼压≥21 mm Hg。术后视力保持不变29眼,提高1~3行50眼,视力下降2~3行3眼。术后前房出血5眼,虹膜睫状体炎3眼,经药物保守对症治疗1周内消退。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