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艺术形象的假定性存在的一种必然超出,此即所谓得象外之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体验到的作品审美意蕴,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的一种对话或交谈,而是更上一层地进入了阅读主体的一种自我体认与理解的境界,此即所谓得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2.
“象”这个概念,渊源于先秦哲学领域,一般指酷似于某人某物的形体状貌,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都是我国道家和释家诗学传统的一些概念,其来源是老子对“道”的阐释,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文人便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认为:如果说读者紧承作者的“言者所以明象”而“寻言以观象”,并进而“得像而忘言”的化言为象是一种化实为虚;那么,读者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紧承作者的“象者所以存意”而“寻象以观意”,并进而“得意而忘象’,即使阅读上升到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精神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化实为虚,亦即所谓“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认为:如果说读者紧承作者的“言者所以明象”而“寻言以观象”,并进而“得像而忘言”的化言为象是一种化实为虚;那么,读者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紧承作者的“象者所以存意”而“寻象以观意”,并进而“得意而忘象”,即使阅读上升到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精神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化实为虚,亦即所谓“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5.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味"的基本含义出发,通过探讨作为名词的"味"亦即诗味,来寻觅诗味之美.首先论述了味与美的关系,然后选取几种诗味:"淡乎其无味"、 "味欲其鲜",回甘之余味来体会美之滋味.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其体现出的艺术精神更是流传久远,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庄子给中国人开辟了一条精神的道路即艺术的道路,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所体现的精神便是精神上的完全自由,内心世界的超尘脱俗,澄怀味象,方能显现艺术真谛。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元素——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就外延看,“形”指有形,“象”既可指有形,也包含无形。从实质层面看,形是既成而不能变化者,象是能变化者。形偏于“形状”义而不及内在之生机、生命、精神。或者说,形之内无“对”,形只与形之外的他者相对,形的动因往往被理解为形之“上”者、“前”者。象皆有“对”,即内含相反相成之“对”,故而“象”既指外形,也指内在之质、生机、生命、精神。形与视觉对应,象则是对内外之形的精神(对“感”)呈现。“象外无道”,及“形上”“形下”等观念正基于形与象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象多意"是个别意象内部独特的一种偏义现象.所谓"一象多意" ,是指同一种"景意象"或"事意象",能用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意思想.本文以"流水意象"与"入梦意象"进行例析,除了印证"一象"能够蕴含"多意"的文学现象外,更归纳出"流水意象"与"入梦意象"典型且多元的"一象多意"意象系统.  相似文献   

10.
物化之象是<庄子>一书塑造的独具一格的形象群.全书塑造的物化之象可分为物化物之象,物化人、人化物之象,物人互化之象,它们分别象征、隐喻哲人追求自由、因顺自然、与物冥合的审美旨趣.其形象内涵的深刻性和言说方式的诗意性的完美结合,淡化了物化之象的哲学话题,营构了具有艺术意味的"象思"、"象境",从而突显了其诗学、美学的价值,提出和发展了雄浑、自然、虚静、物化等审美范畴的理论建构,开拓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理论领域.  相似文献   

11.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联系上两期的内容,稍加通览可知,前后两句还是以系辞的由来和意义为纲要。上文中谈到将“吉凶者、悔吝者”两者分别归结为“失得之象和忧虞之象”,倾向于主观世界的推理和现象总结,而顺承下来的本期要谈“变化者、刚柔者”,则更多的带有客观世界的归结意味。若以中心主体而言,上半句是以人的内在为主,而下半句则以天地外境为核心。四个分句对仗工整、层次分明,阐义精到的同时又不失文学之美。不敢太多沉迷于文字之中,还是多揣摩词语后面的深意吧!  相似文献   

12.
靳桂玲 《科技信息》2009,(31):146-146
文学鉴赏,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13.
相干光照射周期性物体而自成象的现象,即所谓Talbot效应,许多文献已有论述.本文用两种方法给出了一般性的推导,证明自成象现象实际上是周期性物体的菲涅耳衍射的结果,并讨论了构成周期性物体的谐波分量对成象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圣人"立象以尽意",魏碑摩崖<石门铭>与<郑文公>字体各呈"圆象",其技法圆彰,一点一画各自烘托"飞逸奇浑"与"醇古渊穆"之意境.结合时下新碑学得失,两碑的取法之径即"何以各呈圆象,何以各尽其意"也很值得探讨."技道同修,象意圆融"是学习此两碑进而学习所有魏碑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小说体现出的和谐之美,主要表现在风俗环境美、人性美、人情美、诗意的语言美和散文化的结构美等方面。这种和谐美产生的原因,除了从童年开始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外,还有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所历练出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以及他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真善美,一起影响着读者,给读者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  相似文献   

16.
刘薇 《科技信息》2010,(29):141-141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计造型基础课程在思维教学上,一方面要紧跟时代设计思雏潮流,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保留,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思维养份传导给学生。“观物取象”是汉字造字思维的代表典范,因此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可以立足传统“象”思维。对“象外之象”的延展是现代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从汉字造字“象”思维中所要汲取民族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形式。设计造型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这种造字“象”思维所体现出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字方式、构型原则和意象性思维表现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设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象外之象”的“象”思维设计能力。把一个普通的物象的最简单的外形和设计者最内心的情感、思维相结合。创造出无限的设计造型形态。  相似文献   

17.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从美学角度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在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赫塔.米勒的《狐狸那时便是猎手》《心兽》《今天并未遇见我》三部曲就是论证和分析此理论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个由感知、理解到综合、感悟的过程,这四个过程承载了增加知识、锻炼能力、熏陶思想情操三大阅读目的.在这四个过程和三大目的中,“感悟” 和“熏陶思想情操”之间呈基本对应关系.阅读过程的“感悟”,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阅读主体的一种精神收益,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使人增知,更有对阅读主体的思想情趣的潜性影响.如果说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综合是围绕文章本身展开的对作者意图的探求,那么对作品的感悟则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和再创作;如果说对作品的理解与综合体现的是人的能力,那么对作品的感悟则具有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海斯特·白兰和苔丝·德伯,是霍桑和哈代在各自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最优秀的女性艺术形象.两位女主人公不仅有着惊人相似的悲剧命运和起因,而且在逆境中所展示的人格魅力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一、“味”在真假虚实之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诗意之“梦幻”。它在艺术上的一个重大特点,往往表现为又是又不是的诗意的统一,自有其完美的中国式艺术论的独特体系。比如说宝、黛、钗这三个诗化了的艺术形象,就具有着真假虚实相浑无痕的中国占典诗歌的美学特征。宝玉有石头,那是大荒山无稽崖上一块“假”宝玉,这正是将“无”作“有”,以“假”当“真”。宝钗有金锁,却是真的——作为皇商千金,当然应当有金锁;但那上面除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